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性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开始逐渐脱离了小学语文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它所选的文章开始倾向于人生哲理,意义深远,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发掘其文章的寓意,这就使得初中的语文教学开始更普遍的推广语言性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授,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谈讨论,和教师对学生们对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阅读的指导来完成对每一篇课文的完美分析。
  关键词:语言性;初中语文;教学法
  ·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言性的教学方法,顾名思义是以语言传递为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口头表达活动方式,也包括学生的阅读活动方式。该教学方法有这样四种形式: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下面我们就将其四种语言性教学方法融入初中语文具体教学中去研究。
  一、 讲授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本就是一个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育活动,讲授法作为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形式也是最简单便易的,只需教师适当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即可完成,因而它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广泛应用,最普遍的语言性教学法。让我们一起走进鄂教版7年级的初中语文《木兰诗》,就这篇课文,在课题导入后,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采用讲读的方式对学生们讲讲我国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背景故事,以来丰富学生们的课外阅读知识面。《木兰诗》虽为文言诗歌,但其实只是简单地写出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一个故事,因而教师在对该文做翻译的时候,可采用讲述法先把故事大概讲给学生听,这对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方面会有所帮助。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们大都觉得难在理解字词,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讲解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逐字的解释分析了。讲授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教师在运用讲授法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精炼,内容科学有条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还可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板书进行辅助教学。
  二、 谈话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谈话法是一种口头问答的方式方法,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借助相关的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在该方法上,学生们的思维通过对问题一系列的比较分析和判断来得到提高。再谈谈《木兰诗》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讲的花木兰是一位巾帼女英雄,那试问王昭君是否也是我国史上的巾帼英雄,为什么,就该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王昭君和花木兰的区别,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是巾帼英雄,通过教师给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对比、自我分析进行判断,在其交谈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倾听学生们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的解释、补充,或总结,最后教师再进一步进行总结。但在使用谈话法时,由于学生人数可能较多,而无法与每个学生进行交谈,这时,教师对提出的问题就要具有普遍性,以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在与个别同学进行交谈时,也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特别是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好的检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结果。也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们的智力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 讨论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讨论法是优于谈话法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而讨论法是学生们围绕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通过各自思考后再进行互相交流交换各自意见,彼此之间相互启发和讨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得思维更活跃,思维空间也得到了开发,对问题思考的一种取长补短,彼此评价,彼此认可。《木兰诗》这篇课文完整地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因后果,因而,教师可让学生们根据其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对文章进行段落层次划分,段落层次划分往往是学生们的难点,把握不准到底该在哪里分层,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先自己思考,再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自己的分法,并概括出每个分层后的层次大意。这样,在学生进行分层答案汇报时也让学生们有一定的信心去举手回答这个问题。在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多关注学生们讨论的话题和内容,以免出现有些小组脱离了问题主题的讨论。运用讨论法,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真听取他人想法后,将自我想法与其他同学的思考做个对比,思考不同意见,这充分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
  四、 读书指导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读书指导法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一种语言性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使用好工具书,从而对课文做好充分的预习和复习工作,这里的读书,也指阅读课外书籍,在这里,教师每周可替学生们选择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在阅读的方法上给出一定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泛读,如何精读。如《木兰诗》这篇课文,它不是我们常学习的文言文,而且一首文言诗歌,它的语句比普通文言文优美又精炼,且相对通俗易懂些,類似这样的文言诗,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读些这种类型的文章,以更好的感受文言诗的美。我国史上的巾帼英雄一定不止木兰一人,因而教师可指导学生再多读一些我国史上其他的巾帼英雄的故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学识,深刻感受这些巾帼英雄的爱国精神。通过读书指导法,在培养了学生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学习总是不断丰富和积累的过程,该教学法可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学习的好习惯。
  语言性的教学方法重在讲究语言艺术,一个好的教师要具有相应的语言魅力,不仅是普通话标准,还需要有对问题抛出和讲解的技巧。语言性教学法是注入式和启发式的完美结合,它既是教师从主观角度去给学生讲授传输知识,也通过一定的谈话和讨论,来启发学生自我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学习,这样,充分尊重并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安娜娜.中国古诗文教学语感培养的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魏云良.语文课堂中的问题设计[J].成才之路.2011
  [3]张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改进探讨[M].科教文汇.2013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技能上的领悟,因此二者之间属于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写作则是阅读的最终目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知识的积累,之后在借助写作来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育策略。  【关键字】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前言  从我国的发展来看,借助阅读的方式来促进写作对于小学语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视野较为狭窄,基础偏差,写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实际, 我采用以读导写,读写结合;重视积累,加强关注等方法,使学生作文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 写法指导 反
·【中图分类号】G623.2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巧妙利用时间。学校7:25早读,我一般7:1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塊早读。学生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有效阅读,如何在阅读中寻找乐趣,是语文教师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式,试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阅读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有益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一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为了解决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有的难题,笔者在此进行了探究分析。其中包括:教学方式、教学评定以及教学设施,通过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氛围。笔者在此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关键词:初中教学;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  引言  原有初中生物教学存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因为教学方式的落后性、认知存在的差异性、教学设施的滞后性以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