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博物馆领略历史风情

来源 :快乐作文(3.4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同学们,你去过博物馆吗?如果去过的话,都参观过什么自然、历史藏品?哪种藏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下面我们来看看灵璧县东关小学的同学们参观安徽博物院的感受吧!
  安徽博物院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北临天鹅湖,建筑面积41380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展厅15个,建筑造型沧桑厚重,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约170亩,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远望整座建筑,它的外墙是类似青铜鼎的卷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熠熠,很有历史的沧桑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因博物院外是浅浅的水池,又因整座建筑是规整的长方体,所以看起来就像是司母戊大鼎漂在水上,又像是外国神话中的“诺亚方舟”,有趣极了。(任秀秀)
  远看安徽博物院很矮小,近看却庄严神圣、高大威武。走进博物院,我们首先看到了一个大屏幕,显示着安徽以前的样子,还有黄山、迎客松……然后,我们还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文物,有玉龙、水晶耳珰、玉人、石刀……我印象最深的是金边玛瑙碗。金边玛瑙碗是~个用金子雕刻,价值百万的碗呢!碗口镶有一条闪闪发光的金边。另外,犀角杯也很珍贵,它是用一个很大的犀牛角做成的,现在很少有。一楼展示的是旧石器时代的安徽,那里展示了和县人头骨、玉龙、玉勺、水晶耳珰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玉鹰,它有鹰的外形,尾巴、翅膀和身体部分还有花纹装饰。很难想象,这样精美的工艺品竟是几千年前人类的杰作!(凌子瑶)
  安徽博物院的解说员向我们介绍安徽生产的文房四宝——宣笔、徽墨、宣纸、歙砚。产自我们安徽的宣笔、宣纸、徽墨、歙砚在历史上曾有过重要影响,我特别自豪!安徽也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乡。唐代,宣州为全国制笔中心,其中紫毫尖如锥,利如刀,倍受世人推崇;宣纸柔韧细腻,洁白耐久,素有“纸寿千年”的美誊;歙砚石质坚润细密,为四大名砚之一;徽墨“十年幻石,一点如漆”,写字作画隽雅大方,装饰华丽精致。唐末以后,安徽的文房四宝,始终为朝廷的贡品。安徽博物院以得天独厚的条件,收藏了丰富的文房用具,汉唐以至明清精品荟萃,形成了鲜明的院藏特色。(何艾佳)
  安徽博物院新馆地上、地下共七层,其中二、三、四、五层为展览区。我从东门进入,刚一入馆,就看到一幅挂在墙上的巨大铜浮雕,这幅铜浮雕叫“千秋徽韵”,高12.5米,宽16米。不要看这就是一幅画,其实每一个图案都有着特别的意义。比如,右上角的图案,是出土自凌家滩的“玉鹰”,周围的花纹,则取材于双墩文化;铜浮雕上还有大家都认识的黄山和迎客松,左下角还有安徽的徽派建筑,而一些水波则象征着长江和淮河;就连最下面可能被忽视的一串古文字,也是来自子镇馆之宝“鄂君启金节”上的金文。整幅铜浮雕表现的是,在守徽大好河山背景下,玉鹰展翅翱翔,将自然与人文、地域和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象征安徽在不断发展。二层、三层主要是安徽文明吏陈列,包括“吏前”“夏商周”“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四层为徽州古建区;五层为“江谁撷珍”“文房四宝”“新安画派”展厅。(吴子杰)
  安徽博物院的徽州建筑展厅里有著名的八角牌坊——许国牌坊,各式各样的徽州祠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整体迁入馆审的冯仁镜宅的一个厅堂。那是一座白墙黑瓦酌古居,没想到在博物馆里会有一座古代民居,这真是“楼中楼”。听讲解员说,这座民居并不是仿古建筑,而是从歙县鸿飞村的冯仁镜宅搬迁过来的。冯仁镜宅既有木质结构,也有砖石结构。当时的工作人员把老宅拆分成若干小块,每块编上序号,运到安徽博物院时按照原来的结构和大小重新组装起来。当讲解员讲到厅堂的长寿钟时,特地告诉大家钟声代表终生,是长寿的意思。真是太神奇了!老宅精美绝伦的构造,让我们这些参观者领略到了徽派建筑的艺术魅力,也唤醒了人们爱护国家文物的意识。(王倩倩)
  安徽博物院八大镇馆之宝之一是“战国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1933年在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现为一级甲等文物,即“国宝”。在楚大鼎的一个兽面蹄形足上面,我看到“安邦”两个字,“安邦”其实就是“安定国家”的意思。大鼎的口沿上有铭文12字,开头为“铸客”二字,因此又叫“铸客大鼎”。这12字铭文,说明大鼎的用途是祭天、祭祖、占卜、安邦的国家重器。当时,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经常要举行隆重的大典,祭祀天、神和祖先。《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战争,统治者把祭祀和战争看作是国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两件事。鼎原来是炊器,随着礼乐制度的不断完善,鼎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成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代雪润)
  由于我从小研习书法,对古代各种字体很感兴趣,所以,安徽博物院一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战国鄂君启金节”。“节”是古代水陆交通运输凭证,相當于现在的交通运输通行证。考古挖掘中,共出土车节三件(形式和铭文均相同),舟节两件(形式和铭文均同)。车节长29.6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米,弧宽8.0厘米。舟节长31厘米,宽7.2厘米,厚0.7厘米,弧宽8.0厘米。车节为陆路通行证,三件大小相同,可拼成一个大半圆的“竹筒”(五件可拼成一个完整的)。每件计有铭文9行,每行16字,共计150字(重文4字)。舟节为水路通行证,较车节稍长,每件计有铭文9行,行18字,共计165字(重文2字,合文1字)。展出的“金节”用铜铸成,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所以叫“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件,因而极为珍贵。(胡锦科)
  通过同学们的文字,我们认识了这些珍贵的藏品,它的创作离不开那些可亲可敬的制造者。
  如果没有他们执着、钻研、拼搏、坚韧的精神,就算有再精美的蓝图,也形不成实际的作品这样的精神在当代就是“工匠精神”,工匠们都对自己的产品追求完美。我们应当去学习古人的这种精神。好好学习,力争以后创造出更精美的作品。
其他文献
选用湖南近年通过品种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7个不同类型早稻品种(组合),比较分析了其干物质积累、生长动态、产量及米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组合前期苗高
采用田间试验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密度对饲用杂交稻威优56的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降低能提高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我们班有一个人特别不讲卫生,他叫王小五,(保护隐私,不署真名。)我们就暂且称呼他为“不讲究”吧。  数学课上,老师在上面讲,他可倒好,嘴里塞着两块橡皮,叼着一支铅笔,盘腿坐在椅子上,手叉着腰,好像和尚在练坐功,一边“练”,还一边和同桌讲话。(第一个细节就出手不凡,让读者见识了一个调皮孩子的神情动作。)他大概认为他坐在最后一排,老师不会注意到他,也不会像探头一样一直监视他。  可他想错了,老师一回头
春雨,你终于来临了。喜欢你那动听的歌声,喜欢你那晶莹曼妙的身姿。就是你,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精灵!
今天是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团圆的日子当然少不了饺子。因为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为了让大年三十的他们不感到劳累,我决定亲手为爸爸妈妈包一回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