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针经角膜缝合修复外伤性虹膜断离的新方法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改良的虹膜根部断离的修复方法—单弯针经角膜连续缝合法的疗效。

方法

使用10-0聚丙烯缝线的双弯针中一个带线弯针,从断离区角膜缘后1.5 mm处巩膜进针入前房,穿过断离的虹膜根部,在角膜缘内2 mm处出针,再反转该弯针从原角膜出针口进针入前房,在距第一针虹膜进针点1.5~2 mm处反穿虹膜,再从距原巩膜进针点2~3 mm处巩膜出针,以同样方法连续缝合断离的虹膜根部。

结果

连续治疗7例,虹膜断离均复位,术后圆形瞳孔6例,梨形瞳孔1例,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无单眼复视。

结论

以带10-0线的单弯针经角膜连续缝合修复虹膜根部断离的方法易于掌握,能较准确地缝合断离的虹膜根部,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情况及其对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5例(55眼)玻璃体切除进行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边缘厚度和黄斑总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后不同炎症程度和不同原发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术眼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平均值为0.62±0.49,较术前的0.93±0.62提高(t=8.67,P=0
Beclin1基因与酵母自噬基因Atg 6同源,是参与哺乳动物自噬体形成,调控细胞自噬过程的重要基因.Beclin1自噬基因的缺陷可能导致肿瘤细胞逃避自噬性死亡[1],而稳定转染Beclin1后可促进细胞的自噬活性,并降低了其成瘤能力[2].本研究观察沉默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Beclin1基因表达后对其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为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一、材料与方法1.靶向
期刊
很长一段时间里,黄晓明是武侠剧和偶像剧青睐的男一号,让很多少女和妈妈们有了做白日梦的素材;有了他,港台再刻薄的媒体也无法理直气壮地认定内地偶像就是“土土的”;又帅又潮,黄晓明把“偶像”做得很称职。
期刊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比对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