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 阅读立人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以载道,文学就是人学。文学阅读的终极目标应是提升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文章从理论上论述了在阅读教学应树立“立人”为终极目标的观点,阐述了阅读教学所达到的丰富中职生情感、提高中职生品位、健全中职生人格的“立人”目标。
   关键词:立人 阅读教学 终极目标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创作与阅读的终极目标应是提升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因此,文以载道,职教语文阅读教学应以“立人”为终极目标,这是由阅读教学的特性决定的,笔者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论述:
   一.树立“阅读立人”的目标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者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鲁迅提出不但要“立国”,还要“立人”,以保证让每个人的个体精神自由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用鲁迅当年的说法,把今天的教育改革所要建立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
   1.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统一的需要
   优秀语文教师程红兵主张语文的“人格教育”,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考察:一是终极目标,一是具体目标。阅读教学的终极价值应以文本和教者为中介,全面地挖掘并提升人自由发展的潜能,关怀人的总体的教育生成,即知、情、意全生命的活生生的生成与发展。所以说,“阅读立人”的目标永远是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统一的需要。
   2.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需要
   《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家钱梦龙提出“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重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中职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着眼于培养中职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趣味等等。正是这种“统一”,赋予语文这种“工具”以特有的人文内涵。所以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在人文关照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与工具性相统一的人文性。树立“阅读立人”的目标,正是二者的统一的需要,只有这样,才使阅读教学呈现出特别丰富的色彩和独立的魅力。
   3.教书育人和社会发展统一的需要
   人所皆知,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也是十分有限的。世界上已经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累积,但战争还是频繁爆发,专制暴君总是在出现。限制社会的腐败、人性的堕落的主要责任,也不是依靠文学来承担的。但是,不能因为文学拯救不了社会,而放弃文学改造社会,改善人性的追求。我们语文教师更不能放弃阅读教书育人这块阵地,不能只讲工具性、技巧性与趣味性。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在阅读教学中“立人”的品德与能力,这是教书育人和社会发展统一的需要。
   二.树立“阅读立人”的目标观的实践
   笔者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为对象,在职教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立人”的目标,谈谈具体做法,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1.“立人”前提——去伪存精
   鲁迅告诫过教育工作者,不能搞“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样读的结果不仅“倒胃口”,而且大有可能使人成为“畸人”。要想真正提高中职生的精神品质,必须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去滋养他们。
   阅读教学分课内与课外两种形式,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与拓展。虽然我们职业学校有统编教材,有地方教材,这些教材都尽可能地选编了能代表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名作经典,但我们无法回避的是,中职生处于受商业利益驱使宣扬声色犬马的庸俗文化的包围圈中,如果听任中职生搞快餐式的阅读,一定会影响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借交流活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古往今来,一个没有名著诞生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不读名著、不懂本民族文学的人,他的文化素质肯定是不健全的。所以我们要让中职生选择与李白、杜甫鲁迅、郭沫若、茅盾,读巴金、曹禺、老舍等同行,选择与“三国”“红楼”“聊斋”“西游”等同伴,并且要引导中职生通过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勾通,让年轻学子的心灵久经文学情感的浸润和艺术营养的浇灌,在乐于读书中增强语感,培植悟性,体味文章精妙旨趣,使他们具备更多的文学素养,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因此,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正确选择和指导中职生正确选择文本是通过课外阅读实现立人目标的前提,绝不可掉以轻心,决不能让中职生在庸俗文化的荒原中迷失方向。
   2.“立人”的基础——沉浸其中
   形象大于思想。文学作品是通过故事、人物、意象等对读者发生作用的,而语文教师就喜欢省去学生用心感知文本这一极重要的环节,总是急不可耐地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这种阅读教学行为阻碍了学生进入文本营造的艺术世界的步伐,剥夺了中职生在感动中完善精神世界的许多机会,忘记了“美存在的理由就是美本身”。语文教师要给中职生自主阅读的时间,指导中职生感性阅读,教导中职生沉浸到文本中去,体验他们的境遇、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文本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正如王国维所说:“入乎其中,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乎其中是文学阅读的基本要求,它也是出乎其外即文学分析的基础。
   真正的入乎其中,就是“置身于这个想象的世界,也就是以现场观察者的身分去体验这个世界,成为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愿意和其中的人物结交朋友,并能像对待一位朋友的行为和痛苦那样,怀着同情心去参与这个想象世界的事件。”学会进入奇异的艺术世界的“现实”,在这个“现实”中感受喜怒哀乐,获得平时没有触及的心灵深处的满足。
   雖然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染力有不同,但语文教师必须忠告引导中职生学会完全沉浸在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内,让作品左右自己的情感,让作品满足自己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在需要,在不断的感动中形成抵制假丑恶,追求真善美的美好人性。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渗透传统文化,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切实保障高职学生未来的教育事业,高职语文教师应该强化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详细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并提出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路径,从而在切实保障高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充分掌握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力,为未来的小学教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语文教学 渗透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用来越重视,在小学生们的学习课堂上,语文一直是学生们学科中比较重要的科目,同时语文学科的正常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们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们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通过为小学生们创设出想象力,帮助小学生们营造出舒适、和谐的语文授课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
内容摘要: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深知文学殿堂的特性,厚重博大、飘逸灵动、浪漫唯美,要想让一个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持续热爱读书,痴迷读书,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载体是不可能长久的。因此,采取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能够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活动   孩子的语文生涯越丰富,获得的感受与体验就越深切,语文素养就越深厚,这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就要懂
内容摘要:插图是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从2019年秋季开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陆续投入使用,新选编的插图也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数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着眼于插图的选编特色和美育作用,探索插图的美育策略,解决插图与审美教育脱离,使用方式单一化的问题。以期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表
内容摘要:乡土文化是乡土作文的基本素材,乡土作文是对乡土文化的认知、理解与传播。引导学生走进家庭、学校、社会,观察、感知、理解乡土文化,从大量的素材中摄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不拘形式地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从而提升作文水平。   关键词:乡土文化 挖掘 乡土作文 案例   写作是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着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加强关注这一点,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以便更好的应对核心素养培养对自身教学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阅读教学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 阅读教学 影响   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
内容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目标是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有一定区别,在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沟通与写作这门课对提高学生沟通能力与写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沟通与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四阶段(7至9年级)时初中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名著。虽然是分步走,也着实让不少教师心有余力不足,学生更是赶着鸭子上架,甚至无招架之力。而群文阅读的兴起与不断创新,有力打破了这一尴尬境地,让学生阅读交流和阅读享受游刃有余,极大提升了学生阅读素养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阅读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在积极的探索和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针对学生恐惧写作、作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教师需要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真正促进作文教学的新发展。微写作是当代创新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尝试将微写作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提升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微写作
内容摘要:情境教学创设下的课堂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所学文本中,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以部编版二年级上《日月潭》的教学为例,从创设图画情境、创设表演情境、创设语言情境实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关键词:情境教学 教学设计 实施策略   李吉林在《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一文中提出,“情境教学是创设典型场景,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