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青年时代的成绩单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6年,鲁迅从日本仙台医专退学。为什么退学呢?我们都知道的原因是,鲁迅在这所学校上二年级时,在课堂上经历过一次被后人称为“幻灯片事件”的事情。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似乎这并不是他退学的唯一原因。31年后,他的老师藤野严九郎曾撰文《谨忆周树人君》,藤野说:“当时……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在我的记忆中,周君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虽然事出有因,但终究成绩不是很好。他大一时的成绩单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名单不长,抄列如下:解剖学59.3分(丁等)、组织学72.7分(丙等)、生理学65分(丙等)、伦理学83分(乙等)、德文60分(丙等)、化学60.3分(丙等)、物理学60分(丙等)。
  课程共有7门,平均为65.8分,这样的分数,显然不算好。我们无法知道,鲁迅以这样的成绩基础开始大二课程的学习后,新学年的成绩会怎样。事实上,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一点了——他已经退学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他的同学中有很多是留级生,他的关于藤野先生的最初的故事就是从那些留级生口中知道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对留级的惧怕。他是看不上那些“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的,他不要与他们为伍。
  不管怎样,他成绩不好,并且退学了。但这一切有什么关系呢?他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一生,最终成为我们的“骨头最硬”的先生。
  1916年的朱自清、1917年的罗家伦、1930年的吴晗投考北京大学时,数学科目分数均为大零蛋。臧克家则将“零蛋”呈送给1930年的国立青岛大学。季羡林、钱钟书则比他们强一点,前者考了4分,后者考了15分。要知道,分制可是百分制。胡适曾在中国公学求学。他后来自我吹嘘说自己的成绩好:“公学的英文、数学都很浅,我在甲班里很不费力气。”实际呢,当年的《神州日报》曾公布一次该公学的测验成绩,全班21名同学,胡适列第20名。
  伟大领袖毛泽东,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进校后的第一次考试中,成绩也是差强人意。电影《恰同学少年》中说,他在这次考试中得了两个第一,语文正第一,数学倒第一。一帮老师在那里争执他是个什么样的学生。用得着争执吗?严重偏科到数学科在他的成绩单中若隐若现,几乎要消失了。
  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保存着一张他上高中时的成绩单,是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发放的,时间是1911年。彼时,他18岁,刚读完该校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69,英文88,英语98,地理75,代数92,几何97,植物80,图画67,体操60。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份成绩单远远算不上优秀,平均分不过80.75分。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就说,如果郭沫若在今天上中学,这样的成绩是很难考进大学的。但这挡不住他日后成为一代文豪。
  朱镕基的小学、中学成绩都很优秀,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考入清华大学。因为抗日战争,朱镕基的高中曾就读于3所学校,先于1944年2月进入当时湖南新化的楚怡工业学校读高一;半年后,经考试进入当时的国立八中读了两年;最后于1946年9月进入当时的湖南省立一中高26班理科班,并从这里考入清华大学。网络上可以查到的他中学时代的成绩单,至少有3份。这里,只抄录他在湖南省立一中时的成绩单。当年12月份举行的期末考试中,他的考试成绩是:公民96分,国文80分,数学80分,化学95分,物理86分,外国史85分,外国地理85分,英语90分,体育70分,军事训练81分。各科的平均分数是84.80分。这份成绩是否优秀,没有比较,无从做结。但2011年4月他访问清华大学时,有媒体报道,1947年,朱镕基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众多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一进校就拿到了奖学金”。进入大学后,由于他的用功学习,对付全校最难的电机系的功课也是“应付自如”,并成为班上的“业务尖子”之一。以此佐证,前面那份成绩单应该是非常优秀的。
  正因为他的勤奋与努力,积累与成长,才使他取得了日后不菲的成就。回望当年,朱镕基也是学霸啊。学霸的人生,以勤奋开始,以成就结束。说这么多,并不是想说成绩不重要。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时代。我只想说,必须要“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就像大师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的成就一样。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话是开心锁,笑是引路灯  儿子大学毕业了,我准备和儿子一起去看望一位远方的亲戚。售票大厅里买票的人很多,儿子让我坐在一旁休息一下,他去排队买票。  儿子站在一个中年人的后面。从背影看,这位中年人身体比较健壮,他的一只手还拉着一个小男孩。  忽然,我看到儿子用手抚摸了一下那小男孩的头。小男孩仰起脸,有些疑惑地看着儿子。儿子对小男孩做了一个滑稽的脸部表情,小男孩见了,脸上露出一丝快乐的笑容。  中年人
南京解放时满目疮痍,为尽快改变城市面貌,第一任市长刘伯承夜以继日地工作,连休息的时间都被占去了。老伴汪荣华看在眼里,便劝说刘伯承去中山陵散散心。一家人来到中山陵却吃了闭门羹,一张通知上写着“今天因故不能接待参观者”。刘伯承便要离开,却被中山陵的负责人拦住了,执意要他们进去参观。刘伯承婉言谢绝了。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刘太行不解地问父亲:“这么好的机会您怎么放弃了?您是市长,工作之余參观一下中山陵有
毕加索是西班牙最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一名诗人,因为他对诗歌的爱好同样也很执着,他曾经自诩为西班牙著名诗人。  毕加索的诗同别人的诗不同,他不求押韵也不求语法,非常随意,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曾被某些诗人评为最无章法令人作呕的诗。毕加索对此类评论丝毫不以为意,仍然乐此不疲,每天兴致勃勃地写着他的自由诗。  有一天,毕加索画完一幅画作,正好午饭时间到了。他来到饭厅看到秘书正在餐桌旁为自
一次,在鲁迅作品与思想研讨会上,孔庆东教授说到了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语——“和谐”,这时有年轻学者向他请教。  年轻学者说:“‘和谐’是現在比较时髦的词语,请问您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呢?我们也都知道您是研究鲁迅的专家,那么您能不能结合对鲁迅的研究成果,谈谈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呢?”  孔庆东稍加思索后,笑了笑说:“说到‘和谐’二字,政府有政府的解释,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解释,我是一个咬文嚼字的人
人类为什么需要誓言?可以说当人类的怀疑与信任存在之时,誓言也就产生了。它是人类语言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部分。一个不会发誓的哑巴,该如何面对或打消其他人的犹豫?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誓言是单方面签署的有待时间检验的契约,以主动的姿态,赢得心灵之间的和平与依赖。它受良心与道德所约束,因而拥有最强大的说服力。誓言并非无偿地给予,它还表现为隐秘地索取:要求对方相信,当然,也要求自己遵守。嘴巴吐露的誓言,是说给自
海明威刚开始写作时,时常遭遇退稿,这使他很郁闷。他找到编辑,询问为什么退稿?编辑无奈地摊开双手说:“太长了,太罗唆了。对不起,我实在没耐心看完您写的东西。”海明威听了,低下头想了想,表示认可编辑的话。  回到家,海明威反思编辑的话,他明白了,简洁是成功之道。写作必须开门见山,直抒胸臆。那些刻意堆砌的华丽词藻,以及过长的铺垫、繁琐的叙述,都应该舍去。一句话,挤掉文章中的所有水分,去掉所有的废话,删除
我自己念着这八个字,在想着花与草,想着细节与幸福,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时候,女儿忽然问:“细节是什么我不知道,可是幸福怎么会如草?反正我觉得都喜欢花呀!”  我便讲,如果走在一片全是花的大地上,不管走多远走多久,看见的都是花,就会厌倦。这个时候,如果有绿草映入眼睛,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株,也会使心里很欣喜,会觉得这一株草比花海更可贵。  女儿似懂非懂,便不再听,继续去玩了。幸福如草,也许,最平凡的
目前,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因在网上发布了张“一个人的毕业照”而意外走红。原来,这是全中国唯一的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该专业差不多每个年级都是一个人。  因为“唯一”毕业照,薛逸凡引来了众多记者的采访,在交流过程中,有记者直接问道:“年级第一和倒数第一都是你,直接跟老师面对面,连逃课都是一种奢望,你是怎么做到能够坚持4年呢?这条求学路上你不孤独吗?”  “是的,我曾经深感孤独,我甚
刚到法国沃尔德镇,正值冬天,寒风呼啸,雪花纷飞。  朋友李俊把我带到一家酒楼接风洗尘。在异国他乡聚集在一块喝酒的都是中国留学生,喝得很尽兴,热火朝天。直到餐馆到了打烊的时间,我们才撤离。  走出餐馆,已经午夜了,寒风还在无休止地横扫着,雪花断断续续落着。我们裹紧衣服,缩着头钻进风雪凛冽中。街道很安静,店家都关门了,没有见到行人和车辆,只有路灯还在醒着。我们拐过一条街,见红绿灯十字路口站着一个人。我
同桌两年,我终于要踏上那个养育和滋润她成长的乐土,那是一个怎样人杰地灵的地方啊?班长在作文里这样描写她的家乡:  一排排造型各异的民居,宽窄不同的巷子,按照八卦向外扩展。村子东西两边各有一个湖泊。东湖的水面,满是香远益清的荷花,一到夏天便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傍晚时分,撑一条小船,欣赏“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趣味,陶醉于“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