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7-19日,我参加了2013年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宁夏赛区选拔活动。来自全区各市县的十三名科学精英,为所有听课老师及学生呈现了一节节特点鲜名,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科学课。我也参与其中,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回顾这十三节课的成功之处,回想平日科学授课情景,感慨颇多。作为科学老师,如何才能上好科学课?科学课应该呈现给学生一些什么?学生通过科学课又能学到什么?以下几点想法,抛砖引玉,仅供大家思考。
  一、教师应该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但是,我们总是不放心学生,害怕学生不明白。于是,满堂讲,满堂问,将知识掰得七零八落,再填鸭式的灌给学生……其实,教师所充当的不应是演讲者的角色,应是激励者、促进者、指导者和协调者,我们不能忘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之中,惊喜地发现,所有作课教师自始至终努力贯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问题时,教师们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图让学生参与其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些现象,你总结出什么规律?”开放性的问题将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想的灵动;不论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教师们鼓励学生提出设想,老师配合同学设计、探索、尝试实验,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观察实验中种种现象,启发学生总结概括客观规律,得出普遍的结论;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自主学习各种纷繁复杂的知识,并学以致用……一切的一切,尽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二、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学习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节科学课,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索;学生兴趣索然,被动接受。孰优孰劣,不言自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事半功倍。每位名师都各有高招。
  1、做游戏。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小学车岩岩老师执教《我在哪里》,与同学们做拍手操:“双手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动手动口,了解方位;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参照物,并学会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车老师还设计了游戏《寻找喜羊羊》。参与如此课堂,兴趣高涨。这些小游戏中融入学习内容,关键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还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一箭双雕,一举数得。
  2、做实验。科学课上,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我们总以种种借口,剥夺了学生实验的权利,也扼杀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俗话说:“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学生渴望实验,期待亲身实践。这十三堂课,才是正常的科学课。演示实验、视频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模拟实验……种类齐全;教师、学生齐动手,人人做实验,人人均思考,学生兴之所至,参与率极高。
  3、设置悬念。西方谚语说:“好奇心害死猫。”巧置悬念,激发好奇心,可以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精神。银川市二十一小闻静老师执教《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时,教师出示图片设置悬念:为什么上游河床堆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许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学生满头雾水,眼中充满求知欲望。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已进入“不愤”之境。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利用准备的水瓶、斜坡、沙石土壤等大量器材,进行河流模拟分组实验,同学们再现了河流对土地的作用。通过认真地观察,学生很快地发现:陡坡水流速度快,被流水侵蚀;缓坡水流速度慢,有泥土沉积。上游的土壤和小石头被冲走,留下大石头;中游小石头留下了;土壤却河流带到下游……并得出结论:河流对土地既有侵蚀作用,又有沉积作用。自始至终,学生均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兴趣。悬念,一个好的切入口,成就了一节成功的范例。
  三、课前充分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课堂时间是有效的,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令课堂发挥最大的作用?课前充分的准备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中卫四小周金艳老师执教《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为了做好用稀盐酸鉴别岩石分组实验,周老师不仅精心准备了十组岩石样本,每一组又分一号、二号……五号岩石,并贴标签区别,还拍摄了视频演示实验,详细地演示了实验过程。为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分组实验奠定基础。学生对岩石的生物痕迹、层理、气孔、颗粒等特点有了深刻地认识了解。教师有意识地梯度设计,难度从低到高,由易到难,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动手时间,使其思维有梯度上升,对学生思维训练、动手实践有极大帮助。由于课前功夫下得足,课堂之上,教师教学游刃有余,學生学习轻松惬意,时间利用率极高!
  四、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及时捕捉信息,补充教材不足。
  备教材是每一个老师课前必修课。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老师要善于及时捕捉信息,挖掘教材,拓展教材。银川市十九小学的李进山老师执教《谁先迎来黎明》。为探讨地球自转的方向。他告诉同学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逆时针的!1962年,他发表论文,认为水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水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自转,而美国又处于北半球,所以洗澡水总是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就是“谢皮罗现象”。李老师还引导学生发现河流右岸总是被水侵蚀的比较厉害;物体从楼上落下,比原来的位置稍右;炮弹打出去之后,会向右发生偏转……这些,都很好地佐证了地球自转的方向。
  我执教《谁先迎来黎明》,为了更形象,更生动地突破时差这一难点。我及时捕捉信息,巧妙引用了《俄罗斯高考漏题事件》:“2013年俄罗斯的高考于5月27日拉开了帷幕,但在开考的前夜,却发生了泄题事件……”使学生明白了罪魁祸首竟是时差。让课堂增色不少,也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正确运用时差知识,才能有效指导生活实践。这些课本中没有出现,而生活中却很常见的现象,都被这些有心人整理并熟练运用,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学习的触角延伸向课堂外更广阔的天地。
  这十三节课是成功的,老师们是成功的。他们的成功完美地诠释了“如何教?”“教什么?”他们无疑是我辈楷模。名师之所以是名师,优质课之所以是优质课,并不是他们天生不凡,而是他们后天努力的必然结果。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课前,兢兢业业地备课;上课时,力争语言精练、思路清晰,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课后,认真进行反思,成功之处加以推广,形成风格。不足之处引以为诫,下不为例……他们在专心做教育。正如有人说过,做一名教育者,而不是教书匠。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教育者,他们在教师专业化道路上愈行愈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进、不进取?大家行动起来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沿着名师的足迹前行,成功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农村回族小学的语文教师,心里有的只是纠结,由于这里孩子们的汉语基础比较差,作文教学也成为我语文教学中的一道坎。几年下来,倍感艰辛,学生的作文可以说是雾里看花,一切是那么的空洞、苍白,体会不出一丝的生动……  我苦闷之余,不禁自问:难道农村的回族小孩生活如此单调吗?浓郁的民族风情、淳朴的乡邻、美丽的自然风光,难道这些在他们眼里一无是处吗?“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焦虑之中,
【摘要】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达到我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秀丽的目标。我县坚持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百村竞赛”活动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环保创优环境科学发展  一、农村环保工作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实际专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习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本文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讨论了校外实习洒店多专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校外实习洒店,多专业实习管理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编号:XY200938)  
【摘要】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励探究,形成独立思维品质。  【關键词】创新思维激励探究独立思维因材施教融会贯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
【摘要】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学会反思,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拟就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激励手段,学会反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效率 激励 兴趣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
学期初,我接到了本年级教研组的磨课任务,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一课进行研磨。教研组全员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紧扣学段教学目标,创新理念,前后三次进行试讲、修改、重构,最终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设计,一堂比较高效的新授课。  这次的磨课经历让我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获,这其中的滋味有困苦与彷徨,有希望与欣喜。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通过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实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分组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的灵魂,是物理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物理实验是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
摘要:我们提倡的“本色”课堂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高效课堂。我们用简明的教学目标整合三维目标,对教材创生和开发的进行再加工赋予教学内容的简要,简化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自主实践和活动。  关键词: 本色简约高效    新课程改革,在语文老师多年的努力下,在展示了自身魅力的同时,也激活了语文教学课堂,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可谓老师洋洋洒洒,学生依依呀呀,但学到最后往往迷失了自己的教
【摘要】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实现新课程理念向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化,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笔者通过了解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表现情况,探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策略,以期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向前推进。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课程 课堂教学行为 课堂观察 教师教学专业性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9月,贵州省作为
从教十多年,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凭着我的责任心和特有的爱心、细心,深得学生的信任。班级工作井井有条,得心应手。刚开学时的工作陷入了极大的被动的中……令我头痛的是班级中新分一批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如果要给我班学生画个像的话,那就是:闯祸惹事的,作业做不全的。怎么办?放任自流这显然是错误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简单的认为是思想和品德的问题。粗暴的训斥、责骂都非良策。我想人非草木,只要我关注学生、课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