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者在设计工程过程中应结合科学理论,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结果达到相关标准,从而达到施工的理想效果,使施工顺利开展。本文阐述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探讨了建筑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 原则;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合理设计建筑电气的各个系统和运用先进的电气设备对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及节约基建投资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的设计中,往往由于设计的周期短, 时间紧, 任务重,而对设计的经济性忽视,致使在建筑初期电气设备投资的浪费。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就是电气设备的初期投资与运行费用达到经济合理。
一、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1、 建筑电气设计必须严格依据国家规范。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令,设计文件的编制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2、近期为主兼顾远期的原则。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远期扩建的衔接,以利于宏观节约投资。
3、根据用电负荷的等级和用电量确定配电室电力变压器的数量,配电方式及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等。
4、设计过程中要与有关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动力和工艺等工种密切协调配合。
5、建筑电气设计必须考虑其经济效益、成本核算、用户满意程度、商品流通环节是否通畅、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等。
6、设计时对于电气安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设备布置要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 设备及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
二、建筑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1、不合理的设计配合
把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与等电位联结装置是当前广泛应用的设计,就其规定而论,在电气施工图中应详细注明连接点、预埋件,并具体说明其敷设方法及技术措施;有时应必要地标注并说明土建施工图中预埋件详图。实际情况为,大部分施工图只在电气图中有防雷接地图,缺少详细的标注与说明,土建施工图中直接省略了说明与标注。标注与说明不齐全将给工程监理及施工造成很大的阻碍,若施工单位缺少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势必会造成施工错误甚至意外事故。最为常见的是接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漏焊以及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使得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经常出现。在施工图设计中,各专业管道以及线路相互碰撞、相互矛盾的问题经常会发生。在审图时出现的问题有:火灾探测器被通风、排烟管道所阻碍;给排水管道、照明灯具、通排风管道、电气管道互相阻碍,要想使安装顺利进行,就应修改设计图纸。而在住宅小区中,不协调的原设计给排水与电气专业情况时有发生,工程结束后,经常出现居室外窗两侧的墙边上预留在空调器安装处排水管口及穿墙孔和空调电源插座造成无法使用插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返工维修是必要的
2、防雷设计的问题
一是防雷装置设备问题。许多设计人员在进行防雷装置设备选择上,仍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在建筑物上专设防雷装置进行防雷,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建筑物应尽可能利用建筑物金属导体作为防雷装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平衡室内的电位,起到很好的均压效果,更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但是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地下水位很高的时候,建筑物内的钢筋外常包裹有塑料、橡胶等防水材料或沥青质防水层,这时钢筋与大地已经是基本绝缘的。因此,应在建筑外面四周敷设闭合状的水平接地体作为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这样才能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二是防止雷电波侵入问题。防止雷电波侵入是防雷措施的重要一环,但是设计人员往往重视防直击雷,而对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重视不够。为了防止雷电波侵入,设计人员对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
3、等电位联结重视不够的问题
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对等电位联结的重视不够,其实等电位联结是非常必要的。建筑中的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同导体连接起来,以起到减少电位差的作用。等电位联结可防止TN系统电源线路中的PE和PEN线传导引入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发生的机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同时也是防雷安全所必需。因此,等电位联结是非常必要的。
4、 关于配电箱的设置问题
配电箱不应设在靠近潮湿房间的墙体上,潮湿房间的水份易透过墙体而渗入配电箱内,特别是浴室。浴室被称为电气安全的特殊场所,在浴室发生电击事故的危险机遇特别大,由于潮湿人体的接触电阻非常小,即使很小的接触电压也会发生嚴重的电击事故与死亡事故。
在配电箱的设计中,除要标明配电箱每部电气元件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型号,还要明确配电箱本身的型式,所选的配电箱应适合用于住宅楼内,配电箱相对体积较大,内装电气元件,又有不少管线敷出,设计时对其位置的确定更要考虑周全。
5、照明回路问题
在照明回路方面,考虑到厨房和卫生间都比较潮湿,其照明回路宜与其它照明回路分开设置,并根据规范要求予以配接地线,以保证安全。卫生间内若考虑采用浴霸类高功率供热照明器(1~3kW)取暖,则宜单独考虑一个回路。在插座布置方面,应该根据不同户型和不同档次加以具体考虑。
应急照明一般由应急照明配电箱配电。有些人在设计应急照明系统时,将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灯仅由翘板开关控制。尽管应急灯自带电池,若其控制开关处于断开位置,发生火灾时,应急灯也不会自动点亮。在混乱而紧急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会有人顾得上一一打开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的开关,应急照明系统也不失去了作用。
6、 消防设备的配电保护措施设置不妥
通常,设计人员在作消防泵、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的配电设计时,大多数都设防置了过负荷保护,并且有动作与切断电源。众所周知,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尽快扑灭火灾,尽量减少火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上述设备只要还能运转,就应该继续运转下去,直至将火灾完全扑灭。至于这些设备是否会因过负荷而烧毁,则完全不必考虑。将上述设备设置过负荷保护后,无疑将降低消防设备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消防作业低突的正常进行。
7、电缆敷设的问题。电缆在桥架中可无间距敷设,许多设计人员做消防设备配电设计时,采用普通电缆在耐火电缆桥架中敷设,而不考虑桥架对电缆允许载流量的影响,造成电缆短路。在电缆敷设问题上,应考虑不同类型的桥架对电缆允许载流量的影响。根据电缆在电缆桥架上的层数,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乘以校正系数:梯形电缆桥架为0.55~0.8,托盘式电缆桥架为0.5~ 0.7,槽盒式电缆桥架应根据电缆根数,乘以0.4~0.8的校正系数。
总之,设计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方面说明设计人员学习、执行规范意识不强,甚至有的专业基本概念不清,另一方面说明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设计人员应注重学习规范、一定要杜绝违反强规条文,避免错漏碰缺,减少安全隐患;同时重视电气方案的优化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等节能措施,提高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翔. 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与探索[J]. 科技信息, 2011,(22)
[2] 安红花.浅谈在建筑电气设计时几个易忽视与混淆的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6)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 原则;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合理设计建筑电气的各个系统和运用先进的电气设备对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及节约基建投资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的设计中,往往由于设计的周期短, 时间紧, 任务重,而对设计的经济性忽视,致使在建筑初期电气设备投资的浪费。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就是电气设备的初期投资与运行费用达到经济合理。
一、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1、 建筑电气设计必须严格依据国家规范。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令,设计文件的编制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2、近期为主兼顾远期的原则。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远期扩建的衔接,以利于宏观节约投资。
3、根据用电负荷的等级和用电量确定配电室电力变压器的数量,配电方式及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等。
4、设计过程中要与有关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动力和工艺等工种密切协调配合。
5、建筑电气设计必须考虑其经济效益、成本核算、用户满意程度、商品流通环节是否通畅、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等。
6、设计时对于电气安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设备布置要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 设备及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
二、建筑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1、不合理的设计配合
把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与等电位联结装置是当前广泛应用的设计,就其规定而论,在电气施工图中应详细注明连接点、预埋件,并具体说明其敷设方法及技术措施;有时应必要地标注并说明土建施工图中预埋件详图。实际情况为,大部分施工图只在电气图中有防雷接地图,缺少详细的标注与说明,土建施工图中直接省略了说明与标注。标注与说明不齐全将给工程监理及施工造成很大的阻碍,若施工单位缺少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势必会造成施工错误甚至意外事故。最为常见的是接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漏焊以及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使得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经常出现。在施工图设计中,各专业管道以及线路相互碰撞、相互矛盾的问题经常会发生。在审图时出现的问题有:火灾探测器被通风、排烟管道所阻碍;给排水管道、照明灯具、通排风管道、电气管道互相阻碍,要想使安装顺利进行,就应修改设计图纸。而在住宅小区中,不协调的原设计给排水与电气专业情况时有发生,工程结束后,经常出现居室外窗两侧的墙边上预留在空调器安装处排水管口及穿墙孔和空调电源插座造成无法使用插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返工维修是必要的
2、防雷设计的问题
一是防雷装置设备问题。许多设计人员在进行防雷装置设备选择上,仍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在建筑物上专设防雷装置进行防雷,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建筑物应尽可能利用建筑物金属导体作为防雷装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平衡室内的电位,起到很好的均压效果,更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但是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地下水位很高的时候,建筑物内的钢筋外常包裹有塑料、橡胶等防水材料或沥青质防水层,这时钢筋与大地已经是基本绝缘的。因此,应在建筑外面四周敷设闭合状的水平接地体作为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这样才能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二是防止雷电波侵入问题。防止雷电波侵入是防雷措施的重要一环,但是设计人员往往重视防直击雷,而对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重视不够。为了防止雷电波侵入,设计人员对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
3、等电位联结重视不够的问题
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对等电位联结的重视不够,其实等电位联结是非常必要的。建筑中的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同导体连接起来,以起到减少电位差的作用。等电位联结可防止TN系统电源线路中的PE和PEN线传导引入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发生的机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同时也是防雷安全所必需。因此,等电位联结是非常必要的。
4、 关于配电箱的设置问题
配电箱不应设在靠近潮湿房间的墙体上,潮湿房间的水份易透过墙体而渗入配电箱内,特别是浴室。浴室被称为电气安全的特殊场所,在浴室发生电击事故的危险机遇特别大,由于潮湿人体的接触电阻非常小,即使很小的接触电压也会发生嚴重的电击事故与死亡事故。
在配电箱的设计中,除要标明配电箱每部电气元件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型号,还要明确配电箱本身的型式,所选的配电箱应适合用于住宅楼内,配电箱相对体积较大,内装电气元件,又有不少管线敷出,设计时对其位置的确定更要考虑周全。
5、照明回路问题
在照明回路方面,考虑到厨房和卫生间都比较潮湿,其照明回路宜与其它照明回路分开设置,并根据规范要求予以配接地线,以保证安全。卫生间内若考虑采用浴霸类高功率供热照明器(1~3kW)取暖,则宜单独考虑一个回路。在插座布置方面,应该根据不同户型和不同档次加以具体考虑。
应急照明一般由应急照明配电箱配电。有些人在设计应急照明系统时,将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灯仅由翘板开关控制。尽管应急灯自带电池,若其控制开关处于断开位置,发生火灾时,应急灯也不会自动点亮。在混乱而紧急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会有人顾得上一一打开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的开关,应急照明系统也不失去了作用。
6、 消防设备的配电保护措施设置不妥
通常,设计人员在作消防泵、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的配电设计时,大多数都设防置了过负荷保护,并且有动作与切断电源。众所周知,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尽快扑灭火灾,尽量减少火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上述设备只要还能运转,就应该继续运转下去,直至将火灾完全扑灭。至于这些设备是否会因过负荷而烧毁,则完全不必考虑。将上述设备设置过负荷保护后,无疑将降低消防设备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消防作业低突的正常进行。
7、电缆敷设的问题。电缆在桥架中可无间距敷设,许多设计人员做消防设备配电设计时,采用普通电缆在耐火电缆桥架中敷设,而不考虑桥架对电缆允许载流量的影响,造成电缆短路。在电缆敷设问题上,应考虑不同类型的桥架对电缆允许载流量的影响。根据电缆在电缆桥架上的层数,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乘以校正系数:梯形电缆桥架为0.55~0.8,托盘式电缆桥架为0.5~ 0.7,槽盒式电缆桥架应根据电缆根数,乘以0.4~0.8的校正系数。
总之,设计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方面说明设计人员学习、执行规范意识不强,甚至有的专业基本概念不清,另一方面说明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设计人员应注重学习规范、一定要杜绝违反强规条文,避免错漏碰缺,减少安全隐患;同时重视电气方案的优化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等节能措施,提高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翔. 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与探索[J]. 科技信息, 2011,(22)
[2] 安红花.浅谈在建筑电气设计时几个易忽视与混淆的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