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学体操教材必学内容的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区域性体操类必学内容的教学实践研究,本文从体操教材价值功能的回归、体操类教材必学内容的定位思考、构建中小学体操必学内容教学体系的策略方面入手,总结出一些实践性、操作性、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体操教材;必学内容;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3-0046-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建议”中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发展的需要,“提出本地区分类指导以及分层、分步推进的课程实施策略;确定本地区水平一至水平四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标准;提出本地区各个水平的学习评价建议。笔者结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的三个理念去构建区域性体操教材教学体系指导思路,从技能、体能、运用三个维度去设计体操类教材内容的单元教学板块。通过对区域性体操类必学内容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一些实践性、操作性、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供一线体育老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体操教材价值功能的回归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健身性的同时,也关注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体操类教材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生物性改造价值角度来说,体操对学生的身体姿态、身体姿态的控制、身体平衡保持等机能起到重要发展作用;从运动技能发展价值角度来说,体操教材具有发展学生基础运动能力,为其他运动项目技能学习构筑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为疏通技能动作形成的运动神经中枢机制奠定基础;从体育文化传承价值角度来说,体操文化的意识等对学生文化学习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从情感价值角度来说,对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因此,体操教材项目最能够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和运动两条主线,体现以身体练习为载体的体育学科特征,体操教材存在的价值与功能是毋庸置疑的。
  二、体操类教材必学内容的定位思考
  1.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对体操教材内容的新认知
  首先要明确体操教材内容的价值功能,利用体操教材重点发展基本运动能力,如,身体控制能力、空间判断、平衡协调能力等,有效发展学生体能。要加强对体操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延伸。如江苏名师新时空栏目,利用体操滚翻教材,延伸出“跑酷侧前翻”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挖掘教材的功能与价值,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教师教学的视野。
  2.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对体操教材单元构建的新认知
  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体操单元的教学趣味性增强、课堂效率更高。在《教师用书》的使用下,探讨体操的单元教学有一个新的构建单元思考的基点,即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从新课程发展的思路来看,这三个维度在不同水平阶段的单元课时比例是不同的。例如,体操构建单元课时比例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在水平一、二阶段可以降低技术的比例,甚至可以没有,重点是加强体操体能单元板块,基于体操教材内容,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姿态、空间判断、协调平衡能力等。对于体操单元构建的新认识,将拓展教学单元设计范围。
  3.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对体操教材评价标准的新认知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究竟用怎样的标准去评价体操课堂教学?《教师用书》基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认知。体操教学标准不同于田径项目,一定严格按照技术动作的标准去教。如,二年级的前滚翻直坐和前滚翻直坐撑教学内容,为什么要用直腿下去,用这个教材的滚翻动作,本意主要是为了空间平衡控制能力,通过滚翻练习,让他们发展、提高空间平衡控制能力。因为原来直腿下去是要敲打垫子,通过学习让学生不打垫子,证明空中控制平衡能力的提高,就体现出这个教材的功能价值。所以,体操的标准一定是竞技体操的标准,用竞技体操的标准要求教学是一个“独特”的用意,这是体操教学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三、构建中小学体操必学内容教学体系的策略
  1.目标引领内容,把握体操教材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教师应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需求,认真分析教材,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然后进行具体的研究。在具体的课时教学中,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如,水平一至水平四体操教学目标与评价要点见表1。
  如,在水平一、二阶段,体操教材教学目标应该降低技术教学含量,加强体操所具备基础运动能力,如平衡性、协调性、身体的本体感觉等等。在选择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器材场地安排和组织评价方面,应该增加游戏化、趣味化的元素,充分发挥“目标”是课堂的“灵魂”作用。
  2.规范必学内容,引领体操教材系统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教材内容的规范性,必须矫正对教学教材内容“开放”性的认知偏差,使常规教材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体能锻炼、技能学习的主要载体,并规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水平一至水平四体操教材的必学内容见表2。
  3.合理安排课时,实施体操单元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于体操教材的学习目标有更明确的指导思路,体操项目是最能够体现《体育与健康》学科性质的载体之一,尤其体现了身体练习、心理适应能力、教师讲解示范、帮助与保护等方面的学科特点。如《教师用书》规定70%必学内容,其中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教师用书》不同水平阶段体操类教材课时比例分析见表3。
其他文献
关键词: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全员运动会;课课练;课间锻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79-01  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于5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全员运动会、课课练、课间锻炼现场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的部分理事、各实验区
“我现在每天都带着空竹上学,很快乐!”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立刻冲出教室,找一块空地就抖起了空竹,整个校园里就响起了空竹的交响乐。动作优美的空竹操、欢快活泼的空竹歌、朗朗上口的《空竹三字经》,随处可见的空竹文化长廊,在奚小,橱窗、走廊、墙壁……学校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说空竹人,讲空竹事,展空竹美,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受到空竹文化的熏陶,空竹文化已经浸润了奚小的文脉。  奚斜小学是典型的农村小学,教
关键词:指导;青年教师;改革步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16-02  这一次有幸受上海市第三期体育名师基地主持人、特级校长、体育特级教师徐阿根老师的委托,指导基地学员王广转老师,参加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培训会的教学交流。现将如何与王广转老师一起讨论、思考、设计这堂课的内容呈现出来,与大家做些交流。  一、关于
震脚是一个武术的基本动作,在武术套路中多有应用,有助于发力、制造声势,往往一个干脆、有力的震脚在套路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练习震脚时由于用力方法不正确会出现震脚无力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纠正这一易犯错误,我利用小时候玩的“踩响”玩具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制作方法    “踩响”玩具可以自己制作,用旧报纸就可以叠出来。首先,用半张报纸平均折出九份(图1),在正中间挖直径约0.5c
一、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为各省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方向  体育课程改革试行了十年,我们开始深刻反省,哪些因素在阻碍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先天不足并整体呈下降趋势”、“中青年教师疏于教学技能的锤炼,‘功夫’日益荒废”、“体育教学质量检测没有及时跟进,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有效性低”……以上种种问题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势必影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教师提供任务和场地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掌控并去完成的游戏,便是招标式游戏。如组织学生做跑的专门性练习,给出四种小器材:篮球、羽毛球拍、长绳串成的气球和木夹子,任各友伴型的小组选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1)持篮球的同学迅速围成圈,在领头人原地运球、耍球的节奏下,齐做四八拍的原地摆臂、高抬腿跑,之后变成一路纵队,依次快速起跑,去接8m外的垂直高抛球;(2)要长串气球的同学,做S形绕气球小步跑、单
关键词:第二届;体育游戏;研讨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04-06  由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编辑部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共同主办的“2015年第二届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班”于2015年7月2日至5日在上海顺利召开。上海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丁力,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刘晓敏,首都体育学院期刊部主任、《体育教学》编辑部副主编王子朴,
摘 要:本文针对准备部分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准备部分可以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难点先行体验;对本课主要确定的学习方式前期预热;对较复杂的场地组织提前适应;磨合师生关系,把学生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  关键词:准备部分;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33-01  诸多教研活动显示,体育教师在课时计划设计时大多按照既定的——“
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近些年来正悄悄发生着变化:每年都会增加一两项集体趣味项目,拔河、两人三足跑;同时删减一两项富有挑战、略带危险性的竞技内容,标枪、跨栏等等。几年后的今天,将近半数的田径竞赛内容被诸如“时代列车”、“携手并进”、“运球袋鼠跳”之流取代。业内业外,毁誉参半。支持者曰:“趣味项目的增设,扩大了参加人数,降低了参与门槛,热闹、好看,亦好玩,应该积极推广。”反对者云:“这是代表一所大学最高运动
翻开英才小学部的教育蓝图,“运动”被摆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从丰富多彩的“阳光健身”,到精彩纷呈的“阳光大赛”,以及独树一帜的“阳光特长”,构成了“幸福教育,运动校园”的英才体育特色之路。  一、阳光健身:让运动充满幸福的味道  在英才的校园里,有三道独特的运动风景线。  第一道——晨练,每天6:40-7:00,1200多名孩子在生活老师的带领下,迎着朝霞开始了一天的锻炼。有统一项目——晨跑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