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 家长给孩子“加”什么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发布的目的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研究者,我对该《意见》十分赞同,这真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重要举措。
  《意见》一共八个大点、三十条细则,篇幅长达六千字,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力透纸背。我逐字逐句读了好几遍,读出了字里行间的行动力,读出了国家的决心。我认为,该《意见》比近年来发布的任何一个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政策都更细、更实、更严,也比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的堪称“史上最严”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更具操作性、可控性、精准性。今天,我想和家长朋友们聊一聊,在“双减”之下,孩子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了,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加”些什么。
  培训班报得太多,我们欠孩子太多
  《意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规范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该《意见》中的第四大点就是“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其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哦,这句话,我们等了很多年,所幸今天终于等到了。感谢国家,从法律角度,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高度,从严从实来捍卫孩子的休息权,明确提出“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国家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决心巨大、正当其时,让人拍手叫好!
  回望过去,“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的现象持续了很多年。说到校外培训班,谁都不陌生,这可能是中国“00后”孩子的“标配”。尤其在城市、城镇里,很大一部分孩子从小学、幼儿园甚至更早,就被家长用心良苦、不惜重金地配备了形形色色的早教班、培训班、兴趣班、提高班。这些班,除了占用平时晚上的时间,更多的就是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进行的。
  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地方,别无二致的是,家长们都少有例外地坐在培训班门口津津有味地刷手机。奔波在往返培训班的路上,淹没在培训班的题海题山里,忙得晕头转向,累得精疲力竭,孩子稚嫩的肩膀不堪重负,孩子幼小的心灵苦不堪言。說句心里话,我们对不起这一代孩子。赶场培训的这些年,我们欠了孩子太多太多……
  把睡眠还给孩子,有健康才有一切
  就在这个暑假刚刚开始时,《意见》发布之前,七月初的一天早上,我开车去工作室上班。正是早上七点钟,正值暑假,孩子们应该在家里睡懒觉或者在小区里锻炼身体才对啊。可是在上班路上,我却看到不少中小学生背着书包去上学。他们这是干吗?放暑假怎么还要上学啊?仔细一想,其实这种现象不足为奇!孩子们恰恰是趁着暑假抓紧时间赶赴培训班。在等红灯的当儿,我近距离细致地观察过马路的学生。可怜的孩子们,大多数睡眼惺忪,一副没睡醒的模样,有的由家长拉着拽着不情愿地去上课,有的还边走边啃着面包,表情木然,脸上丝毫没有我们小时候放暑假时的轻松快乐劲儿……
  以上场景很特殊吗?不,应该说很普遍。平时我参加朋友聚会,经常有家长说起孩子参加课外培训班、刷题刷到很晚才睡觉的情况,一些家长还赞扬这种行为:“不错不错,熬夜刷题很自觉,等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再来补觉也不迟嘛!”孩子的睡眠真的是可以靠以后的补觉来偿还的吗?这让我想起生命化教育专家张文质老师说过的话:“对于睡眠,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都有一个误解,以为睡眠是可以伸缩的、有弹性的,是可长可短的。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靠压缩甚至剥夺人的休息时间来学习,对青少年的成长是危害很大的。”
  是的,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如果长期睡眠不足、熬夜、睡眠质量低下,对身心健康的伤害是极大的。在我的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案例里,孩子“有问题”常常与睡眠不足有关:熬夜刷题的孩子第二天无精打采,不肯去上学;晚上学习到很晚的孩子第二天上学打瞌睡;长期晚睡的孩子在学校易怒、易冲动……可惜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与睡眠相关。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睡眠,家长要相信睡眠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睡眠充足的孩子,思维方式不一样,看世界和看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样。
  可惜,太多家长为孩子的未来过度焦虑,但是其中绝少家长为孩子的睡眠不足焦虑。幸运的是,《意见》发布了,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高度来捍卫孩子的休息权。国家如此重视和贴心,我们做家长的更要自我反省:这些年我们欠孩子多少个好觉、好梦啊?现在,该把睡眠还给孩子了!
  请家长平时少给孩子报培训班,让孩子晚上可以早点睡觉,辛苦上学一周之后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在家好好地睡个懒觉。就像我们成年人,平日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去上班,周末睡个懒觉可是一大享受。为什么这样的基本权利,孩子却不能享受呢?我们对孩子的“苛刻”真的是“为你好”吗?还是我们的虚荣心、功利心、攀比心在作怪?请家长寒暑假也少给孩子报培训班,让辛苦了一个学期的孩子好好睡觉、放松一下,有何不可呢?别忘了,睡眠充足的孩子,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身体更健康,心态也更阳光!
  把睡眠还给孩子,有健康才有一切。
  把闲暇还给孩子,有空闲才有可能
  住我楼下的邻居,一个七岁男孩,每当周末我带着孩子在小区玩耍时,他就被妈妈拉着去上课。每次他看到我们在玩儿,就对他妈妈说:“妈妈,我也想玩儿,不想去上课!”他妈妈就二话不说拽着他的衣服大步流星地向前走。我永远忘不了小男孩痴痴地看我们玩儿时那羡慕而无奈的眼神。那是一个七岁男孩的渴望与无助!他的要求其实很微小,只是想在周末,在休息日里,能够从学业负担里解放出来,自由自在地玩一会儿而已。但就是这样微小的梦想,也难以实现。
  多少孩子就这样被形形色色的培训班剥夺了空闲时间,剥夺了休息权、游戏权呢?幸运的是,《意见》发布了,该意见明确了“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是的,孩子也是人,人是有权休息、有权享受闲暇的。小朋友是有权游戏、运动、看书、发呆、闲聊的。家长应该把闲暇还给孩子。   “闲暇”一度被一些家长认为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这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假期里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心中十分焦虑,总担心孩子的时间被浪费了,于是就用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和特长班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当当、严丝合缝,还觉得自己很高明。殊不知,家长这么做只是用花钱来填补、掩盖自己內心的空洞和焦灼罢了,对孩子其实有害无益。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享受闲暇是一种放松休息和能量储备的方式,闲暇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有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要舍得给孩子留出闲暇,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去自由自在地观察、探索、提问、思考……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就这样被保护下来了。只有在放松、自在的状态下,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和发挥,他才有发展好奇心的肥沃土壤。
  现在的孩子最缺什么?不缺金钱,不缺物质,不缺知识,最缺的就是闲暇。他们的空闲时间被生怕“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的家长塞满了各种课程,上完这个培训班就赶场去上那个兴趣班,上了许久也没搞清楚这到底是谁的兴趣。可怜他们连发呆的时间都没有。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发呆是大脑的默认状态,健康的大脑需要时不时回到默认状态来“充电”。如果用补习班剥夺了孩子的发呆时间,其实是干扰了他们大脑正常的发育。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会一直发育到22岁。如果连发呆时间都不给大脑,大脑都不能正常发育,还谈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请家长把闲暇还给孩子。现在《意见》发布了,孩子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都减轻了许多,课余时间也更多了,请家长千万不要剥夺。把这些时间大大方方地还给孩子,让他们恣意地去奔跑、玩闹、说笑、运动、阅读、劳动、发呆、闲聊……
  “双减”之下,家长应该给孩子“加”什么?其实要加的东西很多,比如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生活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家务劳动能力、阅读能力、运动能力等。但这些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以充足的睡眠和充分的闲暇为前提。家长给孩子加一点睡眠时间、加一点空闲时间,然后用心陪伴、引领孩子进行阅读、运动、游戏、劳动、交往,和孩子促膝谈心,携手成长,这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作者系文质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生命化教育与儿童阅读推广人,出版教育专著《陪伴的力量》《书香润童年》《童年可以如此美好》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体位安置的安全护理方法.方法 对10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设计专项护理方案,包括患者评估、体位安置方法、皮肤预警及加强护理措施、术后评估与回访.结果 100例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无因体位安置不当而造成皮肤损伤.术中手术体位得当稳固,未发生皮肤和神经损伤,术后回访无不适,无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局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放松疗法、穴位按压、播放背景音乐、心理支持与疏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每一级眼心反射的发生率,术后每一级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及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一至三级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分别为69.2%,3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随文识字是常见的一种。随文识字指随着课文的学习识字,将识字教学贯穿课文学习的全过程,使字词学习根植于课文情境。但识记字形、扩词积累、描红书写等识字教学的环节,很容易打断阅读教学的节奏。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课堂教学探讨如何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一、借助字理,巧设阅读
期刊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士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从而提高神经内科护士预见性护理能力,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分析神经内科护士提高预见性护理能力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制定培训方案,对神经内科87名护士进行预见性护理意识培养、专科知识学习、专科护理流程学习、专科护理技能训练及临床实践指导后,实施统一的专科理论、操作及预见性护理能力综合考核,比较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培训后护士对患者
乳腺癌患者术后大多数都需要配合联合化疗,而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很多患者会因为化疗药物外渗而出现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广泛,英语作为人们交流的最普遍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言的公认组成部分是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者中语音教学尤为重要。学生的语音标准,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就更强;反之,学生如果语音欠佳,“四会”能力的提高则障碍重重。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语音教学放到首位,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语感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和世
小凯(化名)是六年级学生,亲生母亲在其一岁左右因车祸去世,小凯也是当时抢救下来的。后来父亲娶了继母,继母生了弟弟,同时,小凯还有个亲姐姐,在读高中,也是我教过的学生。小凯从小在外婆家或小姨家长大,跟继母的感情不深,没有发自内心地接纳继母。  事情发生在6月10日周四的最后一节课,是我的课后延时服务课,学生考了一天试,在最后一节课,我就让他们写作业,还鼓励大家尽量在放学前写完,这样回到家可以早点休息
期刊
目的 调查四川省护士长睡眠质量,为改善护士长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10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四川省各级医院135名护士长进行有关睡眠质量的问卷调查,将PSQI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分析人口学特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93.3%.126名护士长中睡眠质量较好者有15名,占11.9%;睡眠质量一般者有57名,
目的 调查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指导护理人员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76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中青年群体治疗依从性较差;72.4%的患者疾病复发;患者对乙肝知识一点都不了解的占36.8%,了解一点
临床上危重患儿在使用心电监测仪、脉氧仪、微量泵等各种仪器时,经常会因为电源线、连接线长而多,造成一堆乱线的狼藉景象,给工作带来不便.使用完后将各线路绕成圆圈,容易松散.使用小铁丝固定,由于线路粗细不同,需要铁丝长度也各不相同,用起来不方便也容易丢失.市场上专用的绕线器,体积稍大,价格贵.鉴于此,我科采用一次性乳胶手套替代绕线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