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把学生引入有效学习的“通道”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越来越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把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摆在首位。但是在有效性教学研究过程中,一些教师却有失偏颇。单纯追求以知识掌握为课堂教学唯一目标,这与国家推行课程改革“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初衷不相吻合。为了克服这一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讨,现提出来供同行商榷。
  一、掌握教材,为学生怎样学打好基础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听一节经心准备的数学课,如果对课的本身品头论足,意见最多的是对执教者掌握教材、组织教学内容首当其冲。这些意见直接指向教师对教材认识不足,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我在执教《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根据学生在这以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认知的起点。教学伊始,屏幕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出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随后出现5个长方形和五个正方形分别与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待学生稍作观察后,将展开图转化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要制作这样的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需要多少纸板?是要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什么呢?紧接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教学至此拉开了对长方体表面积学习的帷幕。
  教学安排依托的理念在反复强调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都有一个与此知识相对应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已有知识系统作为学生认知的基础。无论是从知识的整体性或者是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性都强调要遵循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律,让学生在旧知的复习中感知新知、理解新知、内化新知。让学生较好地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而组织与新知相关的知识的复习,充当“先行组织者”是让学生完整经历学习过程的开始。
  二、掌握课堂,为学生怎样学创设环境
  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有悖的最明显的差异是以老师教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变老师教为学生怎样学是很多老师专业文化水平得到提高的绊脚石。虽然很多老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但却不能把学生怎样学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在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紧接着教学提出的“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问题”一是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二是提出问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目标定向,明确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两个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揭示以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式,呈现为具体的教学环境。不仅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愿望,更是凸显了把学习的时空怎样交给学生的方式和方法。
  三、掌握学生,为学生怎样学开辟“通道”
  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突出的表现为一个趋于优化的教与学流程,这个流程就恰如一个由“此”到“彼”的通道,使学生的学在通道中尽可能畅通无阻,既能够复习已知,夯实基础,表现出新知是旧知的延续和发展;又能够于自然流畅产生链接,揭示课题,新课无痕;既能够在问题的作用下,调整学生思维的方向,又有利于独立探究,获取新的数学信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节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具体的图像直观帮助下,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它的6个面的面积和”,教师紧接学生的回答出示例题1。
  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如下图),
  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并提出:“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求的是什么?”紧接学生的回答提出:“你会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吗?”至此,教学顺利的将学生引入到独立探究学习的状态。
  四、掌握规律,为学生怎样学解决问题
  数学教师都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理解直至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过若干次反复乃至挫折,最后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为了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学习的结束,它只是学生感知、理解学习内容告一个段落,同时也是进一步理解学习,直至掌握运用知识,能够解决问题的开始。所以,接下来,把握课堂教学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收集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反馈信息,并进行恰当的整理:
  (1)0.7×0.4 0.7×0.4 0.7×0.5 0.7×0.5 0.5×0.4 0.5×0.4:;
  (2)0.7×0.4×2 0.7×0.5×2 0.5×0.4×2;
  (3)(0.7×0.4 0.7×0.5 0.5×0.4)×2
  二是要求学生说出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及其依据;
  三是在肯定学生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多解求佳;
  四是及时总结方法;
  五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总结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等于一个面的面积乘6。
  五、掌握整体,为学生怎样学提炼升华
  “做数学”的观点强调要把数学教学与数学运用结合起來,把“静态”的数学知识运用与“动态”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解决问题,一方面体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另一方面以具体的、学生熟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为例组织巩固练习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实际生活中,要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时只需要计算它们五个面或者四个面的面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整体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个深深的启示。数学教学既要凸显课程改革的精髓,把学生的“学”摆在课堂教学重要的位置,着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同时又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技能,并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者于学生的学习,同样举足轻重,不可偏废,唯有教师认真的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精心设计一个既保证学生积极的“学”,又能保证学得有效,学得扎实的认知“通道”,让他们在这个“通道”里经过主动的学、经历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完成认知从调整到构建。一节数学课,就是他们在“通道”里经历的一次智慧的旅行。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达到我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秀丽的目标。我县坚持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百村竞赛”活动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环保创优环境科学发展  一、农村环保工作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实际专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习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本文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讨论了校外实习洒店多专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校外实习洒店,多专业实习管理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编号:XY200938)  
【摘要】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励探究,形成独立思维品质。  【關键词】创新思维激励探究独立思维因材施教融会贯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
【摘要】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学会反思,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拟就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激励手段,学会反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效率 激励 兴趣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
学期初,我接到了本年级教研组的磨课任务,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一课进行研磨。教研组全员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紧扣学段教学目标,创新理念,前后三次进行试讲、修改、重构,最终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设计,一堂比较高效的新授课。  这次的磨课经历让我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获,这其中的滋味有困苦与彷徨,有希望与欣喜。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通过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实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分组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的灵魂,是物理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物理实验是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
摘要:我们提倡的“本色”课堂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高效课堂。我们用简明的教学目标整合三维目标,对教材创生和开发的进行再加工赋予教学内容的简要,简化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自主实践和活动。  关键词: 本色简约高效    新课程改革,在语文老师多年的努力下,在展示了自身魅力的同时,也激活了语文教学课堂,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可谓老师洋洋洒洒,学生依依呀呀,但学到最后往往迷失了自己的教
【摘要】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实现新课程理念向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化,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笔者通过了解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表现情况,探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策略,以期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向前推进。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课程 课堂教学行为 课堂观察 教师教学专业性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9月,贵州省作为
从教十多年,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凭着我的责任心和特有的爱心、细心,深得学生的信任。班级工作井井有条,得心应手。刚开学时的工作陷入了极大的被动的中……令我头痛的是班级中新分一批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如果要给我班学生画个像的话,那就是:闯祸惹事的,作业做不全的。怎么办?放任自流这显然是错误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简单的认为是思想和品德的问题。粗暴的训斥、责骂都非良策。我想人非草木,只要我关注学生、课外多
6月17-19日,我参加了2013年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宁夏赛区选拔活动。来自全区各市县的十三名科学精英,为所有听课老师及学生呈现了一节节特点鲜名,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科学课。我也参与其中,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回顾这十三节课的成功之处,回想平日科学授课情景,感慨颇多。作为科学老师,如何才能上好科学课?科学课应该呈现给学生一些什么?学生通过科学课又能学到什么?以下几点想法,抛砖引玉,仅供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