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分析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不是教会学生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而是对学生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和发展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为 学生日后的學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如何更加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师长久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究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是人们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学习打下数学基 础,数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对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 合理构建师生关系
  小学是学生刚刚步入校园的阶段,对于校园生活和课堂生活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在心理上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小学生的心智和学习观并不完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与学生处好关系,使学生对于数学教师和数学课程产生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吸引学生兴趣,同时也拉近师生距离。比如在低段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我爱加减法”的游戏,教师手里举10个牌子,分别写有0~9这10个数字,然后教师随机出题,看看哪个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教师面前并找到对应的牌子,例如,教师说“3 5等于几”,学生们就要往前冲并从教师的手里拿走写有数字“8”的牌子。这种游戏化教学的形式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游戏互动中师生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由于其生动形象的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制成电子课件,以生动丰富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多媒体教学的音频视频方式,能够使得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比如,在进行有关认识和度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课前编排的课件,将生活中常见的角为学生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去理解角的含义,并区分不同角的分类。在学生对于角有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角的概念、分类等进行教学。再比如,在进行质量单位“千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动画视频:一群学生外出游玩,在乘船过河时,发现旁边标记着:“船只限重200千克”。在此时导入千克概念的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新时代下,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要进行全程的评价和指导,评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动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充满兴趣的进行知识探究,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有效率地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发表对自己、对同伴、对教师的评价。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行为除了在意教师的肯定与赞赏外,其同伴的肯定与表扬也占有极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发挥其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体系,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与激励,特别是学习相对较弱的学生,他们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发展的目光对待学生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哪怕是极小的一个进步,教师都应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其不断进步,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 数学与德育相结合
  德育教育工作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都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第一,德育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关怀。教师对于学生的性格、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可通过与学生进行谈话或是与学生家长进行多种渠道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信息,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现在的班级拥有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对教学任务等进行及时布置,还可以通过群内与家长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 家庭、情绪等因素,为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德育工作强调教师在教学工作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年龄等因素对其人格进行打击或是侮辱,在教学工作要注意表达方式的合情合理性。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自尊心予以尊重。
  五、 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要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协同合作,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学生年级、个性等特点,合理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四边形和梯形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发现和观察到的事物进行交流,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将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予以加深,并增强了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能力。
  综上,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合理构建师生关系、利用现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及将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几个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提升本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海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0).
  [2]袁洪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9).
  作者简介:
  赵国勇,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果瓦乡隆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对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特点来设计语文课程,而不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当处于小学阶段的时候,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关键,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还应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摘 要:近年来,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规划好自己的未来职业,就必须要对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们理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在高考过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来进行学习和研修,从而为学生们未来更好的就业和从业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略进行主要研究和讨论,旨在促进学生们
摘 要:在国家顶层教育设计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如何使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是在关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笔者认为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有效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高中物理的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饱含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初中历史由于其具有学科综合性和概念记忆性的特点,且符合传统文化渗透的客观规律,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所以,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让经典深扎历史课堂,绽放魅力德育之花。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科教育,目的
为了及时,方便地为珠江流域防汛决策提供各种水,雨情的准确信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编制了珠江流域水情会商系统。在编制该系统时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
通过对GK-AlSi10Mg铝合金的研究,熔炼国产该牌号合金,并对组织及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Cu、Ti等元素对该合金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