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新视角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28859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点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新视角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学习 学习习惯 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51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将工夫下在平时,进而取得更加优异的学习成绩,并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更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培养效果。本文就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展开论述。
  一、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
  新时期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师从全新的视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新视角。为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更要积极的加以吸收,真正的理解其深刻的内涵,从全新的视角去思考教学活动,自然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更多的启发,能够从新的视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很多教师谈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都认为是一种传统教学中注重培养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无新意。实际上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依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而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发现,教师虽然在新时期依然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但是却与传统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区别就在于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思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预习阶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考机会,学生进行的课前预习活动不应该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简单的读读文章的内容,而是要学生渗透思考,通过思考不仅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进而更好的达到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
  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不仅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的意识不强,同时为数不少的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多下工夫。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要引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切实达到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更加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还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起重视。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收获大量的知识点,基础知识点的学习需要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获取,修辞方法等知识点的学习也要通过阅读实现,可见学生只有能够有效进行阅读,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学科学习。
  (二)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点
  阅读不仅仅包括课内阅读,而且包括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使学生有效的把握课内的知识点,还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获取更多课外的知识点,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引起高度重视。
  四、培养学生及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习惯
  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的积累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克服遇到的困难,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点,才能取得进步。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只有及时消除学习中遇到的知识盲区,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遇到困难难以及时解决。这就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知识盲区,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压力,而且对学生以后有效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的好习惯。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及时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的好习惯。本人主要采用鼓励的方法,对学习中遇到困难并能够及时解决困难的学生,本人提出大力表扬,这不仅对学生个人是一种很大的鼓励,而且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对培养学生及时克服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好习惯有很大帮助。
  五、培养学生与教师及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好习惯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惑,即使没有疑惑,也应该积极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使自己的学科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就语文学科的特点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培养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好习惯引起重视。
  (一)培养小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好习惯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学生就个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知识点与教师进行交流,能够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启发,对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有很大帮助。当然,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好习惯,要求教师首先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二)培养小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好习惯
  除了鼓励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还要鼓励小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使学生发挥个人的见解,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想法,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视角更加多样化。
  总之,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学习,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需要教师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有很大帮助。
其他文献
由于无干涉设计的悬臂式掘进机具备机器过高、稳定性和适用性较差等缺点,致使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效果不佳。为了提升悬臂式掘进机的操作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对悬臂式掘进
【摘 要】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本的改革成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语文教材的设计者应该本着教材注重文化底蕴,更加生活化,更加重视心灵感悟。教材是教育教学的方针和导向,只有在教材上转变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们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实现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文化底蕴 生活化 心灵感悟 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
论述了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及动物的危害。对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类型、作用机理、测评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生物筛选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以莲峡河小流域内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样地进行降水截留实测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线性相关;穿透系数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指数相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的优势,指出其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用果胶酶水解油菜上部叶细胞壁中提取的果胶,用二乙氨乙基(DEAE)-琼脂糖(Sepharose) 色谱柱层析分离含硼化合物,研究硼在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Brassica napus)细胞壁果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
当前国内几座已建在建跨海大桥建设特点是长距离跨越海面,测量精度要求高,海上测量条件复杂,施工测量难度大,跨海大桥施工控制测量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测量技术难题,提高测
以野生家蝇干燥幼虫为原料,在常规的生化提取基础上,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进一步纯化,并结合电洗脱技术,利用灵敏的杀菌活性检测手段,从家蝇抗菌肽总组分中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