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习热情 注重学法指导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意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把学习方法的研究作为探讨教学方法的基础,密切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以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两位数除多位数”教学中试商方法的运用为例,谈如何培养学生“乐思善辨”的探索精神,从而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学会学习。
  方法一:“四舍五入”法。如计算576÷18、672÷42,这两道题里的除数18和42中,18比较接近20,而42却比较接近40,这时就可以利用“四舍五入”来试商,即把18看做20,把42看做40来试商,算出的结果是576÷18=32,672÷42=16。
  方法二:“同头无除商八、九”。这种方法是指被除数与除数首位上的数相同(俗称“同头”),但被除数第二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第二位上的数,不够商1(俗称“无除”),那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8或9试商。如239÷26、705÷72,这两道题中的被除数与除数的首位数相同,而且被除数前两位也都比除数小,不够商1,即“同头无除”,这样就能很快在被除数的第三位上面直接商9,如果遇到商9偏大时,再调商8,因为商可能是9或8,所以,这种试商法称作“同头无除商八、九”,或称“商九法”。
  方法三:“除数折半商四、五”。也就是指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与除数的一半十分接近的时候,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4或5试商。如330÷68算式中的除数68的一半是34,被除数的前两数33接近34,且小于34,这时可以直接商4。再如350÷68算式中的除数68的一半是34,被除数的前两数35接近34,且大于34,这时可以直接商5。
  方法四:“取中数试商”法。如790÷26、264÷66,这两道题的除数都比较接近“几十五”,除数26接近25,除数66接近65。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直接用“几十五”来试商,由于原来的除数与“几十五”的差比较小,这样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调商的次数,从而简便算法。人们通常把这里的“几十五”称作“中数”,所以,这种试商法叫做“取中数试商”法。
  方法五:“无除一半直商五”。如133÷26、426÷84,这两道题中的被除数前两位都比除数小,而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正好是除数的“一半”,这时就可以采用“无除一半直商五”的试商方法,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直接商5,这样,就能保证既对又快。
  综上所述,试商要既对又快,关键是方法要灵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介绍的“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而且还要根据题目数字的特征,灵活运用一些特殊的试商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知识。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时,要培养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自圆其说”的习惯,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能力与素质的表现形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使学生具有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学习方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推动学生从具体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到一般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最终领悟一些巧妙方法,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习的兴趣。
  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两位数除法试商歌,可供大家参考:一二丢,八九收,当作整十来试商;“四舍”商大减去一,“五入”商小加上一;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利用中数(几十五)少调商,无除一半直商五;除完不忘做比较,余数必小要记牢。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 226402)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对河南省274所民办幼儿园的运行保障机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在政府保障机制方面,制度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政策执行的不协同。(2)在经费保障机制方面,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资源分配结构的失衡。(3)在教师质量保障机制方面,存在教师准入机制的“无为管理”“无能为力”以及教师权益保障的“有为不足”问题。(4)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方面,存在治理结构不平衡问题。研究者据此建议,要加强有关民办幼
小时候,每当妈妈带她出去,遇到熟人,人们总是说这孩子长得真美。  那个时候,她知道美也是漂亮,遇到这样的夸赞,当然她心里很美。  但妈妈说:“我希望的不仅仅是这些。”  她问:“还有什么?”  妈妈说:“我对你的希望是——美好!”  “美好?”  “对!”  “美,不好吗?”  “好!”  “那美好是?”她忽闪着漂亮的大眼睛,不解地问。  “美好就是比美要好!”妈妈说。  由于她的漂亮的长相,时常
【摘要】本研究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十四个分维度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J省208名应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入职准备现状,并据此对高校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入职准备;学前教育;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
春天到了  天气暖和了  快点出来吧  小花儿,小春笋,小绿叶  快点出来吧  太阳会给你  亲切的问候  春风会送你  美丽的绿衣  春雨会给你  甜甜的露滴  可爱的孩子  快快长吧  这是  太阳春风春雨  给你的祝福  这首诗歌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行文流畅简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极具新意。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作者观察细致,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文章生动活泼,引
但凡进行“三角形的认识”公开课教学时,有一个话题总会引发教师的争论——三角形的稳定性。争论背后反映的是教师认识的差异,或者说是对此问题认识的不确定性。下面,笔者试着通过此文还原 “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及教学改进历程,供大家批判。  一、缘起:什么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一次公开课,一位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做好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框架,用手拉一拉。  师:有什么发现?  生:三角形拉拉不会动,平行四边
平行和平移,都是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学名词。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顺序,即先有平行,才有平移。小学数学尽管需要深入浅出,却不宜违背这一逻辑顺序。  让我们看某现行教材中关于平行直线的定义。  这一段教材,通过移动的门窗、上升的国旗,以及铅笔的水平移动的观察,就说“像这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显然,这是从物体的平移,给直线的平行作定义式的陈述。这样处理,会出现不少问题。  首先,门窗、国旗都是立体或平
世上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英雄,来源是他的《第三交響曲》(英雄)。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贝多芬这个音乐英雄,征服维也纳,靠的不是交响曲,而是奏鸣曲。  那么,什么是奏鸣曲?  奏鸣曲“Sonate”来自拉丁文“Sonare”(发响),源于13世纪,为钢琴或提琴独奏。事实上16世纪之前欧洲所有的器乐都称奏鸣曲,与教堂声乐相对。17世纪出现巴洛克奏鸣曲,主要为三重奏,可分“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这
【摘 要】对比同一教材中同一内容的修订情况,可以让教师进一步明确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实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给教学带来很多有益、重要的启示。为此,教师要认真地研读教材,深入地进行对比分析,深思:变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变?它给教学带来哪些启示?从而深入地理解变化,领悟变化,更好地用好教材,改进教学。  【关键词】操作说明;研究线段;习题增删  对比同一教材中同一内容的修订情况,是一件很有意义且
假期,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爱发脾气的孩子》。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小松鼠、小狗和鹿都养成了乱发脾气的坏习惯。小松鼠和伙伴一起玩,小松鼠把自己的东西吃完了,伙伴们不给他吃,他便哭闹起来。小狗在外婆家认识了很多朋友,当表妹吃了他的面包,他就哭着要她赔,朋友们看到他这样乱生气就都走了。小鹿过生日,他邀请了小猪和小羊来家里玩。小猪一不小心把他的玩具火车弄坏了,小鹿很生氣对他们说话,这样,小羊和小猪就都
【摘 要】通过评价改革引领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是有效路径之一。教师把教材习题作试题化改编,可以有效达到培养学生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学力水平。通过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并结合区域教学改革实际,可以提炼出以下三点行之有效的策略:1.将检测知识技能向考察过程理解转换,让学生经历完整学习过程;2.保留教材习题原型或踪影,引导学生建立关联理解;3.实施项目制命题改革,帮助学生整体构建认知。实践证明,以教材习题试题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