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使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同时领悟德育内涵,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为载体,以程序的“设计”“实现”和“评价”为主线,体现“设计”的创新性、“实现”的严谨性和“评价”的辩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信息素养.同时,精心设计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案例,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内容更新和案例设计等工作已经完成,与之相适应的混合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形成,新的过程化考试评价方法已经建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针对中文字体生成图像的超分辨率字体重构方法,以提高字体图像矢量化的准确度。结合字体行业领域知识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网络生成的9 169个字体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构,该方法联合优化了所有网络层,使用双三次插值将单个低分辨率字体图像放大到所需的大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拟合非线性映射输出较高分辨率的字体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生成的字体分辨率更高,能更好辅助字体设计师进行字体设计。
受城市化、地域功能分化、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交通网络快速扩展等因素影响,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人类与地理环境互动模式的网络化就要求地理学研究采取全程耦合范式,即将区域内部、区域与周边区域、以及非邻接区域之间的人地互动同时纳入考虑。食物系统作为衔接乡村与城市、以及产地与全球消费市场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是开展人地系统近远程耦合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基于这种认识,本
民族高校法学专业担负着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法律人才的重任,“一带一路”沿线的边疆民族地区对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是民族高校法学专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国际法课程群建设关乎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力图突破国际法课程群建设瓶颈,从明确目标、优化体系、师资建设及评价指标四个方面,为民族高校国际法课程群建设提出可行建议.
早期地理学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多基于本土思维,秉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理念。在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农业社会,这一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管理实践,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随着系统开放程度的增加,规模不等、层级不同的地域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耦合的地理网络。每个地域都是这个网络上的节点,地域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与网络上其他节点有密切关联、与地域系统内外因素紧密相关,地
用地更新潜力分析是践行集约利用空间与城市更新、可持续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对认识城市土地利用、居住空间转型与治理意义重大,包括面积更新潜力与集约利用潜力。从社区土地面积、空间集约利用和两者关联性3个维度出发,采用企业社区兴趣点、兴趣面数据与建筑基底数据,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区位熵、重要性—绩效分析等方法,构建城市企业社区用地更新潜力分析框架,探究用地更新潜力特征,以西安市为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图片形式的汉字结构分类问题由人工完成,存在主观分类误差、分类效率低、分类时间长,传统的数字图形图像学知识用于汉字结构分类时,无法做到使用一个模型区分多种复杂汉字结构。针对这些问题,搭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ResNet进行迁移学习的汉字结构分类算法和搭建两层卷积层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汉字结构分类算法。在建立的数据集中训练集有19 798张汉字图片,测试集使用143张结构风格与训练集相似的汉字图片完成9分类任
在探讨"美丽冰冻圈"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两个层面、致利与致害两条线,分析了"美丽冰冻圈"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美丽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福祉构成冰冻圈—人类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基于中国冰冻圈要素及其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选取祁连山—河西地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横断山大香格里拉地区,分别代表冰冻圈水资源影响区、冰冻圈灾害影响区、冰冻圈旅游经济区,围绕冰冻圈水资源服务
中国的减贫实践证明,地理学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支撑减贫瞄准与扶贫决策中发挥着重要学科价值。然而,由于基本概念模糊、基础理论滞后、学科体系不健全,"理论贫困"成为制约贫困地理学创新发展的最大短板。本文在解析贫困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贫困地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框架,提出了未来贫困地理研究中的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贫困是指与一定标准相比,人们所享受的各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分析其影响机理既能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梳理和分析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测算了中国117个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 2005—2017
元胞自动机(CA)作为城市时空动态模拟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可以有效模拟填充式和边缘式城市扩张过程,但是在飞地式扩张模拟方面稍显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改进CA模型—APCA,在传统CA基础上利用近邻传播聚类(AP)搜寻城市扩散增长的"种子点",实现城市增长扩散过程和聚合过程的同步模拟。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使用APCA模拟其在2005—2025年间城市扩张的时空过程。结果显示:(1) APCA在设置"种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