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这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意在以小说阅读指导为切入点,来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阅读潜能,进而提高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小说;指导;阅读潜能
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如何提高?这一直是一个持续探讨和争议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由地翱翔在课外语文阅读的天空中。但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让这样的“理想”变成了“幻想”。因此,要想真正地解决这一阅读的问题,前提就是扭转教学观念,转变“以高考为本”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培养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变成了指导者、旁观者,教师的任务就是从旁观察、指导、协助学生挖掘其潜能。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小说中所折射出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现象的浓缩,因此,指导阅读应该从小说开始。
一、课内重视提升学生阅读的速度
认真阅读小说“提示”,可以提升阅读的速度和培养小说阅读的快速定向能力。通过《短篇小说欣赏》教学实践,在对小说课文“单元导语”“阅读提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归纳后,我发现“单元导语”主要是从宏观角度介绍古今中外短篇小说的不同特点,并介绍本单元各篇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而“阅读提示”则是从微观角度简单介绍本篇小说形象塑造、语言风格或技法运用方面的突出特点或成就,并且每篇“阅读提示”末尾都有鉴赏小说的“思考提示”。“思考提示”主要涉及以下几项内容:①主题探究。如《小径分岔的花园》中的“请在阅读中体会‘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多重含义”。②形象分析。如《一个文官的死》中的“请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的典型性”。③技法(包括情节构思、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赏析。如《哦,香雪》中的“体会小说营造抒情效果的手法”。④语言鉴赏。如《哦,香雪》中的“注意小说对‘铅笔盒’、‘火车’等细节的描写”。
通过对“导语”“提示”内容的挖掘,可以很快确定文章学习的重点,快速定向,提高阅读的效率。所以,教师必须强调“导语”“提示”的重要性。学生在长期的仔细阅读“导语”“提示”的过程中,大多能无形中形成一种思维习惯。
二、课外重视提升学生阅读的鉴赏能力
课外扩展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种很好的补充与延伸,指导学生阅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而不是为阅读而阅读。那么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该如何去指导,才能有效地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有所提升呢?
1.选择佳作
课外阅读的主动权虽然是交给了学生,但是并非是让学生毫无目的地、随意地去读,而是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推荐下,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去阅读,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可以定期从小说报刊中精选出一些文本,向学生推介。数量不求多,每周两三篇短篇,每月一篇中篇,每学期一篇长篇也就行了。
2.主导学生阅读方向
读,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在读完之后,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学生展现出阅读的感悟,然后在互相的交流中促进提高。教师可以不定期组织主题讨论或演讲,比如“讲故事”“我最喜欢(或讨厌)的故事人物”“小说与现实”等。通过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地去思考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相关的问题。
3.注重读书笔记的功效
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读书笔记的功效是不能忽视的。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理解能力。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具体语境中的词、句进行理解,领会其妙处及美感,特别是要注重对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2)分析归纳能力。这是较高层次的一种能力,它要求学生在阅读了故事情节后,能很快抓住人物,获取有用信息,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修辞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许会对小说中某些描写性(包括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的句子印象深刻,并摘抄下来。这时,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思考分析描写精彩的原因,让学生的读书笔记由摘抄过渡到分析。
(4)鉴赏评价能力。这是阅读中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就一篇小说而言,可鉴赏的方面很多,利用课外素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此能力,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说作为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主要材料,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有着重要作用。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其潜能,与高考阅读能力互相契合,既可解救学生跳出“题海”,还可培养学生较强的现代文阅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伍学明.教学更需要预设[J].中学语文教学,2006(8).
[2] 孙建平.关于如何解读文本的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2004(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高中;小说;指导;阅读潜能
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如何提高?这一直是一个持续探讨和争议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由地翱翔在课外语文阅读的天空中。但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让这样的“理想”变成了“幻想”。因此,要想真正地解决这一阅读的问题,前提就是扭转教学观念,转变“以高考为本”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培养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变成了指导者、旁观者,教师的任务就是从旁观察、指导、协助学生挖掘其潜能。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小说中所折射出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现象的浓缩,因此,指导阅读应该从小说开始。
一、课内重视提升学生阅读的速度
认真阅读小说“提示”,可以提升阅读的速度和培养小说阅读的快速定向能力。通过《短篇小说欣赏》教学实践,在对小说课文“单元导语”“阅读提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归纳后,我发现“单元导语”主要是从宏观角度介绍古今中外短篇小说的不同特点,并介绍本单元各篇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而“阅读提示”则是从微观角度简单介绍本篇小说形象塑造、语言风格或技法运用方面的突出特点或成就,并且每篇“阅读提示”末尾都有鉴赏小说的“思考提示”。“思考提示”主要涉及以下几项内容:①主题探究。如《小径分岔的花园》中的“请在阅读中体会‘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多重含义”。②形象分析。如《一个文官的死》中的“请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的典型性”。③技法(包括情节构思、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赏析。如《哦,香雪》中的“体会小说营造抒情效果的手法”。④语言鉴赏。如《哦,香雪》中的“注意小说对‘铅笔盒’、‘火车’等细节的描写”。
通过对“导语”“提示”内容的挖掘,可以很快确定文章学习的重点,快速定向,提高阅读的效率。所以,教师必须强调“导语”“提示”的重要性。学生在长期的仔细阅读“导语”“提示”的过程中,大多能无形中形成一种思维习惯。
二、课外重视提升学生阅读的鉴赏能力
课外扩展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种很好的补充与延伸,指导学生阅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而不是为阅读而阅读。那么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该如何去指导,才能有效地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有所提升呢?
1.选择佳作
课外阅读的主动权虽然是交给了学生,但是并非是让学生毫无目的地、随意地去读,而是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推荐下,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去阅读,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可以定期从小说报刊中精选出一些文本,向学生推介。数量不求多,每周两三篇短篇,每月一篇中篇,每学期一篇长篇也就行了。
2.主导学生阅读方向
读,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在读完之后,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学生展现出阅读的感悟,然后在互相的交流中促进提高。教师可以不定期组织主题讨论或演讲,比如“讲故事”“我最喜欢(或讨厌)的故事人物”“小说与现实”等。通过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地去思考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相关的问题。
3.注重读书笔记的功效
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读书笔记的功效是不能忽视的。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理解能力。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具体语境中的词、句进行理解,领会其妙处及美感,特别是要注重对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2)分析归纳能力。这是较高层次的一种能力,它要求学生在阅读了故事情节后,能很快抓住人物,获取有用信息,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修辞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许会对小说中某些描写性(包括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的句子印象深刻,并摘抄下来。这时,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思考分析描写精彩的原因,让学生的读书笔记由摘抄过渡到分析。
(4)鉴赏评价能力。这是阅读中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就一篇小说而言,可鉴赏的方面很多,利用课外素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此能力,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说作为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主要材料,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有着重要作用。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其潜能,与高考阅读能力互相契合,既可解救学生跳出“题海”,还可培养学生较强的现代文阅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伍学明.教学更需要预设[J].中学语文教学,2006(8).
[2] 孙建平.关于如何解读文本的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2004(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