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桂花雨》教学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M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建设活泼有趣、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语言带来的美感,陶冶情操。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写诗,学习做人做事,健康幸福地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 《桂花雨》 快乐学习 陶冶情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31-01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凸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文能给学生以新、奇、美的艺术感受,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教材给学生带来这种情感体验,并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情感世界;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性,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本土,建设祖国的感情。
  基于此,语文教师应该摒弃照本宣科的死板教学模式,要建设活泼有趣、丰富多姿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给语文课堂涂抹一道幸福的亮色。
  “我想”,我的联想——
  第十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中有一首《我想》,诗歌描绘了一个孩子一串奇妙的幻想,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极富韵律美,读来琅琅上口。在与学生交流了诗歌内容之后,在同学们充分朗读之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课文写一节诗,作为课堂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推荐一首最好的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很兴奋,叽叽喳喳议论开了,有模有样地写起来。不出十分钟,便有结果了,陆续的地在黑板上板书着:
  我想把耳朵,放在小溪旁。听青蛙鼓乐,听小鸟歌唱,唱啊唱——那是春天的礼赞。
  同学们的笔下,一首首稚嫩的小诗留在了黑板。赏析润色之余,我带着全班同学读起来。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这班孩子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们在课堂上找到了学习的幸福。
  “自己的花”,让别人看的花——
  著名学者季羡林的一篇文作选编为第十册的25课。课文主要写德国人人非常爱花,他们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种花人在家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走在街上却能看到家家户户窗子前鲜花汇成的海洋。我引导学生在欣赏这篇隽永的美文,欣赏这种街景之余,感受到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幸福的境界。当然,这还不够,引导孩子们创造一种这样的境界更为重要。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两本书拿到班上,建立了一个图书角。自己的书给别人看,自己又看别人的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懂得:愿意付出,才能收获,愿意付出,收获幸福!
  “桂花雨”,香的雨——
  教学《桂花雨》的时候,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走进教室,检查完预习情况,教室里居然飘来一阵桂香。好香啊!附近应该有桂树。我从窗口望出去,看不见。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哪儿哪儿有。“附近有吗?”我要确定。“有!很近!”陆展楷回答很干脆。那还等什么?我便带上我的学生,排着队,迎着一路时浓时淡迷人的桂香,向着那棵未知的桂树进发。走了有五百米吧,前边的同学兴奋地嚷嚷开了:“在这儿!这儿!”我们站定,抬头看着这棵能“香飘十里”的树。这棵树种在一家院子里,两层楼高,很茂盛。淡黄色的花儿细细密密撒在枝丫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桂花了,我还是第一次看这么大棵的桂花树呢!突然门动起来,“吱呀”一声打开,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探出身子。我赶紧上前解释,她笑着听了,便道:“那就进来看吧。”我心里一阵喜悦,赶紧命令孩子们不许乱动。我们高兴地看着桂树,欣赏着桂花。我则不失时机地指导他们观察——“‘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你们看,桂树笨吗?”他们认真看着,说不笨。“那作者为什么说它笨呢?”这个有点难,过了一会儿,才有学生试探着说:“大概是说比起梅树没有什么姿态吧。”回答得精妙!我又问:“‘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中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还要仔细寻找?仔细寻找是说花少,可是,我们看到的满树都是花呢。”孩子疑惑起来,沉吟片刻,有人
  说:“可能刚开时花少。”也有的说:“地域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时间段,气候也会有差异。”同学们兴奋地议论着,小脸上眉飞色舞。正看着,男主人回家了,看见几个小孩正在地上找花儿,就说:“我来摇,一摇,就掉好多。”听说要摇桂花,我们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摇桂花啰!”那位大叔说着就抓着一根树枝摇起来,桂花便纷纷扬扬落下来,落在我们头发上、衣服上。孩子们眼睛都亮了,看着桂花,看着别人,伸开手掌去接。我便朗诵起课文中的句子:“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同学们和了一句:“好香的雨啊!”这时的我,这时的孩子,都醉在桂花的馨香
  里……我们要回了,我教孩子们向那对夫妇道谢。那位大叔便找来剪刀,说剪一些给我们带回来。“啊——”孩子们幸福地尖叫着,鼓起掌来。剪了好多,孩子们接到的花枝都交给我,我要在课堂上分给每个人。
  我们带着桂花回到教室,在浓浓的花香中我们读起了课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我们的表情是快乐的,我们的心是幸福的。我们爱上了课文中那棵寄托着作者浓浓乡思的桂树!爱上了离学校五百米的那棵桂树!我们还爱上了和桂树生活在一起那对夫妇……书里书外的桂花树哦!我要教我的学生把今天的见闻写成一篇习作,题目就是《寻花乐》!
  这是巧合,学校附近有那么一株桂树,桂树的主人是那样一对夫妇。如果不巧呢?还能怎样?我想,就算没有这样的桂树,没有这样寻花的奇遇,但是,只要教学者有一颗“寻花”的心,心理装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够给学生一个幸福学习的课堂!健康幸福地成长!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对团干部队伍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中的青年比例不断上涨,逐渐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国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概念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内容,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其他
为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需要增强自身识字教学素养,调动学生识字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阐释了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
当前在国际国内局势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石油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传统优势,而在企业内部持续深化改革的情况下,人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提高党校教育的实效性是党校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广西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情况,对当前高校党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初步的实证探索,并为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浪潮的不断推进,教师可“乘风破浪”,借改革之势,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初中地理亦不例外.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遵循新课程
季羡林。学术泰斗,国宝级文化大师,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集东方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于一身。生于1911年8月6日,200香年7年11日逝世。  ◎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