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药物搭桥防治冠心病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hua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期,本刊刊发了戴瑞鸿教授所写的《“药物搭桥”: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新方向》一文。该文刊出后读者对药物搭桥——治疗性血管新生的进展非常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因此,本刊再次约请戴瑞鸿教授为读者深入讲解药物搭桥与冠心病防治的关系。
  背景资料:
  “药物搭桥”即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心血管领域研究热点。在国内,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中药研究也受到关注并取得实质的进展。目前,对于药物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麝香保心丸、红景天、当归等药物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较早地进行了血管新生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由戴瑞鸿、范维琥等心血管专家领导的科研组,通过对国内知名冠心病防治药物麝香保心丸进行系列研究后发现:麝香保心丸能使内皮细胞表达并释放促血管生长因子,具有较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增加心肌血管面密度,具有明显的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发现,无疑为有效防治冠心病带来了新的希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成药》、《life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被称作“人类第一杀手”。如何有效防治这一世界性的疾病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而医学界近年提出的“治疗性血管新生”概念为有效防治冠心病带来了新的希望。治疗性血管新生又称“药物搭桥”,即通过某些干预,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细胞因子或受体的生长,促进新的小血管生成,进而建立能够有效供血的侧支循环,达到恢复缺血心肌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目的。
  
  Q 药物搭桥是冠心病治疗的新方向。那么,药物搭桥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A 人体有着较强的调节功能,在缺血心肌周围,机体为改善血流的供应,会释放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但这一过程相对比较缓慢,不足以建立足够丰富的侧支循环来代偿原有的血供,缺血表现不能得到纠正。如果给予药物促进血管生长因子的分泌或相关受体的上调,可能会提高新生血管的生长速度和数量,建立起有效的侧支循环,满足心脏血供需要。这种通过某些药物的干预,有效促进新的小血管生长,建立和完善侧支循环,达到恢复缺血心肌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目的,称作“治疗性血管新生”,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药物促进的心脏自身搭桥”。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方法包括干细胞移植、蛋自治疗和基因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目前,干细胞移植、蛋白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都还存在着操作复杂、费用昂贵,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等问题,真正的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评估。
  在药物治疗中,中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麝香保心丸等中药能够促进血管生长因子VEGF、FGF的表达增加以及新生血管增加。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大量临床病例分析显示,长期使用麝香保心丸的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心肌梗死、死亡、需要做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
  Q “药物搭桥”对冠心病患者有什么样的好处?
  A 冠心病的疾病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当血管管腔狭窄超过70%,心肌供血不能满足心肌氧耗需求即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症状的出现表明冠状动脉狭窄已经进展到了相当的程度。
  对于冠心病应该早防旱治,预防重于治疗。我们常说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有冠心病患者,控制其发展和防止并发症,减少患者由于疾病进展而引起的死亡、致残等严重后果。
  通过“药物搭桥”,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侧支循环,达到改善心肌血液供应的目的,从而稳定疾病进展,减少远期心血管突发事件。使患者更好地康复,降低复发事件危险和减少介入治疗的需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Q 药物搭的“桥”肉眼又看不见,如何判定搭桥的效果呢?
  A 在人体上直接看到血管新生很困难,只能通过问接指标判断。可以通过运动平板试验或心电图检测等方法,通过心电图缺血情况是否改善来判断;也可以使用影像学检查,如通过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扫描成像后进行诊断分析。
  而比较直观的方法是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得到改善,胸闷,胸痛等的发生率是否减少,这些指标比较简单,也能较好地反映出治疗效果。
  Q “药物搭桥”对人体有没有损害,其临床安全性如何?
  A 血管新生包括单一因子(如VEGF、bFGF)的局部干预和中药复方的干预。目前,单一因子(如VEGF、bFGF)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能有效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生长,但因临床疗效等问题,其临床应用至今未能推广。
  血管新生的中医药研究主要集中在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麝香保心丸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代表性中成药,源于宋代名方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临床应用已近30年,超过8000万患者安全使用;临床研究显示:患者连续服用12个月以上麝香保心丸,血液、肝肾功能等各方面指标未见异常。麝香保心丸不良反应小,长期服用,能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在冠心病治疗和二级预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在超市里,不少细心的人发现,以往常买的食品好像不约而同换了新包装。原来,这与几个月前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有关。那么,老百姓如何读懂食物标识“新衣裳”呢?我们选择了5点注意事项,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却很容易被忽视。    关注1.保质期  食品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在超市选购食品,理应重视保质期。以奶粉为例,铁罐装奶粉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为4个月。为了
近日,著名天使基金投资人薛蛮子在新浪微博上直播了自己抗击直肠癌的经历,引起了众网友的广泛关注。为了唤醒公众对癌症的重视,我们特别邀请他的经治医生解析薛蛮子“微博抗癌”带给大家的启示。  评说薛蛮子“抗癌微博”    早发现   薛蛮子微博“我没有做全面体检,结果自食苦果:患上直肠癌!如果你今年四十岁,做了直肠检查了吗?”   微博点评:癌症是常见疾病,直肠癌的发病近年不断攀升。早期直肠癌绝大多数可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使体内产生尿酸过多所引起的疾病。急性期起病急聚,常累及第一蹠趾关节,多有红肿痛热。慢性期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约半数患者有痛风石。由于痛风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故尤应重视食物宜忌。    宜    痛风患者宜多吃不含嘌呤或含嘌呤极少及利尿的食物,应多吃强碱性蔬菜瓜果,尤其是急性关节红肿痛热者,更应多吃些清热、消肿、止痛的食物。诸如青菜、荠菜、卷心菜、大白菜、芹菜、苘蒿、蕹菜、冬瓜、
橄榄油来自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油橄榄树的鲜果,经过冷榨工艺提炼而成,富含具有抗癌作用的角鲨烯和人体必需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维生素E以及多酚类物质等,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保健作用,包括抗氧化、降血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对动脉粥样硬化和一些肿瘤的发生具有防治作用,在西方被美誉为“液体黄金”。一些科学研究证明,食用橄榄油还有润泽皮肤,保持皮肤弹性,消除面部皱纹,防止肌肤衰老,防治手足皴裂等功效。
读者来信  我是一名未婚先孕的女青年,现在需要流产。但到底怎么接受流产,我心里没底。我看到很多医院都在推荐“无痛人流”。有的说是用宫腔镜取胚术,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做好流产;也有的称从国外引进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两三分钟就可以吸除孕囊,术中完全无痛苦;还有的是静脉注射适量的麻醉药,让患者“无痛”。流产是不是真的如此简单?还有很多机构推出了“无痛流产套餐”,几百元钱,有的还说有优惠、可免去检查费用,等
调查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近1000万人,其中,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患恶性肿瘤?哪些坏习惯带来肿瘤危险呢?  肿瘤属于慢性疾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缓慢生长的疾病,它的发生、发展有一个过程。目前认为,只要从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习惯做起,1/3的肿瘤可以预防,1/3的肿瘤可以根治,1/3的肿瘤可以减少痛苦,延长生命。可见,肿瘤的发生除了遗传、环境、生活压力等客
作为“健康上海”指定杂志合作媒体,2011年,《大众医学》将配合今年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的工作重点——“四控一动”(控烟、控盐、控油,控体重、适量运动),围绕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开设知识讲堂,当好读者的健康生活参谋,并供上海市各类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时讨论、参考。同时,《大众医学》将邀请专家深入健康自我管理小组,解答疑问,并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解答刊登出来,让更多
网友观点:  网友“Hljwangqf”:这款美白牙膏广告打得比较火,据说含有不会损害牙齿的“珍珠盐”美白成分。我不管它含有什么成分,更关心它能否真正美白。一开始时还真用牙膏配送的美白卡来比较过,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有效果,感觉似乎还可以。  网友“盐粒”:以前总是不敢吃太凉、太酸的东西,用了防过敏牙膏真的改善很多。不过不要经常用,家里最好多备几种牙膏,轮换着用。防过敏牙膏里面含有抗过敏成分,虽然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合理的饮食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脂水平,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不同食物在人体所产生的血糖反应是不同的,根据血糖指数选择食品,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加简便合理地安排饮食,有效控制血糖与血脂水平。    血糖指数(GI)  血糖生成指数(简称血糖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指含50克有价值的含糖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和面包,在一定
生活实例  陈先生今年58岁,患糖尿病8年,高血压7年。最近,他发现自己小便泡沫增多,到医院查尿常规,结果发现尿蛋白阳性,进一步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为1.5克。陈先生目前的血压能控制在130/80mmHg(毫米汞柱),医生告诉他: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血压值已达到控制目标,但就他的情况,血压控制还不够,建议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这是为什么呢?陈先生很纳闷。  糖尿病与高血压几乎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