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具象思维为主导,而部编本教材的插图丰富,极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巧妙运用文本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写话信心以及观察、表达的能力,是为学生打开写话大门、激发学生文字潜能和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插图;写话;观察力;想象力;语言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030-02
教师应合理开发文本中的插图资源,利用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抓住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挑选典型且趣味性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
一、借助插图,降低说写难度,树立说写信心
(一)由词到句,促进表达
对词汇量不多的学生来说,写话无从下手。如果我们结合形象直观的插图,给学生提供一些词语,或许就能给学生带来一些灵感,让其进行初步尝试。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的第2题,有一幅孩子们在草地上活动的图画,要求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片,围绕图片的地点、人、事、物等信息写词语,如“山上、天上、牛、白云、小鸟、同学、我们、开心”。学生说一两句话的时候,可以不受所写词语的限制,从图片中观察所得的内容都可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哥哥和妹妹在草地上奔跑”。再逐步引导他们把话说得更具体一些,如“哥哥和妹妹手拉着手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他们唱啊跳啊,开心极了!”
其实,学生在脑中搜索词语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有序观察的过程了,这些词汇无形中已经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教师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这样由词汇拓展到句子,学生就有了很大的信心说话写话。
(二)从仿及创,激发表达
《明天要远足》一课是一首诗歌,全诗共3小节,第1、第2小节的语言排列结构相同,笔者采用仿写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续写诗句。
那地方的(
关键词:插图;写话;观察力;想象力;语言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030-02
教师应合理开发文本中的插图资源,利用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抓住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挑选典型且趣味性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
一、借助插图,降低说写难度,树立说写信心
(一)由词到句,促进表达
对词汇量不多的学生来说,写话无从下手。如果我们结合形象直观的插图,给学生提供一些词语,或许就能给学生带来一些灵感,让其进行初步尝试。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的第2题,有一幅孩子们在草地上活动的图画,要求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片,围绕图片的地点、人、事、物等信息写词语,如“山上、天上、牛、白云、小鸟、同学、我们、开心”。学生说一两句话的时候,可以不受所写词语的限制,从图片中观察所得的内容都可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哥哥和妹妹在草地上奔跑”。再逐步引导他们把话说得更具体一些,如“哥哥和妹妹手拉着手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他们唱啊跳啊,开心极了!”
其实,学生在脑中搜索词语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有序观察的过程了,这些词汇无形中已经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教师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这样由词汇拓展到句子,学生就有了很大的信心说话写话。
(二)从仿及创,激发表达
《明天要远足》一课是一首诗歌,全诗共3小节,第1、第2小节的语言排列结构相同,笔者采用仿写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续写诗句。
那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