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唐卡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卡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凝结了无数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心血,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由于历史久远,唐卡的确切起源无法考证。传说“法王”松赞干布一次获得神示,利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第一幅唐卡——白拉姆画像,后来果竹西活佛将这幅唐卡藏入白拉姆神像腹内。这幅唐卡是否存世我们不得而知,传说也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有证可查的是在卡诺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藏族的绘画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在吐蕃王朝时期日臻完善。随着佛教在我国藏族聚集区的受众越来越多,这种外来宗教文化也不断地融合当地艺术以便更好地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藏族传统的绘画来塑造佛的形象,并且在原有的异域文化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绘画题材、色调风格、工艺技法等方面使其具有更鲜明的藏族特点、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更浓郁的宗教色彩。鲜艳明亮的唐卡用色彩描绘出佛的神圣世界,传统颜料中混合了珍贵的矿物宝石比如:金、银、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珍珠、玛瑙等,以及自然植物如:藏红花、大黄、蓝靛等。这些天然的颜料不仅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动植物形象生动饱满、色泽明艳,也使这些珍贵的唐卡即使经历几百年岁月的冲蚀,仍能保持色泽明亮。唐卡的内容反映了藏族的创世故事、民族的起源、藏医药学、天文历法、文学戏剧、量理学和民间故事,而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在罗桑嘉措以前都是民间手工艺人个人将零散的作品作为功德供奉给寺庙,从五世达赖起,成立了相当于画院的机构,唐卡创作进入了专门化创作时期。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成立了“拉日白吉社”,也就是官方性质的画院。这一举措大大推动了唐卡艺术向前发展。唐卡绘制也随着技法的不同而逐渐出现许多流派,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样式,起初热贡唐卡是这些流派中并不显眼的一支地方性流派。
  十五世纪初,热贡艺术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隆务河畔,藏语中“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它被称为是藏民族文化的原生地。现在热贡是一个多民族小聚集、大散居的区域,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的空间十分广阔。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七世纪时,就有吐蕃军队在隆务河畔戍边驻守。公元十世纪后,藏传佛教后弘期,路弘法的主要发祥地就在热贡地区,所以藏传佛教中各教派在热贡地区留下了许多的寺院和庙宇。公元十四世纪后,热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建成,后来以隆务寺为中心,隆务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子寺,热贡地区也出现了“头人一庙堂、一家一佛殿”的盛况。在这种时代的艺术背景下,热贡唐卡艺术也随之兴盛起来,热贡地区培养出在藏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的佛像绘塑艺术传承队伍,他们不仅总结和改进青海本地的民间艺术,而且这支队伍四处作画,同时学习、借鉴、吸收敦煌壁画、西藏绘画艺术和国外的类似作品中的艺术养料,因而艺人绘画技艺日臻娴熟,热贡唐卡的影响日益广泛。他们的足迹遍及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甚至国外的泰国、蒙古、印度等国,给这些地方留下了恒河沙数的精美艺术品,赢得了很高的赞誉。这群来自神秘热贡地区的艺人被当地人称为“热贡拉索”。到了80年代,热贡地区形成了以四寨子为中心,“家家从艺、人人作画”的隆务河流域新格局。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民间艺术家积极努力之下,从事热贡艺术的队伍不断壮大、艺术佳作不断涌现。出现了中国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以及之后技艺精湛的斗尕、启加、西合道、更登达吉、宗者拉杰等工艺美术大师。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院校及收藏家们争相收藏这些大师的作品。热贡唐卡所蕴涵的宗教、民族民俗、艺术审美等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了76个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热贡唐卡在内的“热贡艺术”就名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如下:
  莲花生,梵语音译为巴特玛萨木巴瓦,印度僧人,建立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要人物,西藏密宗红教开山祖师,常被尊称为大师、大士、咕噜仁波切(意即上师仁波切)等。八世纪后半期因藏王赤松德赞邀请,前往西藏弘法,他一路降妖伏魔,今西藏众多鬼怪皈依密教。莲花生的形象常见的是双腿结跏趺坐,头戴红色带边沿的帽子。左手拿骷髅碗,置于双膝上,右手持金刚杵置胸前,左手腕还夹有一根人骷髅杖。画作将他的神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嘴角有两绺上翘的胡须,表情威严沉静,有印度人的特征。全身衣着几乎都是红色。另外,他还有忿怒、双身等八九种形象。
  白度母,藏名音译卓玛嘎尔姆,“长寿三尊之一”。因佛母面、手、脚共有七目,所以又称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目观六道众生。装扮基本与绿度母一致。只是姿势略有不同,她双腿盘起,左手置于胸前,右手结施与印,手中又各持一朵乌巴拉花,花朵开在两肩上。白度母不仅慈悲貌美,着装华丽,身姿优雅,最为动人之处是佛母脂玉般肌肤所衬托的那张圆融面相,黛眉垂目、润口朱唇间透出一种脉脉含情的笑意,静穆中带着一丝柔媚。这种带有世俗情感寄托的尊像,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让信徒们对于这位身有七眼的佛母能带给众生安乐吉祥更是深信不疑。白度母又称多罗观世音, 为藏密二十一度母之一,是观世音菩萨化现的。白度母身色洁白,坦胸露腹,头戴花蔓冠,右手膝前结施愿印,左手当胸以三宝印捻乌巴拉花,双足金刚跏趺坐于莲花月轮上。画作金色作底,光彩夺目,使得整幅画面富丽堂皇,达到了很强的装饰效果。
  绿度母即观世音菩萨之化身,为二十一度母之主尊。绿度母身呈绿色,其形象为头戴花蔓冠,乌法挽髻,双耳坠着大环。穿丽质天衣,上身袒露,颈部挂珠宝璎珞。左脚跏趺坐姿,右脚踩在盛开的莲花上,手持乌巴拉花,花茎曲蔓至耳际。画作将其胸前描绘得极为精美细腻。
  所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地域特征。这些珍贵民族文化精粹需要我们加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主要有三种保护方式,即“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所谓生产性保护就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部分项目作为产业。目前,热贡艺术就是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为目标努力实现唐卡的可持续性发展。   想要保护热贡唐卡首先应当加深人们对热贡唐卡的了解。由当地政府出资兴建热贡艺术馆,博物馆。并成立青海热贡艺术协会,在全国各地展出青海地区民间艺人制作的热贡唐卡艺术佳作。当地及周边的中小学校开设热贡艺术相关课程,邀请专家学者编写热贡艺术学习的简易教材。比如: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院校都开设有热贡艺术专业课。
  其次是改变唐卡技艺传承方式。自古以来,热贡唐卡艺术被围在寺院庙宇的围墙内,神秘而遥远,若要学习唐卡技艺,先要从小进寺院当喇嘛,一边奉佛一边学习技艺,热贡唐卡艺术也仅能为寺院服务。但现如今,掌握在藏传佛教寺院僧人和少数民间工匠手中的热贡艺术技术,走进了中小学的学校课堂,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受到热贡艺术文化的熏陶,也使这门民族艺术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老一辈的唐卡艺人,手艺讲究“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到黄南地区拜师学艺,汉族的徒弟屡见不鲜,很多人之前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吾屯的更登已经收了2个女徒弟,他是唐卡艺人中第一个收女徒弟的。据统计,目前青海同仁地区注册的唐卡画师已达到2000多人,从同仁地区的情况可以看出,热贡唐卡艺术的发展已取得了较大成绩。
  最后是热贡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通过包装再生产转化为文化产品,使热贡唐卡的生产、流通、销售趋于产业化,让热贡唐卡进入大众的视野,引起人们对热贡唐卡的关注,进一步加强对它的保护,并能实现传统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的目的。目前,热贡唐卡的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经营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公司+农户”的模式。最典型的就是青海热贡画院,画院的成立集中了丰富人力资源,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创新的技艺为公司所用,又能通过多样的营销策略增加唐卡的艺术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使得热贡唐卡能够远销国内外。
  但是和其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热贡唐卡艺术也面临着为方便生产而导致的内容简化、工艺技法趋向速成、创作意识被市场左右等现实问题,同时优秀艺人断层、艺术精品匮乏、绝活技艺濒临失传、矿物质颜料及其调配技艺仅有几人掌握甚至已经失传等问题也局限着热贡唐卡艺术在新时期的良性传承和发展。
  为了使唐卡艺术得到良好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必须加强青海热贡艺术协会对市场的管理,对粗制滥造的唐卡进行整治,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组织专家队伍定期对民间的画师进行考评及资格认证,促进唐卡产品质量的提升。二、政府应当设立热贡艺术专项基金,用于资助热贡艺术的普查、保护、传播,扶持濒危的唐卡艺术流派等。三、发展唐卡的相关创意设计企业和部门,有利于提升唐卡产业的设计能力,提高唐卡作为商品的艺术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产生更多的效益。四、注重企业文化营销,因为在唐卡的消费过程中,不仅仅是商品的买卖,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所以应当树立明确的品牌形象,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总而言之,热贡的唐卡艺术,在藏族固有的绘画艺术根基上,通过吸收国内外艺术元素逐渐成长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千百年来独特厚重的藏文化在历史中积累出的重要产物,它的兴衰与藏传佛教紧密相连,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对藏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能弘扬优秀的藏族文化,更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若想要让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生命力,在新时代中仍然能保持活力,需要社会各界多方努力,才能实现热贡唐卡这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忠俊.论唐卡的审美[J].艺术科技,2013年04期.
  [2]吕霞.热贡唐卡及其技艺传承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
  [3]卡毛措.论市场经济语境下的热贡唐卡[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
  [4]祁进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思路——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为个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作者单位:青海省馨庐文物管理所)
其他文献
作为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要有一颗爱心、信心、热心、公平之心,更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所谓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备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自我发展,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
《创业史》中有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分别是梁生宝和梁三老汉,这两个人都非常有代表性,但是梁三老汉具有更高的审美艺术价值.本文对《创业史》中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进行了
出口退税政策是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经济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制约进出口总量平衡、体现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出口退税政策也被作为一种税
本文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理论入手,经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探讨她在《海浪》的叙事过程中所体现的空间并置和整体空间化,即作者摒弃传统的时间和因果顺序,致力于将
写给困惑的一代:一本送给80后、90后的修心启蒙书据调查,当下的中国有八成20至35岁的年轻人因工作、婚恋、人际交往中的压力,而长期被焦虑、郁闷、烦躁等不良情绪所困扰。近
发掘最佳产地从源头引进“非一般”水果山姆水果之所以受到顾客的喜爱,是因为无论是品种分级、产区挑选、产品采摘,还是储存、冷链配送以及最终包装出售,山姆在每个环节严格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在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的穿插挪让中,蕴含着一种和谐之美。倘若笔顺一旦出现错误,则和谐之美亦不复存在。本课题从“喜欢就是动
随着世界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文化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值得社会实践与探索.我国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长篇处女作《无声告白》时一部反映异国文化差异的现实题材小说,深受美国人欢
问题的提出rn在职业教育领域,作为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