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路径研究 ?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meng611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对毕业就业现状及路径特点的分析,笔者发现警务化管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警察情结使毕业生更倾向于入警、考公务员、转攻法学硕士、参军等,显示了就业机会的独特优势和多样性。
  【关键词】英专毕业生;就业现状;路径特点;警察学院
  新世纪,随着招生规模的加大,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自然而然受到关注。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英语教师、翻译、文秘、公务员等,能去跨国公司、大型国企、知名民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屈指可数。英语专业学生面临就业困境归因于两大方面:1.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相对欠缺;2.非英语专业毕业生造成的更激烈就业竞争,在全民学英语时代,部分非英语专业生不仅英语素质好,而且还掌握了其他专业知识,造成英专生失去竞争优势。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本文基于部分江西警察學院(江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和访谈实证资料分析了毕业就业现状,发现了路径特点,以期对同类院校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择业就业和工作提供重要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为更好地了解本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和路径特点,笔者于2020年7月访谈了6届48名毕业生。他们分别在北上广深、重庆、长沙、乌鲁木齐等地从事五大类工作:英语教师、公务员、外贸、翻译、参军。表1显示了学生刚毕业时的就业情况:12人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8人考取公务员(11名警察,7名地方政府机关文员),4人从事进出口贸易,1人任国企翻译,3人参军。10名学生通过选择攻硕深造推迟就业。本研究采用了语音访谈之定性方法,从毕业生谈论择业就业和工作感受中可体会其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微妙变化。与就业数据相结合,访谈内容将被用于分析毕业生就业现状、特点与路径中,受访者 的“真声音”提高了研究效度和信度。
  二、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实证研究
  1.就业现状。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英语教师 (中学、培训机构、高校)、公务员(警察、政府机关文员)、外贸操作员、翻译、参军。部分学生因考硕深造迟缓就业。本实证研究显示:12名学生毕业后选择在教育领域工作,其中4人在中学任教,7人在培训机构任教(1人后来转考中学教师,另1人1年后赴英留学,学成回国在中学任教,还有1人转考警察)、1人在大学教务科工作。万芸在大学期间考过英语专四专八,毕业时先去某民办大学教务科任科员,后通过招考入中学任教,现已取得中教二级职称。林敏毕业后一直在华尔街英语培训机构任教,由于成绩突出,两年后她被提升为佛山中心新生主管,主要负责新生、教师培训和管理工作。除努力完成繁忙的本职工作外,林敏还自学通过“对外英语教学”考试,获得证书。王迪毕业前通过面试被苏州某进出口公司录用,一毕业便去就职。他日常处理国外客户询盘、关税事务咨询等邮件及电话往来,有时陪外国客户参观公司、了解产品、寻求合作,有时翻译和作英文会议记录。10个月后他参加苏州某研究院社会招聘,考试合格后入职为产学研管理部项目专员。他主要负责与国外高校人才引进培养及产业项目对接等事务,英语在其日常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我曾经完成过院级课题,而且获优秀毕业论文,这些都为我现在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公务员是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大特色。毕业后成为公务员的18人中,11人为警察,其中3人分别在深圳和浙江舟山从事出入境安检工作,1人为深圳铁路警察,2人为消防警察和其他公安民警。喻飞刚毕业时曾在外贸公司上班,并被派驻孟加拉国半年。他辞职回国后边备考边当辅警,第一年落榜,但他不气馁,第二年考取基层警察。同样,王宇毕业后先赴京工作两个多月。他后来回南昌培训机构边教书边备考,最后考取首都边检警察。受访时,他说:“是警察梦一直支撑着我,让我忘却了北漂的艰辛……天道酬勤,在勤奋和运气的双重庇护下,我终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章娜是一个“不肯脱下警服的山东女汉子”,曾被事业单位录取,但她坚持努力直到圆梦成为警察。
  另7名公务员在地方政府机关任职。程颖是2015届毕业生,她是一名选调生,目前就职于重庆市某政府机构,副科级,主要负责组织人事工作。高慧虽对没能如愿进入公安系统感到遗憾,但她目前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事工作。何荣目前是海南某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体育管理组负责人。
  进出口贸易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刚毕业时,4人选择搞进出口贸易,后来1人入警,1人进入高校上班。另2人目前还在从事进出口贸易事务。凌雪在读期间考过专四专八,现在某私营上市公司任接待专员,主要负责接待国内外客户及政府领导,包括翻译。两年后,凌雪转岗为国际总部总监助理,她认为四年英语专业本科学习为她打下来扎实的基础。
  10名毕业生选择深造攻硕,其中2人留学加拿大和香港。刘修颖留加转攻管理硕士,现就职于内蒙古能源投资集团党委。章鸿韵毕业后先在培训机构教英语,后来自感知识欠缺,于是辞职赴英攻读“对外英语教学”硕士,目前在中学任教。4人转攻法学硕士。杨婷婷现已成为律师,同届范琦获得法硕学位后留校在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工作,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语 ”人才。另2名2019届毕业生目前仍在攻读法硕。4人攻读英语教育类硕士。杨莉霞读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硕士后在某重点实验中学任高中英语教师。
  2.路径与特点。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意识强。由于社会资源不均衡和城乡间明显差异等因素,他们选择在城镇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就业。英语是他们择业时的重要工具,如先去培训机构教英语或进出口公司搞外贸,边干边备考,一旦时机成熟,他们通过考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研究数据显示,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路径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学生通过国考、省考和资格证书考试等信息备考就业,如公务员(警察、政府和地方机构文员)、英语教师等。历届参加这类考试的毕业生占大多数。他们一旦过关就顺利入编公务员或入职教师队伍。第二,学生寻找各种招聘信息 (如进出口外贸、翻译、培训机构等)参加笔、面试应聘。通过该渠道寻找工作的学生居多,一旦条件符合(如考取专四专八证书)就能较轻易获得就业机会,这就是为什么相当部分毕业生在培训机构教英语。第三,应征入伍,比如杨杰同班三人参军。第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选择国内外深造攻硕,继续读本专业和转攻法律各半,个别学生转攻其他专业。他们获硕士学位后成功入/转行:成为正式教师、律师,或从事司法教育和咨询工作。个别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选择出国攻硕,他们毕业后就业前景体现了留学优势:或成为高中英语教师,或在政府部门工作。   三、讨论
  基于对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路径特点的分析,以下三点值得讨论:
  警务化管理对英语专业学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研究显示:受警务化管理,尤其是受公安专业影响,本校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注重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历届毕业生中一半以上参加国考省考,不受地域限制竞争警察和政府机关公务员。应届毕业没如愿者继续备考直至实现梦想。受访者王宇第二年与两位同学一起考取北京边检警察。他上学期间曾任三年教官训练新生,认为警务化管理锻炼了自己的冲劲韧劲,从而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警察”的目标。他坚信教官那段经历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正因为约束中养成的学习工作作风,专业毕业生在招警考试录用中彰显了独特的优势。
  研究显示,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呈现多样性。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通常选择从教、搞翻译、从事外贸等,然而本校学生大四起专注考公务员,尤其是相当部分考上了警察一次未如愿者先选择辅警或去培训机构教英语,随后不受区域影响继续准备入警和教师资格证等考试,直至梦想成真。参军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另一种选择。在这种情形下,四年半军事化管理、体能训练、纪律约束、内务管理、站队列表现出独一无二的优势。应该指出:普通院校学生入警考试受很大限制,他们需要接受警务培训两年后方能与警校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由此可见,本校学生获得了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受警务化管理和公安专业的导向性影响,受访者的学习重心发生转移。在学校放开转专业时,学生一窝蜂涌向法律专业,在选择继续深造时,他们毅然决然转攻法硕,哪怕高考入學时曾首选英语专业。受访的2名2015届毕业生都转攻法律,获硕士文凭后一位任律师,一人留校协助组织国际司法论坛、智库、培训。詹子文现在北京工商大学攻读法硕,他表示:“半军事化管理改变了我们很多陋习。经过四年磨砺,我拥有了预备警员所具备的强健体魄、坚韧意志和严谨作风。”他认为英语是一把万能钥匙,在其他领域工作中作用更为突出。
  四、结语
  本研究显示,本校英语专业学生四年警务化管理对毕业就业影响极大。从高考填报志愿起,学生倾向于首选公安专业。退而选择非公安专业时,考生优选法学、信息安全等热门专业。即使因受名额限制而调剂到英语专业,在第二学期学校开放自由选择转专业时,这些调剂生甚至英语为第一志愿的部分学生也坚决果断放弃英语专业。经过四年警务化管理的英语学习,除成绩优秀者选择考研外,少数毕业生出国攻硕、从事外贸或翻译,三分之一毕业生在中小学和英语培训机构任教。应该特别指出:本研究显示出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彰显了其独有的特色和难解的警察情结,比如参军、国内考研转攻法律,考公务员时更倾向于从事警察相关职业,如边警、高铁公安、消防警、协警和保安等。与普通高校和外国语大学学生就业不同,本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多样性中彰显了公安院校教育的独特影响。
  参考文献:
  [1]蒋雯雯.英语专业就业现状及就业问题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为例[J].校园英语,2017(11):15-16.
  [2]杨方.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归因及应对策略——以扬州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74-77.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学生阅读障碍主要类型:消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英语;阅读;策略  【作者简介】刘立红,甘肃省天水市第八中学。  出处: (NMET 2014 ),NMET 2014的阅读理解B篇。  近年来的NMET,应用文Metro Pocket Guide。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下面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阅读障碍进行分析并探索
【摘要】基于“以生为本”的思想,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方法就逐渐被提出,并且也受到重视加以应用。英语作为一个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加强课堂中的语言交流和氛围创设。本文主要是分析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情境;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李扬,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创设的情景进行独立思
【摘要】语法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语法知识本身的理論性较强,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缺乏学习兴趣。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微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及设计原则。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作用;设计原则  【作者简介】刘锦辉,河北廊坊固安县第二中学。
【摘要】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并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俨然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一大重要目标,这对于学生日后更深入地学习英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影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因素,进一步提出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策略与技巧,以实现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技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英语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上的要
【摘要】为建立高效的英语课堂,改变英语教学长时低效的局面,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翻转课堂  【作者简介】曹阳(1975-),女,任职于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级教改课题《翻转模式下高职英语口语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XJG-16-66-1)的研究成果。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高校英语教育中实施文化教学的价值,随后提出了高校英语教育融入文化教学的具体途径,包括创新教学方式、科学引导英语阅读、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李静(1981-),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全面掌握英语语法、词汇、发音是学生实施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内容,但在思维方
【摘要】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思维决定、制约着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从英汉不同思维模式的入手,分析了英汉思维模式对大学生英文写作中词语选择、句子结构、语篇构建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就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关键词】英汉思维差异;大学英语写作;中式英语  【作者简介】庞峰,范存英,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  一、引言  
【摘要】初中英语的学习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词法,另一方面是句法。两个方面都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掌握语法和句法的规则和重点,一边要牢记经典的知识,一边要用创新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针对这一个问题,本文对初中语法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描述,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建议和对策  【作者简介】蒋兰,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  对于初中
【摘要】核心素养将“语言能力”列为最基本的素养任务,而阅读又是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活动,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全面优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将从“创设阅读情境,优化学生阅读参与意识”“丰富阅读探究,发散学生阅读思维”“组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与优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逐渐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20世纪 9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多元智能理论给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许多启示,大学英语教学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模式走向多层次、多样化。顺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本文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探索这一理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