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校文化发挥育人价值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校通过固定的时间开展宣讲学校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师生对学校文化的知晓率,让全体师生在感受学校的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最终达到化育目的。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学校文化对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分外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彰显学校特色与个性,凝炼学校的精神与灵魂。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适切表达和直接体现,建构学校文化的过程就是慢慢化育的过程,最终化作对文化最为生动的注释。基于育人目标和学生视角,学校文化建構过程应充分体现师生的主体性,开发关于学校文化的一系列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濡染与熏陶、浸润与洗礼。
  一、在参与建设中认同学校文化
  纵观当前的学校文化,最大的问题在于师生对其缺乏认同感。不少人认为教师只管教好书,学生只需搞好学习,学校文化建设是校长和行政班子的事,广大师生只是“观众”。事实上,当一个人(或群体)内心深处对某种文化缺乏认同时,就不会积极主动去行动,更不可能将其化为一种内在信念和精神符号。学校文化指向学校中的每一个人,并通过师生的精神风貌和言行举止彰显出来,要让师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文化的构思、打磨、实施中。
  师生理应是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角。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尽可能征求师生,甚至家长和社区的意见和想法,借此提高大家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某中学为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向校外人士重金征集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建筑物的对联。为何不发动师生写对联呢?师生在思考、撰写、修改对联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内涵,增加对文化的认同感。这种从学校内部“生长”出来的文化,来源于身边的伙伴和师长,“接地气”,当师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张贴悬挂在校园里,心中会充满自豪感,会更加自觉地宣传文化、践行文化。全校师生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提出创意、讨论、修改、提炼,在成“文”的过程中,锻炼了探究力、思考力与合作交流能力,逐渐形成主人翁意识、创新意识。
  建设学校文化,还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文化建设当处处彰显学生的影子、呈现师生的作品、表达师生的心声。办学者只有站在学生视角去思考、琢磨、建构学校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学校文化才可能被学生所理解、接受、喜爱,最终实现育人功能。以校园物质文化来说,呈现形式应为学生所喜爱,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譬如温馨提示语的设计,幼儿园和小学要充满童趣,而中学在表达上则需要几分理性。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要尽量避免“成人化”,即便是在校长或教师看来非常有意义的“文化”,如若入不了学生的眼、进不了学生的心,依旧是曲高和寡,何谈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总设计师。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如果学校文化是一笔无形资产,那么校长要让每一个师生成为学校文化的股东。在强调师生主体性的同时,并非意味着校长可以不管不问,当“甩手掌柜”。校长要有自己的思考,提出主题和方向,鼓励广大师生建言献策。校长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必要时,可请专家提供帮助,到学校考察,对学校文化进行把脉、诊断、纠偏、扶正,敲定主题和内容。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板块内容和形式的创作中,如将学校温馨提示的设计交由学生,后提交学校文化建设小组,待论证通过后制作实施。
  二、在宣讲诠释中理解学校文化
  中小学校的学校文化在建设之初,不一定人人都理解,会有一个解释和消化的过程。无法保证学校里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学校文化的构思设计,自然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理解文化的主题和内容。加之每年学校都会有新的老师与学生进入,要让每个人对学校文化有所了解,宣讲诠释是不可或缺的。
  很多师生对学校文化主题、校训、学校的赋(记)等并不了解。笔者到某名校参加教研活动时,随机问了几个孩子:关注过校门口的赋吗?读过吗?了解意思吗?老师讲过没有?学生回答是否定的。有关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校很少或从未围绕文化或校训开展活动,58%的师生反映并不是很了解校训的有关历史及内涵。为了发挥学校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学校应该对学校文化主题和内容作准确统一的诠释与解读,让全校师生对校训、赋的来源、出处、含义有准确的理解。如某校在每周一全校集会上由值周教师利用5分钟时间讲解学校水文化。集会结束时,全体师生举起拳头,庄严地齐声高呼教学楼正前面的学校文化主题—养水之德,育水之才;如水教育,若水人生。此举可以让师生进一步了解水文化,初步感知水“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等特点。日久天长,水的品格会慢慢渗透到师生的行动中。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校通过固定的时间开展宣讲学校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师生对学校文化的知晓率,让全体师生在感受学校的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最终达到化育目的。
  三、在课程开发中内化学校文化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文化作为培育学生的重要载体,除了以物化形式呈现、用语言解释表述,必须根植于全体师生内心,才可能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当下,学校文化大多只是“墙壁文化”,没有融入课程,浮在表面,难以深入师生的内心世界,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如果能够把文化因子植入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入学习、理解、琢磨、品味文化,就容易实现对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升华、自我建构,文化的种子会在心底潜滋暗长,文化的精髓就可能融入血脉。
  譬如,某校以“莲”为学校文化主题,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与目标,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语文课程(搜集与莲有关的故事,学习写莲的古诗文、成语、歇后语,写观察莲的作文)、书法课程(书写有关莲的古诗文名句、成语)、音乐课程(鉴赏学唱、弹奏与莲有关的歌曲)、美术课程(画各种形态的莲花、莲叶,表现莲与人们的生活)、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到校外附近,观荷、赏荷、种荷,了解荷的生长、种植、实用价值与营养功效等常识)、舞蹈课程(创编采莲的舞蹈、话剧)。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去了解、认识、品味莲的形状、色彩、味道、性能和文化。经过六年时间,让学生从外到内、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深层次把握莲的特点与品性。师生在对莲全方位地了解、学习过程中完成了生命的自我观照和品格的重新塑造,与莲有关的内容和记忆都将化为一种生命的底色和精神气象,潜藏于胸。
  结合学校文化主题开发校本课程,把学校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学校文化从外在附着形式逐渐浸润内化为师生生命的一部分,真正起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或许学生毕业多年,那些具体的课程名称已淡忘,但母校“莲文化—做荷花一样的人”主题活动一定会深植于心,历久弥新,在未来的人生中散发着芬芳和魅力。
  四、在班级建设中践行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让师生自觉地践行。师生通过参加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会慢慢内化出一种精神,彰显出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象,成为学校里每个人共有的生命符号。这既需要师生个体的自觉行为,也需要群体之间的合作共勉。各个班级要紧紧围绕学校文化主题做文章、下功夫,创造性地建设班级文化、开展班级活动,让学校文化“形散而神不散”,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在班级“落地”。
  某校的学校文化主题为“红韵书香”,学校文化被各个班级细化分解“121工程”,即一种精神、两种活动、一种评价。一种精神:围绕班名、班训、口号、目标、班歌、班牌等培育班级精神;两种活动:班级教室内静态文化氛围布置活动、动态文化教育活动,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特色班级活动文化;一种评价,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评价。追忆红色校史、朗诵红色诗歌、讲述红色故事、演绎红色话剧、红色传承感悟展示等系列化的德育活动,成为班级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要求学生能吟唱、能诵读、能理解、能践行。同时,借助“新教育”的晨读、午诵、暮省,厚重书香底蕴,旨在让广大师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从中汲取爱国情怀和立身做人的精神食粮,锻造全校师生红色的精神气质。
  综上,学校文化需要回到教育原点,回归学生本位。要充分发挥师生主体性,在积极参与建设中建立认同感,在宣传讲解中理解内容,围绕文化主题系统开发校本课程并进一步内化,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丰富的班级活动积极践行,将学校文化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日常的教育活动,最终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气象,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
  【张道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谷 月
其他文献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从我国古代的“游学”,日本的“修学旅行”,到西方国家的“教育旅游”……旅行都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旅行体验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开拓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生命体验、涵养儿童的核心素养、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研学旅行的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急、重、杂、散等现象,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影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新时代,要做好德育工作,增强其实效性和针对性,就需要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树立新观念、建立新机制、采取新方法,协调好各方力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德育工作要戒“空”。当前,学校德育活动目标大而空,与学生的距离较远,很难让学生接受并认同;德育
笔者经常到小学去听课,对小学教师的课堂行为管理颇有感触。部分教师的课堂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即在课堂开始与中间阶段学生表现良好,而在课堂结束时违纪现象增多。这与教师的课堂管理言语低效,甚至无效有关。现实课堂中,一些教师不明白如何规劝学生,只是一味地提出要求,“要认真听讲”“要拿好自己的物品”“不要在课堂上随意走动”“不要高声喧哗”,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老师反复讲,可学生对此并不重视,没有据此检视、改
学校教育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把学生当“人”,教师“要看得见人”。  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从他的生平轨迹和鸿篇巨著中,可以看清这位杰出教育家的伟岸道德形象:他捧着一颗喷发着大爱的心,浸润着人类文化的丰富营养,又淬炼于卫国战争的残酷血火……他在丧妻失子的悲痛中涅槃,大徹大悟地拒绝富贵,毅然走进乡村中学,许下“我把心献给孩子们”的诺言。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坚定
在今年5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2018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年会上,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汇聚一堂,以“不忘初心 展望未来”为主题,总结中国教育的成就和经验,展望中国教育的未来。  “在过去30年里,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讨论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严正这样评价中国的教育发展情况。  哈佛大學教育学院教授费尔南多·赖默斯认为,中国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源于中国政府层面的支持。他说:“
从意义主体出发,“学生行为问题”可以被区分为“教师认为的问题”和“学生遇到的问题”。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外在的准则或要求而形成的,其意义主体是教师;后者是基于学生的内在需求而提出的,其意义主体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将“教师认为的问题”和“学生遇到的问題”混为一谈,因而教育效果不佳。  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出发,把学生作为问题的意义主体,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帮
美国每年有4,600万儿童遭受暴力、犯罪、虐待、无家可归或食品不安全以及一系列导致心理创伤的其他经历。这些经历会对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对人类发展的研究表明,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支持学业、健康、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可以减轻这些创傷的影响。这种方法被称为“完整儿童”(whole child)教育。  2018年9月7日,美国学习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教育完整儿童:改善学校氛围,
OECD发布了《趋势塑造教育:正面影响:提升学生幸福感》(Trends Shaping Education:Good Vibrations:Students’Well being)报告。近年来,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备受关注。为解决学
是创办以“分数”为唯一指标的“高考加工厂”,做到“一好遮百丑”?还是整体建构育人机制,教会学生做人,做到“百好托一俊”?我想,这是许多校长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搬迁新址后,学校规模急剧变化,生源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教师结构的复杂化等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迅速找到有效策略。经过反复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只有把领导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相关育人者紧紧凝聚在一起,才能勇往直前。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才能实现学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鲤鱼高产养殖的传染性疾病。据调查统计,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期食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