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己喜欢收藏,多年前在西昌古玩店先后看到两块卷烟雕版,两个雕版一大一小,雕版上面都恢复有“礼州(西昌市)北街”等文字而被我收藏,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研究它们。最近我又收到一张民国时期西昌美新烟厂出品的泸山牌香烟的烟标后,自己才去翻找以前的两个雕版对比,由于无法查找有关史料,针对雕版和烟标做些介绍,让大家了解这段“烟史”,也希望引起烟史研究者的关注。
从兰花牌、金雀牌和兰花牌、春燕牌两个雕版上看,我们能解读到不少的信息,其一品牌化;其二联营化;其三西洋化;其四规模化等。
一品牌化:两个雕版四个面,共雕刻了兰花、金雀、春燕三个品牌,这说明当时的手工企业也非常重视产品的品牌建设。
二联营化:两个雕版上既有裕成卷烟厂和成都东大街的具体厂址,也有礼州批发处的具体位置,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成都的裕成卷烟厂在礼州设立了生产加工作坊,尽力把裕成卷烟厂的几个品牌卷烟推向凉山市场,二是礼州制烟作坊利用关系,从成都引进了卷烟厂的资金和技术,共同开发和推广凉山市场,做到利益共享,我认为这种联营化的可能性较高。
其三西洋化:从四川烟业的发展历史看,在民国初期以前四川的烟草市场是自给自足的晒烟(早期的雪茄烟)品种。1916年,创设于1905年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上海设厂,1919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中心由香港移到上海,在国内外设工厂8个同时在河南、安徽、山东等省推广种植烟草,就地设厂烤烟。从1920年代末开始,四川的烟草生产开始迅速发展。据1934年《经济年鉴》统计,当年四川烟草种植面积达12万公顷,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3%以上,为全国之冠;年产烟叶12万余吨,约占全国总产量26%以上,亦为全国之冠。
从这些史料中可看出,四川烟草业是从20年代末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受外来卷烟和其它商品的影响,当时企业在自己产品品牌上注明英语成为时尚,从这些因素分析裕成卷烟成进入凉山应该是1920年左右。
其四规模化:从两个雕版看联营的裕成卷烟厂初具规模,从品牌、产品推介、国际化上都作出了可喜的尝试。企业也从简单的手工操作走向了规模印刷包装的道路。这也说明成都与凉山的合作在90年前开始试验性的合作了。今天的成凉合作已进入空前合作的时代了。
西昌美新烟厂由民国时期西昌名人徐仲伟先生创办,由于史料不详,无法查找到该烟厂的具体创办时间,但从《西昌市文史资料选编》第三辑刊登的“解放前的西昌商会”—文中和凉山州志办整理的民国时期凉山大事集中可得出初步的时间段。徐仲伟先生在民国时期的西康省西昌屯委会供职,是西昌著名的实业家,曾担任西昌商会第八届主席(1939年10月至1941年12月),1941年10月徐仲伟因二十四军军务暂时调离西昌。徐先生从1939年到1944年先后创办、合力、了新昌银行、西昌水电厂(1939年12月)、兴宁面粉厂(1944年)、华宁瓷器厂(1940年7月)、《建宁报》(1939年2月)报纸和泸山果园
(1943年10月)等实业。而西昌美新烟厂确无法找到开办时间,根据以上实业的开办情况,西昌美新烟厂也应该在1939年至1944年期间建厂的。西昌美新烟厂的烟标采用当时最新的彩色印刷技术,设计和印刷精美的泸山牌香烟也成为凉山历史上第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卷烟厂,它比1986年建成的西昌卷烟厂早了40多年。
2009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之际,西昌卷烟厂为庆祝建州40周年特别设计、生产了一套《彝族服饰高级系列香烟》,作为州庆礼品赠送前来参加州庆活动的州内外来宾。当时,自己因参与周庆宣传而获得了这套系列香烟,又因为自己不抽烟而幸运的把它保存了下来。由于香烟是及时消费品,因此这套精美的《彝族服饰高级系列香烟》很快就被消费了,一些烟标也被一些喜爱烟标的收藏者收藏。随着时间的流逝,使本来生产数量就有限的这套烟标的存世量十分稀少。如今这套设计新颖、制作精良的《彝族服饰系列香烟》烟标已经成为国内烟标收藏爱好者追逐的对象,这套香烟也成为西昌卷烟厂生产的最有影响力的卷烟品牌之_。
从兰花牌、金雀牌和兰花牌、春燕牌两个雕版上看,我们能解读到不少的信息,其一品牌化;其二联营化;其三西洋化;其四规模化等。
一品牌化:两个雕版四个面,共雕刻了兰花、金雀、春燕三个品牌,这说明当时的手工企业也非常重视产品的品牌建设。
二联营化:两个雕版上既有裕成卷烟厂和成都东大街的具体厂址,也有礼州批发处的具体位置,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成都的裕成卷烟厂在礼州设立了生产加工作坊,尽力把裕成卷烟厂的几个品牌卷烟推向凉山市场,二是礼州制烟作坊利用关系,从成都引进了卷烟厂的资金和技术,共同开发和推广凉山市场,做到利益共享,我认为这种联营化的可能性较高。
其三西洋化:从四川烟业的发展历史看,在民国初期以前四川的烟草市场是自给自足的晒烟(早期的雪茄烟)品种。1916年,创设于1905年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上海设厂,1919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中心由香港移到上海,在国内外设工厂8个同时在河南、安徽、山东等省推广种植烟草,就地设厂烤烟。从1920年代末开始,四川的烟草生产开始迅速发展。据1934年《经济年鉴》统计,当年四川烟草种植面积达12万公顷,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3%以上,为全国之冠;年产烟叶12万余吨,约占全国总产量26%以上,亦为全国之冠。
从这些史料中可看出,四川烟草业是从20年代末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受外来卷烟和其它商品的影响,当时企业在自己产品品牌上注明英语成为时尚,从这些因素分析裕成卷烟成进入凉山应该是1920年左右。
其四规模化:从两个雕版看联营的裕成卷烟厂初具规模,从品牌、产品推介、国际化上都作出了可喜的尝试。企业也从简单的手工操作走向了规模印刷包装的道路。这也说明成都与凉山的合作在90年前开始试验性的合作了。今天的成凉合作已进入空前合作的时代了。
西昌美新烟厂由民国时期西昌名人徐仲伟先生创办,由于史料不详,无法查找到该烟厂的具体创办时间,但从《西昌市文史资料选编》第三辑刊登的“解放前的西昌商会”—文中和凉山州志办整理的民国时期凉山大事集中可得出初步的时间段。徐仲伟先生在民国时期的西康省西昌屯委会供职,是西昌著名的实业家,曾担任西昌商会第八届主席(1939年10月至1941年12月),1941年10月徐仲伟因二十四军军务暂时调离西昌。徐先生从1939年到1944年先后创办、合力、了新昌银行、西昌水电厂(1939年12月)、兴宁面粉厂(1944年)、华宁瓷器厂(1940年7月)、《建宁报》(1939年2月)报纸和泸山果园
(1943年10月)等实业。而西昌美新烟厂确无法找到开办时间,根据以上实业的开办情况,西昌美新烟厂也应该在1939年至1944年期间建厂的。西昌美新烟厂的烟标采用当时最新的彩色印刷技术,设计和印刷精美的泸山牌香烟也成为凉山历史上第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卷烟厂,它比1986年建成的西昌卷烟厂早了40多年。
2009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之际,西昌卷烟厂为庆祝建州40周年特别设计、生产了一套《彝族服饰高级系列香烟》,作为州庆礼品赠送前来参加州庆活动的州内外来宾。当时,自己因参与周庆宣传而获得了这套系列香烟,又因为自己不抽烟而幸运的把它保存了下来。由于香烟是及时消费品,因此这套精美的《彝族服饰高级系列香烟》很快就被消费了,一些烟标也被一些喜爱烟标的收藏者收藏。随着时间的流逝,使本来生产数量就有限的这套烟标的存世量十分稀少。如今这套设计新颖、制作精良的《彝族服饰系列香烟》烟标已经成为国内烟标收藏爱好者追逐的对象,这套香烟也成为西昌卷烟厂生产的最有影响力的卷烟品牌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