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分析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电视台应将叙事艺术融入新闻节目制作中,尽可能地提升新闻节目的质量,为推动传统媒体转型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闻节目;叙事艺术;创新
  一、电视新闻节目叙事特点及原则
  (一)电视新闻的叙事特点
  电视新闻类节目要想提升节目效果,就必须报道关注度较高且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原则。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可以使用电视新闻节目向观众直观地表达,并通过事件现场匦面及主持人的讲解,使观众对热点事件有清晰的了解与认识,亦对社会舆论进行了正确引导。总体来讲,新闻节目叙事特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时效性较强,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播报的基本要求。如何让热点新闻事件通过电视节目第一时间向观众进行报道,让观众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事件,这是保持新闻节目实时性并提高节目收视率的一大因素。要想做到这一点,在新闻事件发生后,不仅需要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摄影人员也要抓住重点,对事件的内容、发生的环境进行拍摄。并且,后期剪辑人员也要及时、准确地完成拍摄视频的剪辑,以便使观众直观实时地了解事件真相。
  二是播报内容的多样性。对传统的电视新闻来说,主持人在播报新闻事件时受到记者及叙述内容较多的影响,丧失了自身的风格特点,其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所减弱。而叙事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对主持人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其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也影响着节目效果。主持人依据其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并参考多方意见后,向观众表述出主体结构完整、事件清晰的新闻事件。采用该叙事方式播报的新闻节目,以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为背景,将群众身边发生之事以一种特殊的叙事方法讲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节目与自身相关,愿意去看、主动去看,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敘事原则
  叙事内容大众化。大众化是电视新闻节目在选材时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多从观众的日常生活人手,选择与其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热点新闻中来。
  叙事内容人性化。以人为本是新闻节目必不可少的原则之一。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主体要充分从人道主义角度出来,将正确的三观传递给观众。
  叙事内容真实化。内容真实应是所有新闻类节目都必须遵守的原则。虚假浮夸的新闻可能会在某一阶段赢得关注,但当真相浮现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将无法估量。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
  (一)叙事内容的选择
  电视媒体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应在承担责任的背景下行使权利,只有选择积极正面的故事才能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三观。
  在此基础上,各地方台应有自己的节目特点,是以记者播报、摄影还原新闻场景为主,还是以群众评价的方式为主都是其应思考的方向。当然,选择好的事件内容只是为新闻节目叙事打好了基础,如何将新闻完整正确地叙述最重要。
  (二)叙事过程的体现
  如何对新闻节目完整准确地叙述与播报,需要以观众为载体,找准切入点与契合角度。大多数人愿意关注与自身切实相关的热点信息,所以电视台在制作新闻节目时,要从观众早期听到或看到的角度开始叙事,再深入地将新闻事件播报清楚。除此之外,在播报时应在围绕事件主要点的基础上,设置悬念和冲突部分,用悬念调动观众的关注程度,用既真实又有趣的新闻节目达到叙事效果。我们在新闻叙事中,还应尊重其时间和逻辑顺序,时间和逻辑顺序是事件叙述的一条线,遵守这个原则会使事件的叙述具有逻辑性,也更能表述准确,让观众感受到新闻事件的规范与严谨。
  (三)突出叙事艺术的主题特点
  以我国重要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为例,它的叙事特点除了具有时效}生外,在主题叙事上也有其自身特点。央视的新闻联播通常分为国内新闻与国际重要事件。不论是报道篇幅还是播报时间,国内新闻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而国际事件仅仅是以点缀之势跟随其后。如此来看,新闻节目的叙事结构具有其价值取向,优先解读播报国内主要事件,以政治作主导,这一基础点也是我们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潜在规则。
  三、结语
  综上所述,熟练地掌握叙事艺术会对电视新闻节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以该方法制作的电视新闻节目,更贴合人们的思维,与观众的实际生活相融合,更易引起共鸣。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应将叙事艺术运用于节目制作中,为提高新闻节目收视率、推动传统媒体的发展与转型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它的“老沉面孔”与这个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基于此,本文以第19届江苏省运动会的新闻报道为案例,为传统时政新闻进行“变脸”手术,深入剖析融媒体时代对“新面孔”“新思维”“新语态”的时代追求。  关键词:亲民面孔;新面孔;新思维;新语态  一、 “新环境”造就“新面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自媒体的兴起,当前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大趋势就是多种媒体的融合。新媒体的出现给人际交流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信息传播与沟通不用再依赖大众或者是组织传播,这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传统大众传媒的作用正在下降,要想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实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调整定位、进行转型,更好地适应新的媒介环境。  关键词:媒介融合;大趋势;地方新闻媒体;转型策略  一、媒
期刊
2019年工作如何干?回答这个问题,广电新闻中心将重点放在媒体融合步伐加快、融媒体中心即将启用的大背景下,放在办台“四转变、四提升”的大方向下,确立2019年工作的主题是“打造内容核心竞争力、打造优质内容矩阵”。  当前,无论是打开电视还是手机,用户的目的是获取自己的所需,这个“需”就是内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生产永远是第一位的。2019年,我们要以“思想、生产、运营、个体”的四大转型打造内容
期刊
摘要:地方党报有着重要的宣传引导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报如何纵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就成为了新时代地方党报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媒体融合的发展进行反思,以锡林郭勒日报社为例,从三个方面思考了锡林郭勒日报社如何推进媒体融合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党报;媒体融合;发展探讨  在新媒体发展下,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就成为了传媒界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地方党报是党宣传思想文化的阵地,在新媒体环境
期刊
创新意义——基于新技术、融合新理念,缔造资讯传递第一时效,收视热点整点更新、广告搭载全面拓展、新闻资讯全面覆盖,频道运行调整创新的全新电视新闻频道,以新思维开创新时期电视新闻资讯频道的新面貌。  一、电视现状  大部分地方电视新闻频道节目播出编排因循守旧,沿袭1958年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开播初期每晚19:00定时播出的传统,在培养观众定时收看习惯的同时却失去了电视新闻传播“立体迅捷”这个“致胜
期刊
摘要:作为曾经“纵览全球”的纸媒时事报道,因其时效性不强、信息量有限,如今越来越不受读者关注,一些报纸甚至停办时事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新媒体的报道优势,探讨报纸时事报道如何转变报道侧重点和呈现方式,以期重新赢得读者关注。  关键词:时事报道;新闻图表;应对之策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纸媒的时事新闻报道在时效洼、互动性、表现力等方面,与新媒体相比都处于劣势。如何改变时事新闻
期刊
宁夏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是2018年中宣部在全国首批推动的59个融媒体建设试点县(市)之一,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2018年年初确定的全区县级融媒体试点县之一。宁夏青铜峡市将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一号工程”,克服重重困难,狠抓项目落实,建成青铜峡市融媒体中心。  宁夏青铜峡市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引入最尖端技术,植入新理念、新
期刊
摘要:期刊质量的一个衡量因素就是编辑水平。优秀的科技期刊编辑,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先进的政治思想觉悟、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及一定的市场品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传承、发展中国文化。  关键词:编辑水平;期刊;政治觉悟  科技期刊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与支持,必须提升期刊编辑的素质。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编辑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需具备的良好素质,并提出了促进编辑水平提高的具体方式
期刊
摘要:纵观《纽约时报》的历史,它注重硬新闻的报道,比如“水门事件”,具有人性化特征,态度客观理性,具备议程设置功能。那个曾经说“如果地球运转一天,《纽约时报》会记录下每一天的要闻”的报刊,如今也想要改变商业模式,和CNN等大品牌合作,将目标转向青年。  关键词:《纽约时报》;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的衰落,使新闻报道范围缩小。比如在采访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行程时,为了降低成本,许多报刊录用非专业人士进行摄
期刊
摘要:基层新闻宣传工作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载体,更是提高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蒲庙镇为例,总结了主要做法,并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面宣传引导为主、提高基层通讯员业务水平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基层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提高。  关键词:新闻宣传;基层;正面;培训;机制  一、主要做法  蒲庙镇紧紧围绕城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健全机制、打造团队、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