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打响“重生”之战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经济结构的改变为老工业基地提升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而软环境的改善,则使长春逐渐成为东北的投资高地
  1865年建城的长春,是名副其实的“老工业基地”。这座城市用多个“第一”见证了新中国工业的成长:第一辆汽车、第一列地铁、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显微镜、第一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时过境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增长、城市进步、老百姓获得感提高的关键。2017年上半年,长春市实现GDP增幅8%,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速8%。在新一轮振兴东北热潮中,长春打響“重生”之战。

“傻大黑粗”变“聪明”


  从迫使跨国公司长期垄断产品退出中国市场的基因工程药,到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在包括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化所和吉林大学等在内的百余家研发机构的支持下,老工业基地逐步告别“傻大黑粗”,正从制造业向“智造业”升级。
长春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
工作人员在进行造血干细胞分离

  作为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的龙头,长春工业战线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努力构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能力,促进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中,重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长春市正在打造6个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及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大数据产业。长春计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要由现在的17.1%提高到26%左右。
  而老工业基地的三大传统产业——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也正着力升级,以求通过做强做优,共同支撑经济发展。
  目前,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领先的检修基地正逐渐完善,这一基地具备检修300列动车组的能力。
  专家认为,轨道客车制造会有天花板,但检修基地则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轨道客车4s店,上百亿元的产值将由此而来。
  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长春的这一增速为8.3%,其中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作用明显。1~6月,长春市生物医药工业产值增速为23.5%,光电信息工业产值增速12.9%,分别比2016年同期增速提高了17.1和7个百分点。
  长春市副市长白绪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经历了2014、2015两年的调整,长春工业在2016年实现企稳回升,稳中向好,并在2017年延续了这个势头。“一是汽车等支柱产业稳定增长,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地方工业的支持作用也在增强。”白绪贵说。
  为了让经济发展更有后劲,长春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智力、科技、研发支持。目前,长春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66户,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百万平方米国际一流孵化基地、五大专业技术平台、七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共引进了51家高水平研发机构,产业孵化区建设初见成效。
  长春中科应化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的小企业。但这家小企业正在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攻克环保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研发可完全降解的塑料泡沫。
  在长春,这样的“高精尖”“小巨人”民营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的成长壮大,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动力。
  “一汽打喷嚏,长春就感冒”的一业独大格局正在改变。2017年上半年,去除中央和省属工业企业,长春市地方工业总产值增长15.1%,增速高于全市工业6.3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产值增速达到15.8%,高于全市工业7个百分点。

从守家待业到“闯世界”


  在长春国际陆港的拼装箱区,产自东北亚地区的电子产品、纺织品装满了数十个标准集装箱,等待发往欧洲;铁轨旁的集货区,刚刚卸下的来自欧洲的集装箱装满了汽车零部件、板材。
  吉林省位于东北亚的几何中心区域,沿边近海,但经济外向度始终较低。省会长春没有港口通海临江,航空、铁路等通道建设也相对滞后,因此一直被定位为“封闭的东北内陆城市”。
  “一带一路”建设给这一内陆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机遇。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北线上的重要节点,连接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长春,开始展现出开放活力。
  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窗口,经由中蒙俄经济走廊,吉林着力打造“丝路吉林”大通道。由此,连接东北亚地区的铁路、公路互联互通建设加速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借由中欧班列,省会长春更是初具东北亚多式联运中心的雏形。
  2015年8月开始试运行的“长满欧”(长春、满洲里、欧洲)班列,由吉林省长春市始发,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途经俄罗斯西伯利亚、白俄罗斯布列斯特、波兰华沙,到达德国施瓦茨海德。
  这一线路全程约9800公里,单程运行时间为14天,比海运缩短了20多天,大大节省了企业的费用、时间,降低了库存。
  如今,越来越多来自中国东北、环渤海、华北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的货物在长春集聚,通过货运列车发往俄罗斯、波兰、德国。
  2017年上半年,长满欧进出口合计13558标箱,承运进出口货值超4.1亿欧元。国际陆港区域完成海铁联运6838标箱,现已形成营口港方向每日发运、次日运抵的开行密度。
  政策利好带动了投资热潮。不同于过去东北人的守家待业、小富即安,想走出去“闯世界”的长春企业家正越来越多。
  6月初,长春高新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董事长柴丽刚从日本商务访问归来。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和开拓国际市场,是她近期的工作重点。   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长春新区,承担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战略任务。根据设想,新区在连接东北三省经济走廊的同时,向北辐射俄罗斯、蒙古国,向南延伸至日本、韩国。
  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认为,以长春新区为平台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国家交流与合作中心,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图们江区域乃至东北亚发展而言都是新机遇,也将为振兴注入新活力。

拆除投资的“山海关”


  有人说金融界曾有一条潛规则,叫“投资不过山海关”。究其原因,是因为山海关外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现象多见。
  现在,长春要拆除这个把投资挡在东北地区之外的“山海关”,营造具有营商亲和力的软环境。
  为解决群众、企业办证难、办事难、走冤枉路等问题,2016年7月起,长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行“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综合改革工作。
  如今,长春市政务中心已改装一新:宽敞明亮的大堂中间,设有一个“取件窗口”,位于左右两侧的办事大厅里,30个一模一样的“综合服务窗口”整齐划一,全部实行叫号服务。正是这些普通的服务窗口打开便民利企的“便利之门”。
  新的政务中心不再设置“工商窗口”“建委窗口”“规划窗口”……而是设置“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接件。群众不必成为“专家”,知晓哪个部门办理哪些事项,哪个部门在哪里办公,只需认准“一个门”,找到“一扇窗”。
  窗口改革的背后,是此次改革的核心——受审分离:综合窗口接件、部门后台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改革后,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批核准仍由原职能部门负责,而接件、出件环节剥离出来交给综合窗口。这样,管办环节在后台隔离运行,企业和群众办事可以少求人、不求人,滋生吃、拿、卡、要等“微腐败”现象的土壤也随之消失。
  2017年7月1日起,长春市将32个涉企证照整合到一张营业执照上。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后,申请材料和审核信息在多个部门间共享,企业无需到相关部门现场申请,即可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企业信息公示二维码的营业执照。
  “多证合一”改革后,企业再也不用为备案、提交信息四处奔波。同样的信息,企业向政府部门提供一次即可。“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实现相同信息和材料“一次采集、一档管理、一网共享”。
  传统经济结构的改变为老工业基地提升了发展的内生动力,而软环境的改善,则使长春逐渐成为东北的投资高地。2017年上半年,长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3亿元,增长10.8%,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
  “汽车城”里长出“森林花果城”
  每年,入冬供暖期都是东北的“重霾”时期。2016年冬季,很多长春人已经做好了“迎霾”的心理准备,却发现蓝天多了,空气好了,霾少了。
  为了绿色发展,长春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工业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搬迁改造,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促进工业结构优化调整。
  从2016年年初开始,长春开始关停搬迁重污染企业11户,淘汰黄标车1.6万辆、燃煤小锅炉近千台;秋冬季节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着重治理秸秆露天焚烧。
  得益于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工业企业,长春市一年减少燃煤60余万吨,减少烟尘排放3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000余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00余吨。
  也就是在这一年,长春在GDP增速达到7.8%的同时,空气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54天,重度及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上年减少22天,PM10和PM2.5浓度均值比上年分别下降27.1%和30.3%。通过限产、减排、淘汰、关停,长春致力于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2016年年末,“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结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长春第九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凭借连续五年以上获此殊荣而获得“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周年最高荣誉大奖”。
  在长春,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一样重要,城市环境和经济指标共同成长。
  春季观花、夏季浓荫、秋季观果、冬季看青。按照这一思路,“汽车城”长春在城区改造出500多块绿地,以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方式,让城市坐落在森林里。翻开长春地图,大大小小100多个公园散落在各城区。市中心儿童公园门前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玫瑰园,与隔街相望的牡丹园里的万余株牡丹、芍药争奇斗艳。
  盛夏时节,全国多地正在经历破纪录的高温,太阳炙烤着水泥森林里灰色的柏油马路。而在长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中间的绿化带,无论何时都充满着负氧离子的清新。
  在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下,“汽车城”里长出了“森林花果城”,生态成长力丰富着老工业基地居民的幸福感。
其他文献
日前,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力争2017年年底前,所有市县全部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四统一”。  与“房”相关无小事,各种解读纷至沓来。有人说,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意在“关门打狗”降房价,隐匿财产的贪官和推高房价的炒房者都难逃此网。  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联网,真的有那么大威力?除了反腐大局、房市走向,跟普通人又有何关联?  只有公开登记信息,才会影响楼市供求关系  徐川(天津
我在浙南某地考古,一天180元也招不到人。  这十多年,我一直在浙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我偶尔认为自己挺喜欢考古工作的,当然,烦心事也从未少过。  每逢新工地开张,到处找民工,讨价还价,吵吵闹闹,最是烦人。过去的农村有活力,田间地头尚有农活,雇佣农民工并不难,如今形势不同了。  昨夜在工地,收听电台自娱。有位女子向主持人诉苦,她说,我挺喜欢我男朋友的,但他有个毛病,初次约会时他吻我,我没拒绝。后
你在江西南昌市大汗淋漓地跑了一场马拉松,最后拿到的却是“吉林市长”签名的获奖证书……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能跑全程马拉松的大陆跑者有近10万人,2016年这一数量没有太大提升。  但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328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中,参赛人次超过280万。  一方面,中国马拉松发展之路仍然很长;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忙碌的中国人开始在“朋友圈”里每天奔跑,并站上马拉松赛道。当各类人群,
被坊间称为“史上最厉害”的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于3月25日起施行。近日,上海市民的朋友圈大量转发的一张图片就是“不管风里雨里,交警都在路口等你”。一时间,“后视镜压线扣3分”“五次违章即扣车”等谣言“甚嚣尘上”,令许多车主难辨真伪。  随着中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多个“堵城”都在推进交规修订。早在2016年6月,深圳市即发布了新交规,启动了“早晚高峰多成员车道”等创新
中国电影特别需要对基本价值观进行梳理。  “国产大众电影在市场的缺位是很不正常的,我们想努力把创作推向正常。”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期间,电影导演乌尔善将这个观点重复了两次。  在收获16.82亿元票房的《寻龙诀》之后,乌尔善有段时间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了,他在用三年时间筹备《封神三部曲》——一个以《封神演义》的故事为题材,投资30亿元的重工业系列电影项目。  中国电影工业化虽已是老生
这个春天,真想念那些禾雀花。  那一年的四月,报纸上说禾雀花盛开,于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天鹿湖郊野公园看。在那之前我没听过禾雀花这个名字,后来知道,这是一种完全不像花的花——花瓣很厚,肉质沉重,看起来更像一种果类;密集的样子,有一个词与它天然搭配:硕果累累。  天鹿湖郊野公园是一座山,绕到某个低坳的荫处,便是称得上“满山遍野”的禾雀花的藤蔓,那情形可谓壮观。因为是春天,脚下泥土沉湿,显然有雨的痕迹,
农工党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目标  中国农工民主党,很多人误以为是农民和工人组成的党派,甚至是农民工组织。  《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规定,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瑞士人一直以内敛和保守著称,没想到他们用起可卡因来,如此豪迈  每当雾霾锁城的时候,人们总容易想起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  二战后的几场严重污染,让数以千计的人在浓密的毒雾中死于非命。严重污染让伦敦一度臭名昭著,随后政府下大力气治理,数年后伦敦重新恢复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甚至还有鲸鱼顺着泰晤士河的入海口一路逆流而上,这也被视为伦敦环境整治成功的标志。  虽然伦敦的大环境没那么“毒”了,但小
中国消费者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纪录日益敏感  环境问题正成为中国人越来越担心和关心的事。10年前,中国人还只知雾,不知霾;近几年,“雾霾”和PM2.5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政府环境执法的严格程度也大大加强。  从经商的角度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记录日益敏感。  一年前,某国际品牌形象咨询公司曾发表报告说,中国消费者对于企业“环境形象”的重视程度排名全球第三。这
对运营商罚得好  李霞(律师)  近日,安徽黄山工商部门对三大运营商“靓号”附条件经营行为作出行政处罚。黄山工商部门的举动明确告诉运营商,用不用“靓号”选择权在用户,即便用户签订了服务协议,但“你情我愿”不等于合法,运营商涉嫌违法就要接受处罚并整改。  黄山市工商局通过对当地三大运营商的调查发现,他们根据“靓号”排列不同设置了不同的消费条件,比如对最受欢迎的“一类靓号”,三家运营商设置条件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