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分析研究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h860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情况及其对视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

对55例(55眼)玻璃体切除进行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边缘厚度和黄斑总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后不同炎症程度和不同原发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结果

术后1个月,术眼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平均值为0.62±0.49,较术前的0.93±0.62提高(t=8.67,P=0.000),黄斑水肿平均发生率67.27%。术后炎症程度≤2级的术眼与术后炎症程度≥3级的术眼相比,其黄斑中心厚度(t=-2.22,P=0.03)、边缘厚度(t=-2.25,P=0.03)及黄斑总体积(t=4.17,P=0.0001)均明显减少。

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较高且影响视力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降低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SPN)是一种较少见的、组织发生未定的、低度恶性的肿瘤,发生率仅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 ~2%.本研究参照2010年第4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1]分析21例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和涟水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1
期刊
目的观察保留完整晶状体前囊的方法在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伴有晶状体浑浊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68例(68眼)进行观察分析。做常规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术,玻切头从后方切除中央部晶状体后囊、晶状体核及皮质,保留周边部晶状体后囊及完整的晶状体前囊,然后进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等手术操作。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本组68例中66例(97.06%)视网膜复位良好,视网膜脱离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老年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将67例老年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服用右佐匹克隆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失眠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评定疗效.结果 67例中62例完成8周治疗,脱落5例,其中研究组完成32例,脱落2例,对照组完成30例,脱落3例.两组治疗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