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把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公务员继续教育的必修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势在必行。为此,作者探讨了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调查分析了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务员 理想信念 继续教育
  
  当前,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加强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设的关键。加强公务员继续教育,不应忽视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而应把其作为公务员继续教育的必修课,抓紧抓好。为此,我们探讨了加强公务员信念教育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只能不断加强。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四大危险”的根子在于理想信念的动摇和缺失。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许多迹象表明“四大危险”现实已经存在,绝非仅仅是理论上的问题。公务员队伍也不同程度地面临这四种危险的威胁,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主要表现有;有些公务员忽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丧失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精神萎靡不振,缺乏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有些公务员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问题本领不大;有些公务员宗旨观念淡薄,忘了本,严重脱离群众;有些些公务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以上种种表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再不加强教育,就会很危险。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引起公务员继续教育部门的注意。
  2.理想信念是凝心聚力的法宝。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是我党凝聚党员和群众,齐心协力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信念的凝聚功能是由它的亲和性决定的,即具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的人更容易结合起来、团结起来。正如磁石吸引那些具有磁性的东西一样,共同的信念本身就一块磁石。中国共产党就是凭借共产主义信念这块磁石,将党员和人民紧紧地团结起来。邓小平同志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1]这无疑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关于信念凝聚功能的最好概括。在革命时期是这样,在建设时期更是这样。我们就是要靠共产主义信念来凝聚人心、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3.理想信念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坚定的信念是广大公务员战胜困难与挫折、勤政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动力,既有物质的力量,又有精神的力量。物质的力量是基础,精神的力量也不可忽视。理想、信念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是广大党员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因此,它能激起人们为之献身的热情,给人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的力量。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它都已被无数例子所证实。例如,在战争年代,在艰难险恶的条件下,在敌人的监狱里、刑场上,正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巨大力量鼓舞着千千万万革命战士坚贞不屈,矢志不渝,英勇献身。李大钊在敌人的绞刑架下大义凛然,正是因为他“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方志敏在敌人的百般威胁利诱下不屈不挠,正是因为他心中想的是“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夏明翰在狱中挥笔题写:“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试想,如果革命先烈不是把理想信念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怎么能做到为革命慷慨捐躯呢?中国革命就是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最终胜利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是对信念这一功能的深刻阐述。可想而知,广大党员有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勇取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勤政为民,因为这种信念具有无比巨大的力量。
  二、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一些公务员理想信念淡薄,由于一些教育者忽略了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由于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不得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1.对公务员的理想信念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公务员继续教育法规尚不健全,各地对公务员继续教育也是各自为政,没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很多只注重公务员能力培育,忽视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受训人员而言,由于宣传教育不够、约束措施不力、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人感觉继续教育作用不大。公务员单位领导对公务员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差异也很大。应该说多数领导层对公务员的继续教育是重视的,是肯投入的,但在重视的程度上明显不同。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单位领导对继续教育的潜在效益缺乏正确的评估。对于理想信念教育他们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短期看不到效益,所以更是不重视。
  2.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当前,公务员理想信念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大多比较单一,比如课堂讲课、集中培训等,较少采用课堂以外的参观实践、考察调研等活动形式,满堂灌的理论教育往往让学员感觉枯燥乏味,接受度差。虽然课堂教学方式也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取得较大的收获,但在多数情况下,在完成了一个阶段的继续教育培训后,往往收效甚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更新严重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公务员继续教育在内容方面虽然也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但是这些大多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指定的固定学习内容,沿用过去的党校教育模式,存在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内容覆盖面不广,有的甚至忽略了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不密切等缺陷,既与当前变化剧烈的国际国内形势不相适应,又难以满足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的需求。
  三、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依托党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理想信念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党校是党性教育的大熔炉和主阵地,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党校这个大课堂。要在公务员继续教育班次开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课程,筑牢公务员理想信念的思想理论基础;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引导公务员做先进文化的表率;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当然,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在党校的短期培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引导。
  2.依托党性教育基地,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观念是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教育公务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高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事实证明,依托党性教育基地,对公务员进行生动感人的现场教育,能有效地起到教育公务员不忘历史、不忘本,密切通人民群众关系的有效作用。山东党性教育基地在革命老区临沂设立后,全国各地几万公务员先后前来观摩受教育,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洒下了泪水,在红嫂纪念馆深切地感受当时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宝贵的教育经验,非常值得推广和借鉴。
  3.创新继续教育方式方法,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为适应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变化,应该变革以往那种呆板僵硬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继承传统形式,又要创新教育方式,不断丰富形式和载体,多渠道、多角度、多手段开展活动,把学习教育搞活。除运用演讲、演示、小范围讨论等常见的授课方式外,应大量引入案例分析和头脑风暴法等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显著作用的授课方式,通过这些新方式、新方法的采用,改变学员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以达到革故鼎新之目的。通过开展这些各种各样的、主动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学习讨论活动,受教育者者能够对所学知识和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使之逐步内化。同时,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还可以起到增进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增强教育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0.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0.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理想学生观与现实学生观,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教师理想学生观在实践中往往会嬗变为过分限制学生个性的权威主义,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实学生观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又会步入自由主义的极端。我们应冷静反思教师理想学生观,科学客观地对待学生,既不能一味压抑学生的个性,又不能将学生过分理想化,否则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镣铐”,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摘 要: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这些优势和问题,以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关键词: 辅导员 大学生就业指导 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2012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规模达680万。①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来搪塞以减少生物实验,替换以纸上谈兵,冠之以只要能应试即可的借口。但是一节公开课的开展改变了作者的观念,纸上谈兵绝不可以代替亲自动手。尽量勤讲勤做勤看实验,并且勇于探究,就能更高效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 生物实验 勤讲 勤做 勤看 修改    一  实验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说:生物学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
教师就是一个推销员,新课就是要推销的商品,学生是我们的顾客。初中阶段的“顾客”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但控制力较差,把握好课前的五分钟,吸引“顾客”的注意,并使他们有兴趣了解我们的“商品”,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推销招数。  一、诗词引入  例如《声音》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来考考你们诗词水平怎么样,我说下联你们对上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们兴奋地喊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
摘 要: 作为T.S.艾略特早期的诗歌代表作,《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表现了一个现代“哈姆雷特”的典型形象。作者通过诗歌细读法逐层分析普鲁弗洛克这个人物的精神特质,从诗句的重复性角度来剖析这个现代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及其所折射的精神内涵,从而揭示出普鲁弗洛克这个原型人物的犹疑不决和精神孱弱象征了20世纪精神荒原时期人类心灵的深刻危机和苦闷求索。  关键词: 诗歌《J.阿尔弗瑞德·普
摘 要: 本文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近年来西藏学生在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现状,指出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培养策略,希望对其他兄弟院校西藏班的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西藏学生 英语学习现状 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省部分高职院校与西藏当地教委开展合作,接收西藏生入辽学习。关于藏族学生的英语教学,我们没有任何经验,我在实践教学中,
摘 要:走进21世纪,美国的丹·布朗一下子成了世界文坛的神话。他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然成为当今文坛乃至全球的一种文化现象。本文试从原型批评的视角重新审视《达·芬奇密码》。借助加拿大文艺理论批评家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本文从原型人物、原型主题及原型结构三个方面出发,结合丹·布朗的生活背景,分析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及其中的原型。  关键词:小说《达·芬奇密码》 原型人物 原型主题
背景描述:  悄无声息中,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群孩子已渐渐成长起来,他们中有的已经步入大学,成为一支年轻却不可忽视的力量吸引着来自社会的目光。与前辈“80后”和“70后”一样,这群出生于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一代人也立马被冠上了“垮掉的一代”这个世袭的封号。也许是对年轻人的不信任,也许是不愿接受时代改变的事实,“90后”被社会批评得体无完肤。“90后”不满社会对他们的偏见,纷纷写文章澄清自己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在借鉴优秀教案进行备课时,我发现它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大同小异:影音激趣→整体感知→难句解析→领悟精神,这一过程虽然体现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但课堂结构缺乏内在逻辑上的渐进层次;此外,在探究难句解析环节中,注重了文本中几个难句含义的讲解和人物肖像描写的分析,诚然,这两点是重要的,但只是机械地分析而缺少对人物形象的逐层深入的立体剖析。  我认为
摘 要: 弗·司格特·菲茨杰拉德,“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写作方式对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各个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描绘,预示了“美国梦”的幻灭。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作品独特的艺术写作风格,讲解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美国社会矛盾的折射。  关键词: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