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要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一种智力,这是现代教育观念。在我国大多数人虽知人有情感,但不认为它是智力。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在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他在认知快的论述中高度评价了情感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还援用列宁的名言,说明了没有可靠的情感基础,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甚至连一般的学习也不可能。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培养和陶冶、激发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一、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
  情感教育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须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學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乌申斯基说得好:“教育别人应从规范自己做起。”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怎样丰富自己的情感呢?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在教学时,教师才能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二、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三、欣赏作品,丰富情感
  欣赏是学生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并从中获取对客体的情感体验。欣赏的客体包括大自然及大自然中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各种艺术作品、周围环境中人的气质和品质等。在欣赏过程中,感情丰富的人对欣赏客体的感受面比较宽,感情细腻的人对欣赏客体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影响学生欣赏水平的因素有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兴趣爱好、个人心理品质等。
  让学生学会欣赏,帮助学生欣赏是美术教师的任务。让学生亲近自然,并从中获得愉悦,在欣赏大自然中陶冶情操,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和背景材料,指导学生欣赏人类的创造成就,帮助学生获取欣赏经验。如在指导学生欣赏民居、桥梁的时候,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民居、桥梁的图片、照片、介绍、故事等,并深入了解其中自己喜欢的一至二个民居和桥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相互介绍,并做成一个小册页,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分类布置专题展览,这样就促使学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增长相关的背景知识,培养能力。
  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力。“心有所思,情有所溢,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作品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如果不能领会作者的感情,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作品。正所谓:一部世界名著、一幅世界名画,不是人人都能领悟它的意蕴,体会它的情感,欣赏它的美之所在。因此,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抓住作品其中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由情感的浮浅性向稳定性和深刻性发展,丰富学生的高级情感,即理智感、美感。
  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少年儿童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对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真理的积极进取心。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厚的理智感,才能使人的智力发挥巨大的力量。”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曾说他对天文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潮和鼓舞”,才发明了日心说。法国作家大仲马一生写了二百多部小说和戏剧,他写《三剑客》时,狂笑不止,时时和书中角色开玩笑,好像他们就坐在自己面前似的。正是由于深厚的理智感,使大仲马的小说写得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凭借作品、抓住作品,丰富学生的理智感。
  四、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共创和谐氛围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同时学生也会从老师的这种愉快表情中受到鼓舞,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学科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后进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其他文献
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趋势日渐凸显的当今时代,社会日益开放,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种新形势下,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应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教育网络,整体协调,有序运作,这对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是与家庭同时产生的,它先于学校教育,也有别于社会教育,对青少年身心的成长
研究以籽瓜皮瓤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比例的干麦草和豆粕,研究其制作发酵饲料的工艺条件.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根据响应面的基本原理,以发酵饲料中乳酸含量为优化指标,利用Desi
一、专业成长:凝聚“向上之心”是前提  每个教师都有“向上之心”,当“拔节成长”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时,一个学校必然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1.营造和谐互助氛围  教师要成长,必须有一块沃土,这块沃土就是和谐的氛围,就是互助的情谊,就是点点滴滴的感动凝聚成的力量,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领导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领导要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教师,在日常工作、教研活动、学习活动中冲在最前面,只有教师们感动在
根据从事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来的经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转化后进生。后进生面对来自老师、家长及社会的压力,倍感压抑。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化后进生成为每一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过“箩底橙班”,有“旷课大王”、“烟酒大王”、“恶作剧专家”、“偷盗能手”。这些后进生,经过我的努力都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在现实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在教学中,我们运用热情、智慧和创造,发挥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科学指导作用,教育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在教学实践中知、情、意、行的合理运用能使我们的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和突出:“知”指知识,不仅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指相关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情”,不仅指学生对处理事情的感受和评价的情感,而且指学生个人情操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纽带;“意”,是学生自身追求理想所表现出来意志
目的:探讨宫颈癌高发地区内蒙古准格尔旗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特点、常见亚型、好发年龄、并其与宫颈癌前病变(CIN)的相关性,为临床和教学提供数据资料。  方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而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形成不仅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而且是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本文从欣赏教学、实践教学、教师作用几方面阐述了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能力 主体地位    美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以课堂为心理背景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课堂活动中,學生的心态不同,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氛围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