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r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品德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自学+引导”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一、 新教学模式的提出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与我国国情教育的全员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目前的思想品德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首先,在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即抽象的多,具体的少;遥远的多,现实的少;观念性的多,实用性的少;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往往不能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进行一种注重成效的教育。教师离不开“灌输—考试”的基本模式,学生是离不开“识记—应试”的基本方法。而在教学评价上,往往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因而出现片面以学生的书面试卷的分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则是缺乏实践活动状况的评价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实施素质教育,显然需要我们政治教师对既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
  二、 理论和实践依据
  从教育学角度看,“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认知和智力开发来说,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健康成长的主体。因此,激励学生主体意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课堂气氛会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
  从实践角度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在知情行几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自学+引导”式教学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程序中,通过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 解,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 教学程序及其实施过程
  “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是对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造,教学流程图式是: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第一阶段,自学教材。它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要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进度,通常自学教材安排在课前或课外,但这既占用了学生作息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可安排在课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后,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效果是较好的。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这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通过讨论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堂讨论题目来源有二:其一,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学生间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或者学生对课本结论提出怀疑时,教师不作正面回答,将分歧点或疑点交给学生讨论。其二,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通过讨论可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巩固。
  第三阶段,启发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相机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应根据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个体。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知识等现状,把师生关系确定为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和发展智力的动力,对讨论的开展和深入有着直接的影响。
  最后,重视归纳、整理,总结评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归纳小结,对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加以综合。得出正确的观点、结论,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乃至完全接受,并对讨论作一个评价,肯定每次讨论中成功的地方,鼓励表扬在讨论中有上佳表现的学生,为下次的讨论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练习总结,通过练习、复习、小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体系中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在每节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达不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政治作业必须注意多样化,既有口头、书面,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平时的作业中,我尝试:
  加强阅读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杂志,把上面刊登的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通过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论一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运用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热点,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指导小论文写作。当今社会,学生接触的媒体越来越多,因而视野也广,他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在教学中布置这样的作业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说明:思想品德课教学“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取得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心理、生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而且更要解放学生,把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他们从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
期刊
创新型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创新型教学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而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在教学中,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型教学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但不以此为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女生到高中阶段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与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不断地向成熟发展。  在生理方面,此时期高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增厚,但仍保留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第1和第2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为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了。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引入情境的合理创设,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其中问题情境放在首位,显然就是要求教师用积极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以帮助学生基于自己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知识的理想
期刊
计算机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计算机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探索计算机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学习兴趣
期刊
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漫长而且相当艰苦的过程。如果想走什么捷径,一口吃个胖子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绝对不是说英语阅读技能的提高就不需要讲究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以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指导,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那么应该从哪几方面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呢?  首先我们应该先简单谈谈学生在阅读理
期刊
初中生物是一门副科,很多学生都不重视,怎样上好生物课?本人的做法是:1 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3 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作些分析探讨。  一、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力量,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
期刊
如何用整体的观点认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规律,从整体上进行改革,是人们思考和研究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改革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在教学论和教学法著作中,对概念教学的过程一般都表述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系统化。这是从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过程来理解数学概念教学过程的。  的确,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当我们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一定感到十分亲切。其意义不单是给学生的作文评估以更为正确而科学的方法,而且还是在给语文教师们“松绑”和“减负”!  一、 绿色评价——关注个性,淡化统一  写作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凭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