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EVOH/PE⁃RT合金包覆PE⁃RT双层阻氧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塑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市场上常见的阻氧管存在难以热熔回收再用的问题,制备了新型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耐热聚乙烯(PE-RT)合金包覆PE-RT双层阻氧管,其内层工作管为PE-RT材质,外层为EVOH/PE-RT合金阻隔材料;研究了EVOH和相容剂含量对EVOH/PE-RT合金阻隔膜阻氧性能的影响,并对新型双层阻氧管的氧气透过量和热熔回收情况以及新型双层阻氧管回收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EVOH/PE-RT合金阻隔膜的氧气透过量随EVOH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相容剂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含30%(质量分数,下同
其他文献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以其特有笼型结构和有机无机杂化体系备受关注。介绍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结构特点与合成方法,综述了其在耐热阻燃材料、疏水性涂料、药物包覆材料、多孔功能性材料和皮革鞣剂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就其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含铬革屑的资源化利用一直以来都是皮革行业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含铬革屑中提取的胶原蛋白降解物(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CDP)作为硅酸盐水泥缓凝剂,并且研究了CDP对水泥缓凝时间、强度、晶体形态和水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DP的掺入有效地延长了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但同时水泥的强度随着CDP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损失。另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CDP的加入使水泥的晶体形貌由针状逐渐转变为块状。热重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CDP的
对3种不同共聚结构的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树脂——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内酰胺(1132)、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M21)和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1252)以及其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磨损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52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M21次之,1132最差;PTFE的加入提高了3种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其中对1252的摩擦磨损性能改善最大,当PTFE含量为30份(质量份,下同)时,其
建立了层叠流道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网格模型,根据流变测试数据,采用Polymat对物料的黏度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并利用Polyflow软件对聚丙烯腈(PAN)凝胶在层叠流道内的三维等温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当入口流量增大时,层叠流道出口速度的不均匀性增加;沿流动方向流道内压力逐渐降低,并在出口处降低至同一最低值;流道进出口压力差与入口流量大小具有正相关性;在流道的中心截面上剪切速率分布均匀,波动较小。
基于阻燃剂ANTI-660及抗静电剂单苷酸甘油酯(Gm)制备了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氧指数测试仪、表面电阻测定仪、万能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阻燃剂和抗静电剂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阻燃剂含量为18.0%(质量分数,下同),抗静电剂含量为2.0%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6.0%,UL 94测试达到V-0级,表面电阻下降到1.7×1012Ω;添加阻燃抗静电体系的复合材料相比于添加纯阻燃剂的复合材料整体
在国家二胎政策落实下,幼儿服装尤其是萎靡不振的幼儿皮革服装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而消费群体对于幼儿皮革服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具备舒适性与时尚性,还要求具有益智性与发展性。从结构、色彩、图案角度进行了幼儿皮革服装功能性设计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设计方法,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皮革服装行业的成熟发展提供帮助。
采用液态丁腈橡胶(LNBR)对水滑石(HT)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制备了LNBR/HT,并用其填充聚氯乙烯(PVC)制备了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简支梁冲击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氧指数测定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研究了LNBR对HT的改性方式和改性前后HT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LNBR对HT的改性为物理改性,由于LNBR与PVC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经LNBR改性的HT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得以改善,其与PVC基体
合理的价格策略关系到皮革制品企业发展长期性、全局性,从皮革自身特征出发,分析并提出最为合理的价格策略以及其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在新市场初期,应用低价销售、增加销量,
为了解决聚氯乙烯(PVC)医用耗材在使用过程中易被细菌感染问题,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抗菌剂——C8-6-8双季铵盐(GQAS),并将其作为添加剂与PVC粒料进行物理共混和压片,制成了一种抗菌性能良好的改性PVC材料。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热重分析仪(TG)、菌落计数仪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GQAS的结构和热稳定性以及改性PVC材料的抗菌性能、溶出能力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QAS与PVC共混时不会因加热而分解;GQAS含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的改性PVC材料可以有效抑制大肠
采用多巴胺(DA)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DA辅助共修饰,并用溶剂浇铸法制备具有优异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热常数分析仪和电子单纱强力仪等对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晶度、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DA和APTMS共修饰后的PDA-CNTs-NH2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PDA-CNTs-NH2的加入,有利于改善PVDF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