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能揭示其种群的发展规律,推断其潜在的生态学过程或影响机制,进而为该种群的配置、种植和森林的
【机 构】
: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兰州730070;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祁连山森林生态监测与评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能揭示其种群的发展规律,推断其潜在的生态学过程或影响机制,进而为该种群的配置、种植和森林的经营与管理等提供指导.该研究基于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0.2 hm2青海云杉动态监测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青海云杉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并采用点格局方法,通过单变量成对相关函数和双变量成对相关函数对不同年龄阶段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青海云杉种群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属增长型种群,种群自然更新状况良好.(2)青海云杉种群4个径级的个体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但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聚集强度逐渐减弱,趋向随机分布;较小径级的个体常呈聚集分布,而随着径级增大,也趋向于随机分布.(3)青海云杉大树个体在小尺度(<4 m)范围内与其他径级个体都呈负关联,随着尺度的增加,大树与幼树表现出正关联且关联性随尺度的增加而减弱,而与小树、中树则表现为无关联或者微弱的负关联;径级相近的个体空间关联性为正关联或无关联,随着个体径级间差距增大,空间关联性转变为无关联或负关联.研究表明,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随空间尺度和发育阶段而变化,这是由种群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燕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一种可用于均衡营养、科学饮食的健康食品,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可.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燕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定位和克隆,对开发利用燕
探讨了钒含量对高氮20MnSi螺纹钢组织和室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试验钢的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钒含量的增加,高氮20MnSi螺纹钢晶粒由8.6μm
作为高山生态系统中的奠基种(foundation species),垫状植物自身种群的繁殖与扩张,对高山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垫状植物如何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有效
为了探讨人工林内优势乔木和林下灌草根际土壤氮矿化特征,明确乔灌草根际土壤氮转化差异,该研究以江西泰和千烟洲站区典型人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以红枝蒲桃(Syzygium rehderianum)、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木荷(Schima superba)4种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箱
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是分布于滇、黔、桂交界处的一个云南松变种,其自然生境独特,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该研究以分布于
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对江西省27个县(市、区)的402个村开展地方蔬菜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1817份蔬菜资源.通过对收集到的蔬菜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126个结节),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19~56岁。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和萤火虫成像检查,术后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确诊结节的良恶性。观察指标:(1)分析高频超声与萤火虫成像技术的超声图像特点以及图像质量;(2)比较两种不同成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