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侨乡教育现状及瓶颈的调查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41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侨乡经济具有独特性,侨乡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也相对特殊和复杂。其国内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影响华人华侨社会生活、侨乡社会发展,尤其是侨务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侨乡经济 存在问题 瓶颈
  一﹑当前侨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明显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青田县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缺乏。青田县镇教育发展的另一大难题是基建项目难以推行,硬件设施制约教育发展。青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镇土地资源尤为紧缺。由于用地紧张,城镇中小学规模很难拓展,大班额现象难以消除。部分教育基建项目因政策处理问题未解决,建设推进缓慢,更有少数项目因为多方利益冲突,未有效协调,无法开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普通高中质量有待提升
  青田现有1所职业高中,另有2综合高中分担职业教育任务。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与省教育厅规定的普职大致相当存在较大差距。青田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县承担职业技术教育任务的主要学校,但其办学水平与办学条件与丽水市同类学校相比差距很大。制约青田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校园面积过小,青田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青田现有普通高中4所(含3所民办高中),其中只有青田中学达到省一级重点普高标准,与全省及周边地市相比差距较大。
  (三)学前教育亟待规范,义务教育均衡程度仍需提高
  通过“十一五”期间对农村教育的大力投入,农村中小学与城镇中小学在硬件建设上差距不大,但区域差距明显,在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存在校舍差、学生少、师资素质差,教育质量令人担忧。优秀教师不断流失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2006至2010年,县教育局补充到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共984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考录用187人,流失到外地、外系统近300人,“常补充、常流失”给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建设带来严峻挑战,也使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面貌得不到根本性改观。
  二﹑侨乡教育发展瓶颈分析
  (一)侨乡教育城乡差异大——农村教育薄弱
  1. 农村教学硬件条件还有待提高。比如像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而要做很多很多的实验,但很多学校,甚至有的重点中学也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很多的功课只能靠听老师讲,自己很难独立地动手操作。
  2.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缺额增大,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房威胁着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师资力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都存在,阻碍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农村教学水平较低。一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据调查,城区学校教师有富余,一个教师上一个学科还有剩余,而农村学校,一个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是常事,师资严重不足。二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农村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的待遇整体水平较低等原因,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二)侨乡经济“副作用”——“跨国留守”儿童问题
  侨乡留守儿童因家庭环境、学习需求、发展方式等因素,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更少、更程式化,他们的家庭教育相对更加残缺,“重教不会教”的现象普遍存在;整体参与的合力不强。人格发展及对学习的认知容易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
  1.教育结构的角色缺失。由于时空距离,留守儿童相对于其他儿童,他们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沟通明显偏少,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方式、沟通内容也存在明显问题,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关爱、没有温暖的充满亲情的环境里,心理发展极易出现扭曲或变形,或变得郁郁寡欢,脾气古怪;或变得孤独内向,世事淡泊,甚至会乖戾失常,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社会生活。
  2.教育价值的多元干扰。侨乡多元化社会文化环境对少年的成长存在负面影响。华侨回国探亲机会增多,在带回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回了西方一些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伤害。
  3.教育观念的认知偏差。侨乡留守儿童对学习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父母在外务工或者经商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能够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但是他们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沟通,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的生活方式很值得学习。许多留守儿童家庭过早地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出国经商上,因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部分学生为将来能顺利出国而学习。这说明相当部分的侨乡青少年的奋斗目标出现严重偏差。
  (三)僑乡文化的误解氛围——“跨国隔代教育”问题
  1.重教不会教:侨乡出国人员较多,父母出国发展,将儿女留在国内接受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父母长时间外出,导致儿女只能由家中长辈诸如祖父母等抚养。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只限于经济物质方面的支持。虽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祖父母一辈的知识水平以及教育观念落后呆板,难以很好地培养子孙女。
  2.盲目跟风出国:由于长期生活在侨乡,周边出国发展或者经商的氛围较为浓重,孩子容易滋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学校易陷入工具论,功利论等论调之中,留守儿童易产生崇洋媚外,盲目跟风的心态。
  3.“跨国隔代教育”的教育后果:(1)学业成绩不佳,知识面狭窄,学习习惯不良,“读书无用论”思想滋长;(2)不良情绪、性格较为明显,产生行为偏差;(3)社会适应性较差,并产生持续影响;(4)对祖国的认同不确定。
  【参考文献】
  [1]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3]中国·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在充分的文献分析和调研基础上,基于Deci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论,以管理科学方法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实践平台,探索了优质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这些变革使得学生学习投入度以及课程满意度显著提高,对其他科目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优质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  据报道,201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两年前的一篇博士论文存在剽窃行为而被
【摘要】合唱艺术是一门严谨的集体协调艺术,它对音量、音准和音色三方面有着特性与共性的要求,以求达到合唱的协调统一,如果三者关系处理不当,合唱将会出现嘈杂难听的声音。因此,在中职学校的合唱教学中,应以声音的均衡与和谐统一为练习目标,以追求完善的合唱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合唱 中职 协调 统一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群体艺术,它作为一个群体合作的歌唱活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互相配合、烘托地进
【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从提出到现在历经多年,期间虽出现了各种误读,从根本上讲,高师音乐教育课改也取得了些许成绩。文章以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思考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在高校中的成果和弊端。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反思;思想指导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校级专项研究项目课题“高校开设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特色课程的可行性论证”(编号13KYZ16)成果之一。  作为四川师范大
【摘 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英语——一种世界通用的交流语言,已被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及广泛学习。中国也将英语作为必修课程,但当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地方,例如,甘肃省,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更多。本文将对甘肃省民办高职院校——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问题 解决
【摘要】干部是发展的中坚力量,而目前干部教育培训面临学员学习兴趣缺乏,教学吸引力、感染力不足,培训成本较高等问题。慕课这种全新的培训模式具有诸多可供干部培训吸收运用的优点,对干部培养而言引入慕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慕课;必要性;可行性;干部教育培训  干部队伍是发展的引领者,其具备创新性思维对推动社会发展意义非凡。干部教育培训是提升干部素质,启发干部思维,开阔
【摘要】当前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很大的问题,现状堪忧。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高期望与低回报之间的显著落差、受到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入校后缺乏自我生涯规划。对此,文章从建立有高职医学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和实现良好的家校合作两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路径;高职医学生  一、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
【摘要】由于“普高热”的影响,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多种原因也导致了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困难。鉴于此,文章探究了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与对策,以期激发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原因;对策  由于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态度不端,自卑情绪较浓,而大部分中职数学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变成接受知识
一、图像植入法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对图像的记忆要比对文字的记忆深刻得多,记忆保持的时间也更久。  回想小时候我们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文的方块字是不是往往会与相关画面一同浮现脑海?英文单词的学习也可以借用这个方法,即图像植入,搭配意境,具体形象与抽象字母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  用这种方法记过单词之后,下次要用这个单词时就不必再搜寻脑中文字库,而直接在脑海中自然地浮现画面,达到“不思而中”的
【摘 要】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这是中国人民的共识,对于各侵略国来说,这也是无法否认,不可掩盖的罪行。本文拟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基础,浅谈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民主进程的阻断。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资本—帝国主义 侵略 中国民主进程  近代百年是中国的黑暗史,是国人的屈辱史,这一切都源于西方的殖民侵略,他们的军
【摘要】文章通过对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参加工作1至3年的新教师进行调研,对学院新教师入职角色适应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新教师入职的需求出发,提出了适合独立学院新教师入职角色适应与岗位融合的机制。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教师;入职角色适应;岗位融合机制  2003年5月,自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来,独立学院通过吸纳社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