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地化:全球与地方社会文化互动的一个理论视角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443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在地化作为学术用语,直接指涉全球化与在地化的同时并存及其相互影响,初现于20世纪90年代,并于21世纪后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从最初被引为描述全球化、地方化双向互动的学术用语,至1990年代中期以后强调社会文化向度并力主在社会、文化影响力方面建立中心—边缘均衡关系的理论建构,再至201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新的研究构想暨理论的再建构,既是全球化理论自身发展危机的反映,也是社会文化与学术变迁的结果。全球在地化理论为全面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全球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互动,进而思考通过地方实践变革世界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理论视角。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先扶志”重要论述是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方法。这一重要论述以贫困群众为主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同时具有重大实践价值:以增强内生动力为要义,提供了补齐共同富裕精神短板的现实方案;以奋斗为底色,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根本实现路径;以拔穷根为落脚点,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保障。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冲刺期”,在“强调巩固脱贫成效、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今天,必须充分重视、牢牢把握“扶志”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先地位。
底线思维与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一起,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大思维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底线思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寓意深远,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底线思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形成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抵御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探索实践。善于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和两点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运用底线思维的哲学自觉;增强忧患意识、确立全局观点、树立精准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是底线思维应用于实践的基本要
全球史作为世界历史重要的研究分支领域,因其研究视野上的宏观性和整体性,研究方法上注重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多样性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史学者的关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世界历史观,全球史观在理论构建上仍存有缺陷。首先,全球史在观念上有过分夸大世界诸文明体在上古和中古历史时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之嫌。其次,全球史学者把“交流”和“互动”作为全球史观的核心概念,过于强调其积极影响而忽略其中隐含的消极面。再次,全球史学者虽强调“西方中心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从其取得的去“西方中心论”成绩来看,全球史自身理论构建远未完善
中国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创建,始于新中国的成立。70余年来,中国档案学已经实现从“无学”到“有学”、从“附属”到“独立”、从“零散”到“相对系统”的转变,在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中国档案学作为一门关照现实、深耕理论的社会科学,应如何走向学科的成熟与强大,仍是未来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中国档案学的历史哲学反思,则是档案学走向成熟的内在要求,是对档案学发展元问题的一种积极回应。以“关联性”所引申的时空观和互动观这一历史哲学的重要命题,思考中国档案学的时间性、空间性、客观条件与主观创造的互动性则
如何对待和处理国民党政权留下的公务人员,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问题之一。毛泽东既是旧政权公务人员的争取者,也是安置旧政权公务人员政策的制定者、诠释者和执行者。包下来、教育改造、分别录用,是处理旧政权公务人员生活、思想、工作的基本政策。争取与安置旧政权公务人员政策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推动新中国各项工作的开展、扩大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产生了积极效用。
唐代地方监察体制的突出特点是采取巡视监察的方式。对地方州县进行巡察,是监察御史一项重要的常规职能。为加强监察力度,朝廷还临时派遣各类监察使官对地方进行监察,以解决地方发生的重大问题,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监察方式。御史出巡或者遣使巡察,就是要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监察,消除属地管辖模式的弊端,打破或割裂监察者和被监察者的利害关系,形成正常的异体监督与制约关系,发挥巡察的制度优势,及时化解社会危机,保证官僚制度的正常运作,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控。唐代巡察制度的特征、运作以及成效在国家治理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
无论法国学者如何看待黑格尔,他们对于马克思所主导的对于人的能动性的关注却从未改变。因此围绕主体性观念重构马克思抑或黑格尔,成为当代法国哲学的一个核心主题。以伊波利特为例,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当代法国哲学通过黑格尔介入马克思思想过程研究:从历史的和解到异化的劳动实现哲学人类学的解构,泛悲剧主义的苦恼意识揭示真理与实存之间的非统一性,黑格尔与马克思是一对思想的双胞胎。
围绕诠释"他者习俗"的"规范性"议题,作为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与人类学家的列维-斯特劳斯有一对论的视角。维特根斯坦着眼于对弗雷泽《金枝》的批评,而列维-斯特劳斯则针对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展开批判。维特根斯坦对"习俗"诠释的反思关联于其后期哲学的"语用学"转向,而列维-斯特劳斯对"习俗"诠释的反思则关系到结构人类学的创立。借助"语言学"转向带来的新的思想工具,维特根斯坦与列维-斯特劳斯均展开了以"他者"视角进行运思的努力,从而跳出了现代西方文化的窠臼。
面对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和国家治理形式的重塑,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建构的目标和任务随之产生变化。新时代建设条件及趋势变化决定着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建构的基础与条件。梳理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建构的新时代条件,有助于准确定义并厘清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建构条件的新时代发展环境。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建构基础只是参与治理的准入条件,不能生成社会组织参与的环境。通过进一步还原社会组织参与建构的维度关联,揭示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建设所需的使命承载、参与方式及建设路径,基于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建构的目标导向和
流动人口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其治理效能已经成为影响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步入大流动社会后,我国流动人口治理逻辑开始谋求新建构,具体表现为治理结构由分割治理向分工协作治理转变、区域权责由属地化管理向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转变、信息资源由“信息孤岛”向共建共享转变的新诉求。探索构建复合联动治理框架,成为大流动社会背景下推进流动人口治理现代化以及提升治理能力的最优策略选择。复合联动框架构建应聚焦于回归本原(创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跨界协同(构建跨地区和跨部门互补协作机制)以及智慧治理(建立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