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64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剖宫产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式剖宫产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前置胎盘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前置胎盘;改良式剖宫产;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22―02
  患者妊娠晚期发生出血情况多数是由于前置胎盘引起,同时也是妊娠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前置胎盘是指在妊娠28w后,胎盘附着在患者子宫下段或宫颈内口[1]。同时临床中通常将前置胎盘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以及边缘性前置胎盘三种。本次研究将分析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64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剖宫产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式剖宫产治疗。观察组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2.3±3.5)岁;对照组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4.3±3.8)岁;两组间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剖宫术: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麻醉,开腹后对患者皮肤层瘢痕进行清理,逐层切开打开腹腔。术中根据传统步骤操作,同时对患者脏器和相关组织进行辨认,观察子宫粘连以及腹壁情况。
  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方法为:在患者下腹横向切口。皮肤切开长度约为12cm,切开患者皮下脂肪3cm,将腹直肌前鞘充分暴露,将腹直肌前鞘横向剪开。将患者皮下脂肪撕开,若是发现出血点需要及时采用纱布止血,将腹直肌充分分离。进入患者腹腔后将下段肌和子宫反折腹膜切开,刺破羊膜吸出羊水。浆膜层以及子宫肌层采用微荞线单层连续缝合。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患者术后6d方可拆线。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通常认为无痛性、无诱因的妊娠晚期阴道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由于子宫的增大,宫颈部位以及子宫下段的胎盘无法伸展,导致错位分离从而出现出血情况。患者首次流血通常较少,但随着子宫下段伸展,容易出现反复出血情况,同时随着时间的增加会导致流血增多。同时患者阴道出血的次数、出血量都与前置胎盘类型有着直接关系[2]。首次出血时间相对较早的前置胎盘类型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通常在28w后,出血量相对较多,出血严重将可能直接致使患者发生休克;边缘性前置胎盘流血较少,通常发生时间在40w前后[3]。
  针对于前置胎盘的治疗通常都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无法充分扩张,做低弧形切口娩出胎头时极有可能导致两侧角部发生撕裂,对患者子宫动脉上下分支产生一定破坏,从而导致出血量加大。本次研究中我院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改良式剖宫产,开腹更加简单,降低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同时也缩短了缝合腹膜以及皮下组织的时间,适合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剖宫产。将患者筋膜剪开后,能够避免腹直肌出血[4]。同时在术中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采用切、撕或剪的方式在患者子宫下段行弧形切口,避免了下推膀胱导致的剥离面出血。待胎儿娩出后也可用手直接将胎盘剥离,缩短了第三产程,使血窦关闭,降低了出血情况[5]。除此之外,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降低了盆腔术野的暴露时间,易于患者尽早排气,帮助胃肠道蠕动,可有效防止发生脏器粘连。采用撕拉法行皮下脂肪切口,保留了浅层血管,防止术后对患者血液循环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进一步说明了针对于前置胎盘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1] 李毅.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23):75-77.
  [2] 涂文菲,陈丽珍.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64-65.
  [3] 陈可芳,朱英池.改良式剖宫产术126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3(6):440.
  [4] 高俊丽.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0(9):1083-108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诺如病毒的发病特点,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诺如病毒暴发的三间分布情况。结果:所采集病例的样本经过检测查出GII诺如病毒。结论:学校此起聚集性疫情为诺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泻。  【关键词】 诺如病毒;暴发;学校  【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13―02  The inv
【摘要】 目的:分析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手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患者同意后,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皮瓣修复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显示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显示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
【摘要】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分别给予10次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抗精
我今年74岁,50多岁开始逐渐夜尿增多,每晚3、4次至7、8次,甚至10次之多.直接影响睡眠,冬天被窝没焐热又爬起,讨厌死了.起初总以为这是我父亲尿频的遗传,命里注定的.后又逐步
【关键词】 儿童;口腔疾病;感染;病原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18―02  儿童是特殊群体,与成人相比有更多发生口腔感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如剖宫产史儿童、体弱的母亲所生儿童及有龋齿的保姆看护的儿童均是发生口腔龋齿及感染的易感因素。而口腔科也是儿童口腔感染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口腔门诊是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许多经血液传播
【摘要】 目的:讨论并分析老年不同程度的慢性肺心病并多脏器衰竭在临床上的症状,总结治疗经验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2012年入住我院的24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多脏器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60例,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其治疗和提前防治工作做好准备。结果:60例患者均有肺部感染以及低氧血症,各占100%,二氧化碳潴留42例(70%),电解质紊乱39例(65
【关键词】 腮腺导管结石;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病理学;临床  【中图分类号】R78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21―02  1 病例资料  女,62岁。主因双侧腮腺区反复性肿痛20年,近来频繁肿痛入院。该患者缘于20年前进食时出现右侧腮腺区肿痛,进食后按摩腺体肿痛消失,半年后左侧腮腺也出现同样症状,20年来双侧腮腺区反复肿痛,肿痛严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