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本成就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梦想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t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对于图画书有着出自本能的喜欢。绘本中精美的封面、生动的故事、鲜艳的画面、有趣的形象,无不契合了孩子对于美好世界的所有想象。在图文并茂的绘本中,孩子们找到了专属于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仅如此,绘本在吸引孩子们阅读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图画间预留的大量空白,让孩子们在尽情想象的同时,更希望用自己的语言将它填满;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添上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强烈的阅读感悟,让孩子们不吐不快,写话也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 走进绘本,发掘资源
  1. 提供内容。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米’就是学生为之苦恼的“写什么”,写话没有素材,正如做饭缺少了米,拥有再高超的技巧也无济于事。如今,“米”已经捧在他们的手里——绘本。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无穷无尽的话题。通过绘本故事交流,学生更加积极、主动,逐渐摆脱了写话课上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从绘本中提炼出的素材,让学生找到了写话和现实的契合点:《我有友情要出租》,原来友情这么重要,那么,我有哪些好朋友呢?《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兔子和小兔子表达爱的方式好奇特啊,我该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蚯蚓日记》,蚯蚓的生活中怎么那么多好玩的事啊,我也想把我的每一天记录下来……在美丽又快乐的图文旅行中,学生的表达欲望喷薄而出。
  2. 丰富感受。低年级学生缺乏对于事物的感悟力,这一点可以借助绘本来弥补。绘本善于在浅显的故事中阐述深邃的道理,让学生从故事中有所领悟,有所启发。比如绘本《彩虹的尽头》,为了寻找彩虹尽头的“宝贝”,两个小伙伴踏上了征途。在寻找的过程中,却发现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宝贝:松鼠的宝贝是它喜爱的松果;熊爷爷的宝贝是它的回忆;鸭妈妈的宝贝是它的孩子……两个小伙伴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贝——真挚的友谊。把深邃的道理融入简单的故事,让读者自己随着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步步地去发现、去体会,最后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去体悟,这就是绘本的力量。
  二、 善用绘本资源,探寻写话训练形式
  1. 从仿写迈进写话之门。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仿写无疑是写话的“必经之路”。绘本中的语言往往非常简练,却蕴含着一定的语言规律,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有序、规范地说,更让他们愿意表达、乐于表达。
  记得之前的写话课上,让学生写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的爸爸,大多数学生都无话可说,或言之无物。当接触到《我爸爸》这一绘本时,“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面对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句子,学生一下子迸发出了无限的灵感,争先恐后地写出了自己眼中的爸爸:
  “我的爸爸像松树一样挺拔。”
  “我的爸爸像熊一样强壮。”
  “我爸爸的胡子茬儿像仙人掌的刺一样扎人。”
  ……
  学生的创作童稚、可爱,生动无比,在绘本句式的仿写中,他们都找到了喜欢的表达方式,更加体会到了写话的快乐。
  2. 用补白拓宽写话之路。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舍去了很多繁琐的叙述,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生动的图画间,那些欲言又止的空白,让同学们尽情想象,为这些言简意浓之处进行补充,使之更加丰满。如陆锦华老师在执教《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写话课时,他充分挖掘图画背后藏着的故事,引导学生用顺口溜的形式,把绘本中没有提到的狐狸的遭遇描述出来。学生想象的阀门一旦打开,有趣的文字就从他们的笔下奔涌而出。将绘本原先的文字和学生的创作稍加整合,就成了一首妙趣横生的小诗。
  3. 在续编中锻炼写话能力。绘本故事短小精悍。有时候,故事虽已读完,却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精彩之处的戛然而止,让同学们忍不住想给故事续个“尾巴”。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爸爸焦尼从很远的地方坐车回来了,他很久没回来,所以也好久没看到儿子蒂姆了。短暂的相聚,结尾处爸爸又坐车离去,留下充满期待的蒂姆!最终,故事并没有告诉我们爸爸去了哪里,没有告诉我们爸爸为什么要离开。故事停在这一刻,学生立刻都产生了续编故事的冲动,有了刚刚的阅读体验,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一个个精彩的续编故事诞生了:
  “原来,爸爸在城市里找了一份工作。过了不久,就把蒂姆接到了城里。从此,他们一起幸福地生活着。”
  “爸爸走了,伤心的蒂姆做了一个梦,他梦见爸爸又回来了,而且永远陪着他。梦醒后,爸爸真的回来了。”
  “爸爸匆匆忙忙跑进了火车里,蒂姆哭了,妈妈把蒂姆带回了家。蒂姆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爸爸。”
  明明已经离开了的爸爸,却被天真无邪的学生们的笔“拉”了回来。绘本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情境,只要学生愿意,故事的结局便掌握在他们手中。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接收的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提出参考性的建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
目的 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6例为研究时象,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和具体病情分析其急诊抢救护理方
目的 观察联合内外减压法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同事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才1个月,家长已被老师传唤两次,电话批评3次;孩子当着全班同学挨批2次、被老师撕毁作业1次,叫办公室批评2次,操场上罚站1次。原因是孩子写字不好看,页面不整洁。孩子天生是“左撇子”,幼儿园时,已纠正为右手写字,比起其他同学写字固然有速度慢、欠美观的问题,但孩子在努力,家长在敦促。教师如此的批评和呵斥,使孩子开始恐惧上学,特别惧怕上语文课。每天上学前,孩子都要问家长:“今天语文
滚雪球读书法,实现海量阅读  我倡导滚雪球读书法。滚雪球,起始阶段雪球很小很小。滚雪球读书法,要求起步阶段像滚雪球那样,读的量比较小,也许每天只读100—300个字左右;对于那些有生字障碍的孩子,家长可以领读,孩子读正确以后,放手让孩子自己读;注意,起步阶段一定要放声读,反复读。这样越读越轻松,越读越熟练,越读越顺口,把生字读成熟字,孩子感到读书毫无困难,逐渐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喜欢上读书。
一、 从培养学生的字感入手  指导学生识字时,不仅要让学生把字记住,更应该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美,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1. 字感从体会汉字之美开始。如“川”字,只有三笔,笔画虽少,却把河流那种流动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笔的不同之处,结合河流图,通过河流水势的起伏,感受“川”字三笔布局的精妙,体味汉字造字的独特。  2. 字感
一、选景——给词中“景”一个独特的视角古人词中的景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甚至是自己情操的寄托,因此,进入词中的景都有其特别的韵致,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在这首短短的27字
写作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写作的过程既是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表达能力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写作目标中,都强调学生在写作时,要善于从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获得个性化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表达独特体验,提高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个性呢?  一、 从观察中积累个性素材  采用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通过观察,使学生积累多种多样
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轻松起步、愉快习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 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的想象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强概括性与逻辑性,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分。而学生的想象活动又离不开语言的调节,并以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也越有情境。因此,习作教学要通过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