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要义、挑战及提升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yus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数字素养是技术变革引领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基于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教师角色转变、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使命,要求技术赋能于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具体包括赋能教师数字工匠的培养、赋能教师开展多模态教学、赋能教师课堂数字化管理与评价、赋能教师数字资源应用与开发.针对职业院校教师主体意识失能、培训资源失实、制度保障失范的问题,提出主体先行、优化资源、健全制度等有效路径.
其他文献
职业学校课程思政评价是多维复合的体系,在职业学校课程思政评价维度中要明确价值形塑之维的价值导向维度、价值内涵挖掘维度和价值呈现方式维度;确立主体协同之维的用人单位与家长、教师、学生、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思政主管部门的各方协同评价;充实客体供给之维的对学生、课程、专业和职业学校评价客体的内容与效果评价;开拓改革创新之维的教师思维更新、课程建设模式创新、技术支持应用创新三个维度评价,只有多维评价合力,课程思政建设方能守正创新,发挥立德树人之功效.
如何建设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引入管理学领域的知识管理理论,从结构维度、功能维度和价值维度三个方面定义了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基于当前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重构团队组建机制、知识采集与生产机制、储存和应用机制、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构建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运行机制,提升团队建设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既是其发展障碍,也是寻求促进其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借助问答平台分析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困境,发现职业本科教育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在归属认知、建设主体、培养质量与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冲突或困境.结合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公众需求,以建设目标与岗位需求破除职业本科教育学制归属冲突;以一流高校同步建设扩宽职业本科教育形式;以质量评测保障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以促进升学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公平保障职业教育本科生的持续发展.从而满足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