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操作小细节改变实验大结局——铁和水蒸气反应实验“失败”的经验总结

来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mer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2019年版)化学第一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虽然简洁易操作,但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失败,其他文献较多的是对实验进行较大的改动,在尊重教材原有实验基础上,对实验的三处细节做了调整,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其他文献
聚焦新高考,构建有效教学策略,以强化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益,培养化学人才,是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应对之策.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实情,提出了点燃学习引擎,融入生涯规划,培养学生志趣;创新教学形式,推动自主学习,夯实学习习惯;拓宽知识视野,延伸思维深度,增强学习后劲;深挖学科内涵,培育核心素养,形成育人特色的可行性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主动拥抱新高考、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在分析化学教学情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乙酸教学为例,说明真实情境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及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思考,简述了大概念的相关研究,尝试了基于化学读本的大概念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学效果.根据化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编写化学读本,为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学生评价问题及学科理解提供了一种思路.
以“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将水质中酚类物质的检测与污染治理作为情境素材,按“什么是酚→为何检测酚→如何检测酚→如何防治酚类污染”教学主线设计问题链,增设证据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等途径获取证据、分析证据,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建构有机化合物的认知模型,发展深度思维.
根据当前新高考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科面临的困境,提出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结合学科特点,介绍化学学科与职业的关联,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生涯教育水平以及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一些策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KI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也可以被H2O2氧化,通过测定两者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热力学计算,认为两者之间的反应产物既有I2也有KIO3;设计系列实验,分析、研究认为KI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行为有两种情况:①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中间产物IO-起主要作用(经典催化机理);②在碱性条件下,I-的氧化产物IO3-是H2O2加快分解的主要粒子,同时需要在OH-协同作用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选取人教版新旧化学教材中“配合物”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明确新课标对“配合物”的素养定位,并对新旧教材中该内容的引言、正文、栏目和插图进行比较研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教材的“配合物”内容继续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侧重水平 1、水平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侧重水平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侧重水平1,基本符合新课标对
采取“项目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石蜡油分解”实验的研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假设、创新改进、实践验证,最终获取成果,从多个角度对石蜡油的分解实验进行再探究,改进了“石蜡油分解”实验,使实验时间更短、更安全、现象更明显、石蜡油分解原理更清晰,实验可操作性更强.
课堂创生是基于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创新、生成与发展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按照实验课堂创生的含义,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对做“铝热反应”实验时发生的意外开展讨论、研究并改进.在实验创生中,重拾记忆表象,取得了铝热反应百分百引发,厘清了生成物铁的形状的影响因素.
创新素养是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提出教师教学创新素养的TIC模型,从基于批判质疑,孵化创新精神;基于学科理解,活化教学知识;基于科学实践,优化教学能力三个角度阐述教师教学创新素养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