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哈努克·世界知识·我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西哈努克老人90高龄去世。生老病死,听天由命。追忆逝者,表达尊重。《世界知识》做封面专题,我在封底衬托一下。自《世界知识》创刊以来,已经做了很多很多关于柬埔寨和西哈努克的文章,其中不乏佳作。回想这十几年来,我也荣列作者队伍之一。忽生想法,将我在本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按年代串起来,尝试从多角度理解他的心,他的国,他的朋友……
  前《世界知识》阶段。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山东省实验中学。有一天,学校盛传有外事接待任务,有一个叫西哈努克的重要外宾将来访。好怪的名字,不知道是谁。好在我们学校的女才子厉害,娓娓道来诺罗敦家族兴衰史,正儿八经地算是我人生当中第一堂东南亚普及课。父母说,他们年轻时也唱过“西哈、西哈、我爱你”之类的欢迎歌曲。但他老人家最终没有来,否则我将经历人生当中第一次重要的外事活动。上世纪90年代,我师从我国著名的印支问题(越南、老挝、柬埔寨)专家从事东南亚研究,由此开始更专心地关注西哈努克。
  2001年,发表“西哈努克国王的心事”一文,其中一段谈到他为自己的后事所做的安排:
  1994年2月,72岁的西哈努克国王病重,危及生命。他写信给当时的两位首相拉那烈和洪森,说“我的死亡已经一天天临近”。尽管生老病死不随人愿,但国王病得似乎不太是时候。因为当时柬埔寨刚刚结束长期内战,并破天荒地组成由两首相共同领导的政府,百废待兴,团结稳定是大局。人民不希望具有“镇国之尊”的国王就此撒手西归。也许是国王和子民的拳拳之心感动了上苍,10月,国王被“圣迹治愈”。但“复活”的西哈努克还是写了遗嘱。他说,自己的遗体要安放在一张简朴的小床上,并覆盖鲜花,火化时只用天然木柴,“可能的话加一些檀香木”,骨灰要装在用柬埔寨菩萨省出产的大理石制作的骨灰盒里,然后安放在王宫院内的银塔里。他还要求柬埔寨政府不要邀请任何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出席在柬埔寨举行的任何哀悼仪式,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还非常穷,接待不起任何外国贵宾”。为防止有些人企图利用王位继承问题作乱,国王驳斥了一些有关王位继承的传闻。
  2004年,发表“三叹:从西哈努克到西哈莫尼”一文,其中一段谈到他的继承人西哈莫尼:
  西哈莫尼此番来京,对中国人来说,颇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王位继承问题相对平稳解决,对柬埔寨这个从重建走向复兴的国家而言,意义殊大。概言之,既有传统佛教社会的因缘,也有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启示,更有摆脱包袱走进一段新历史的蕴涵。让人颇为感叹。一叹,退、任之间,似乎是佛家世界观的基本思想。细观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在偶然的冲动中,或在他人的影响下,或经深思熟虑后所作的每一项决策,往往形成事物发展的因,而外在的影响,各种客观条件的聚合,则是促成事物的缘,因缘的结合与离散形成万事万法的始与终,主导着每个人一生的命运,而这些无数个人因缘与命运的汇合,又形成了演变历史的大事因缘、主导着社会变革的轨迹。
  2005年,发表“多谢女性美”一文,其中一段谈到他的国家所经历的辉煌和苦难:
  走马观花之后,也许略有偏颇,我发现这两国整体上更应该属于女性化的政治文化。吴哥窟,柬埔寨高棉民族的象征,东南亚早期文明的恢弘之作,母亲湖洞里萨湖畔的神秘古都。这里,每座神庙的壁画不同,但无一例外地都雕刻着灵动婀娜的仙女。多数神庙供奉阴阳器(即合在一起的男女生殖器石像),但只有宝剑塔的阴阳器保留着完整的阳器。那些失踪的阳器在多次殖民和战乱中被毁坏或被偷走,只有方形石槽状的阴器空对天际。残存的历史遗迹也许象征着殖民者或战乱对这块土地强悍精神的镇压、掠夺和泯灭。当五湖四海的各色男女在吴哥窟高台上看夕阳穿破云层时,心里更多的可能是沉重。
  2006年,发表“中国—东盟的时代之遇”一文,谈到中国与包括柬埔寨在内的东南亚国家走共赢之路:
  当一位艺术家观察地图上的东南亚时,他隐约地发现,这一地区的海陆岛礁的分布形状竟然很像汉字的“遇”字。在笔者看来,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是真的可以用“遇”字来概括。中国和东南亚在地理上是天然的相遇,在历史上曾有过共同的遭遇和知遇。如今,在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和东南亚再度相遇。
  2012年,以文,送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个愿意将最后的生命留在中国,一个特别相信中国的老朋友。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伊朗热点问题一个接一个,像一部看不完的电视连续剧,主要原因有伊朗社会转型中的不确定性、伊朗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和伊朗所在的海湾地区丰富油汽资源招致外部势力介入的复杂性等。此外,还有对伊朗问题的远观与近感之别,对伊朗问题的观察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等等。伊朗问题扑朔迷离。  岁末年初,笔者在伊朗访学一个月,感受到的伊朗与新闻媒体报道的伊朗有些不同。    在德黑兰街头感受“阿舒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草根运动风头日盛,从几年前跨党派的反伊战争浪潮,到奥巴马在大选期间运用互联网动员起来的“竞选粉丝团”,再到2009年以来崛起并迅速风靡全国的“新茶党”和“咖啡党”运动,成为左右美国政治风向的显赫力量。此种新草根运动与以往以地方党部、行政社区和学区划线的老草根运动不同,它以脱地域、跨区域和跨领域的形式出现,不是以政党和意识形态划线,而是以某一政治主张为核心,更多以网络动员
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重量级人士、曾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的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民间身份前来大陆参访。他在北京和厦门与大陆对台高层领导和涉台研究机构会谈,提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看法,着重阐述了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来面对、处理和超越两岸差异的主张。谢长廷在今年民进党 “大选”失利后准备重新调整两岸政策的背景下访问大陆,对观察今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东亚外汇储备库今年年底前成立并开始运行,中国与日本并列成为其最大“股东”。  如果取得巨大成功,那么其他地区可能纷纷效仿“东亚模板”,成立各个地区的储备库。到那时,IMF可能就被取代了。  5月3日,东盟与中日韩(10 3)财长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各方就筹建中的区域外汇储备库的规模及份额分配、出资结构、贷款额度、决策机制、经济监测机制等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储备库将于今年年底前成立并开始运行。储
日前美国高调声称重返亚洲,同时在利比亚战争中美国也前所未有地处在幕后位置,多年来首次没有全程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同时普京将肯定重掌俄罗斯大权,美国一方面在批评这一行为,一方面却远离欧洲而去。在冷战结束20年之际,美国终于可以把制衡俄罗斯的任务交给欧洲,深陷经济危机的美国终于开始不再像冷战时一样凡事都亲力亲为。有论者认为这是美国走下神坛,步入衰落的证明,但事实未必如此。1894年法俄就形成了针对德国
冷战结束以来,东盟通过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大大提高了自身地位,并从所有大国获益。因此,东盟将会一如既往推行这一成功战略。    近期的一系列变化    近来,东盟同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东盟同中国的自贸区的建成。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东盟自贸区于今年1月1日宣布正式建成。这是继欧盟、北美自贸区之后又一个大规模的自贸区,所覆盖的人口达19亿之多,GDP总量约6亿美元,贸易总额为4.5万亿美元
不久前在一次会议期间,针对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坐经济舱来华赴任一事,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认为,简单地把美国大使和中国大使的待遇进行比较是不客观的。赵进军院长还表示自己出去当大使肯定是坐头等舱。此言一出,在网上引起了不少批评之声。而批评意见主要是将坐头等舱的待遇与中国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些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并认为这种待遇有任意挥霍纳税人钱财的嫌疑。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大使坐头等舱这件
听到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逝世的消息,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张金凤副特派员。我们早就耳闻张金凤是柬埔寨问题专家。从学习高棉语言的大学生到外交部的柬语高翻,从普通外交官到中国驻柬埔寨特命全权大使(2006年1月~2010年3月),她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与中柬关系有关。  本来以为这次只能电话采访张大使,不承想正在联系过程中,张大使应召回北京参加西哈努克太皇的后事处理工作。  记
主持人 罗 洁  嘉 宾 詹小洪 朴光海 王晓玲    几年前曾经热浪滚滚的“韩流”“汉风”,近年来急剧降温,甚至看上去要变成“寒流”“北风”  记得2002年本刊曾做过一期封面话题《从足球看韩国》当时的编者手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对韩国的了解其实还很不够仅仅十多年前,我们还不承认它是一个国家在战场上它曾是我们的对手,几十年互不来往我们甚至不提它的国名,只把它称作‘南朝鲜’”正是在这数年间,滚滚“韩
美国的中东战略原本就是导致目前这场大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这场变局又使得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遭受严重冲击。    当前,中东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冲击最广、影响最深的大变局。22个阿拉伯国家中有20个相继迅速陷入程度不同的动荡,突尼斯和埃及政府发生更替,利比亚的危险局势未定,也门和巴林等国的走向备受关注。美国从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开始独步中东,9.11事件之后更是开始改造中东,范围扩展至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