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计算机原理和操作,其教学理念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的基础上的,它强调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链,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知识,学习者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达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狄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也要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现代教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它主张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笔者尝试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策略,并求教于大家。 全文查看链接 容易引发兴趣;凡是个人曾有成功体验的事物或活动更容易引发人的兴趣。“我能不能让我的个人主页够精彩、够酷、够个性,让更多的人来访问它?”学生的胃口吊足了,接下去认真规划网站结构并学习网站的高级制作及排版布局等,就势如破竹了。因为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的求知者了。而且,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他们会自主地确立自己的目标,但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样的课堂上收获不浅,进益不少。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针对昆明市吸毒者多,由吸毒特别是共用注射器和高危性行为引起的艾滋病的传播和扩散现象严重,项目以同伴教育为切入点,以减低HIV的传播和扩散为目的,在IDU(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了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开设了医学微生物学选修课<瘟疫与电影>,在其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探索,总结出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展望。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医药行业未能同步协调发展影响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配套医药卫生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