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想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來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教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象“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形状,传统的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景活动来比划讲解,结果大部分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现在用多媒体只能教育平台,一切都迎刃而解。同多媒体演示,学生能真切感受截割的过程。如果人手一机的话,学生就可以亲自动手,改变平面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感受截面的形状了。又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发那个发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他的三个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二、 动态图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是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演示,弥补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用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用鼠标轻轻一点便可画出各种正多面体,你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操作和观察。又如平移、旋转、缩放、对折分割、取截面、平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多媒体教育平台的动态变化可以将数与形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再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线(高线、中线、角平分线)或延长线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从而导致三条线没有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几何画板或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就不同了,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角形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另外这个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 课堂效率显著提高
  上数学几何课总是离不开画图,这些作图中有些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出平面图形,特别是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利用几何画板或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完成了。又如在讲概率时,投硬币反正面向上的概率,如果亲自投币,需要大量重复的实验才能得出反正面向上的概率为二分之一。短时间内难已完成。如果用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模拟投币既直观又形象,很快得出反正面向上的概率为二分之一。
  总之,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用计算机代替教师和学生做这些工作,让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就会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了解和使用计算机。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说:“人情者,礼义之田也.”情感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情感交往需要的发展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作用.
【摘要】人们总爱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作为教师的天职,把“一桶水和一杯水”比作教师任职的资格,把不断地给学生讲授“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作为教师的任务,而较少的研究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导致了现行数学课堂教学中重双基的训练,轻能力培养;重解题方法的训练,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重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本应属于天真烂漫的孩童变成了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
在初中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朗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朗读教学,有效安排课堂时间,从而达到提高
加强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培养多角度观察能力;二是要培养全方位思考能力;三是要培养个性化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教育观念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创建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培养未来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具备创造能力的青年一代就是国家发展、民族腾飞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享双方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互相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寻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学生只有经历一次次的“有效互动”,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和不同的思维方法,同时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有效互动 和谐
发挥动手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一要贯彻自主性策略,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二要善用游戏性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的积极性;三要活用互动性策略,营造主动学习的氛
从小学到高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都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对于刚接触课堂教学的小学生能否在短暂的课堂上充分吸收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教学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老师的任务不再单单的只是教学,解惑这么简单。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自主、主动,解放课堂氛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