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今年48岁,失眠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吃了药能睡着,用药一段时间后效果就不好了,睡着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是为什么? 江苏 刘女士 刘女士: 这种情况可能是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1.患者出现耐药。治疗失眠长期使用安眠药,患者对药物越来越不敏感,从而导致药效逐渐下降。2.患者病情发展。工作劳累、情绪变化、季节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患者病情波动,也会表现为药效下降。 治疗失眠不能只使用安眠药,要标本兼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今年48岁,失眠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吃了药能睡着,用药一段时间后效果就不好了,睡着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是为什么?
江苏 刘女士
刘女士:
这种情况可能是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1.患者出现耐药。治疗失眠长期使用安眠药,患者对药物越来越不敏感,从而导致药效逐渐下降。2.患者病情发展。工作劳累、情绪变化、季节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患者病情波动,也会表现为药效下降。
治疗失眠不能只使用安眠药,要标本兼治,也就是在使用安眠药改善失眠症状的同时,还要使用调节神经、抗焦虑等药物治疗引起失眠的原因。这样长期有规划地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睡眠问题,安眠药才能逐渐减量至最终完全停药。
很多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在失眠症状好转后,就自行减少药量或者吃两天停两天药,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有些药物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一些传统的镇静安眠药,如安定、氯硝安定、舒樂安定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智力减退。但很多文献研究显示,失眠本身也有很多副作用,如记忆力减退、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心率增快、多汗、月经不调等,这些副作用可能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所以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如果吃药后失眠好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服药量,但一般不建议患者自行突然停药,这可能会导致失眠再次加重。另外,抗焦虑药物一般要求患者按疗程服用,以保证疗效、减少复发,不能一看到失眠症状好转就停药。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宁
其他文献
桂玫代茶饮治胃寒 桂花、玫瑰花各3克,开水冲泡饮服,每日2~3次,连服5~7天。对胃炎、胃溃疡证属胃寒者引起胃痛、反酸等有效。 山东东营 曲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胃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其表现是以胃脘疼痛,受寒胃痛加重,得温痛减,呕吐清涎等为主证。 桂花(木樨花)性温味辛,入肺、大肠经,可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
验方:四参定悸汤 出处:当代上海名老中医张镜人四参饮和古方安神定志丸加减而成。 组成:太子参、生百合、回心草、生龙齿各30克,丹参、苦参、茯苓神、远志各15克,南(北)沙参、郁金、炒枣仁、节菖蒲、绿萼梅各12克,生甘草6克,莲子心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安神定悸。 主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早搏、阵发性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速等辨证属于气阴两虚、
“我特别爱吃苹果,但每次咬苹果就会留下一些血渍,请问医生这是为什么?”在长沙市口腔医院友谊路院牙周黏膜科,前来咨询的李女士这样问医生。该科副主任医师马飞回答说,这是牙龈在“求救”了。 马飞介绍,牙龈出血是牙周组织炎症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征。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菌斑在牙龈线上积聚,随后引发牙龈炎,但可逆转、可预防。菌斑若不清除,将逐渐变硬,成为牙结石,致使出血增加,形成牙龈及
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医疗资源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社会办医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办医也面临着人才、审批、医保定点纳入、融资、税费等方面的“制掣”。 近日,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立足社会办医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巩固和加强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简化审批服务等6个方面入手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两种。通俗来讲:一种是血管破了出血;一种是血管堵了缺血。 哪些人易患腦中风?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胡志兵介绍,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中1条或多条的人易患中风,且随着符合的条数增多,中风的风险越高:1.高血压;2.糖尿病;3.心脏病(房颤、心瓣膜病、心肌梗死等);4.血脂异常(高脂血症);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6.吸烟;7.酗酒
我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认为老人更有智慧,能做出更好的决定。但近年来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金融产品上当受骗的案例层出不穷,这让人感觉老年人似乎很糊涂。老年人的决策力是不是比较弱?又该如何提升? 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一个“个体-情境匹配度”理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介绍,这是指单从人格一个角度来评价一个人并不全面,还要探讨环境对其影响,当人格与环境相匹配时,其行为才是最优的。
对于糖尿病防治的“5架马车”,很多患者都耳熟能详,它最早是我院(北京协和医院)向红丁教授提出的,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这些是糖尿病防治的基石。我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应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两架“马车”,这样能更好地预防、管理糖尿病,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面,我就来详细谈谈营养支持。 现代营养已从以前的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从能量平衡向细
“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你但凡有一点像我,就不会这么没用!”“看看周围,就属你最差”…… 长期的语言攻击会和体罚一样,在孩子心中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我就是父母口中的人”。又笨又坏,随着一次次的攻击,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认知,成为他们言行中无形的准则。而且,被吼大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会不由自主地退缩逃避、失去思考的能力,随后陷入自责、懊悔的负面情绪中。 虽然父母相比孩子是更加成熟的个体,但
我国古代早就有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研究,称其为“消渴症”。早在约公元前722年《黄帝内经》上就有记载“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比西方对糖尿病的报道要早一千多年。然而,国人对糖尿病的控制并不令人满意。2013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就达10.4%,由此可推测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14亿,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到退休时往往会出现不一样的心态,如有些人能正确对待退休,早已计划好退休后的生活;有些人则眷恋工作,不愿意离开工作岗位,对退休生活缺乏兴奋点,往往退休后容易出现急躁、坐立不安等情况。能正确对待退休的人自然不必为他们操心,可让其尽可能去享受人生的美好,而不適应者的确需要关心和引导。 培养健康的爱好 工作时忙碌事业,很多爱好可能无暇顾及。退休后有大把时间重拾这些兴趣爱好,比如养花、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