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构建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研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构建大学生价值观体系进行简要研究。首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界定;其次,列举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进而提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正确的价值引导,从根本上构建合理的价值观体系路径;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过去几十年中,价值观这一概念被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广泛使用。人们普遍认识到,价值观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关乎人们的兴趣、快乐、偏好、目标、需要、排斥与吸引,以及其他种种的选择倾向。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对于价值观是什么,人们众说纷纭,见解各异。直至20世纪50年代,将价值看成客体的绝对属性的观点才为社会科学家所普遍抛弃,并进而就价值观达成一个共识,即价值观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与值得有关的东西”。
  1.大学生价值观的界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基奇(Rokeach,1968)认为,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和存在的最终状态有关。说某人具有某种价值观,即是说,他具有持久的信仰。他还认为,价值观具有适应环境、自我防卫、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功能,是个人组织自我、在世界上采取行动并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标准。
  综上可以看出,价值观是人们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大学生价值观就是大学生对其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评价、决定取舍所持的最基本的观点。它是在大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处理其行为与社会、他人或自身需要的关系时产生的思想观念,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构建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中最年轻的力量,规范和引导其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价值观,对于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历史性意义。
  2.1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
  黄曼娜对大学生进行了有关人生价值观的调查,该调查涉及北京等六个城市的大学生,采用的是经黄希庭等修订的罗基奇的价值观点查表(分为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两个分量表。实际上,终极性价值观是考察人生目标的,工具性价值观是考察人生价值手段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把终级价值观的“合家安宁”、“自由”、“自尊”、“国家安全”列在前四位,“舒适的生活”、“真知灼见”、“兴奋的生活”、“拯救灵魂”列在末四位。结合他们对选择“最重要”和“最不重要”理由的陈述,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①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力图在集体主义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之间维持平衡,奉献与索取并重,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取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此,我们基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将为构建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提供必备前提。
  2.2对当代大学生加强正确的价值引导,从根本上构建合理的价值观体系
  通过以上对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研究,可以初步地确立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体系是由价值理想、信念、信仰所构成的系统。这种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如下三个层次出发:第一层次为共产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人类终极的人生价值观,主张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第二层次为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是现实的人生价值观。其核心内容为实现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三层次是个人的价值观,包括个人的生活信念、职业理想、为人处事的方式等。只有把第三层次的内容与前两个层次的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基础目标与终极目标的结合,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命运的结合,才能建立正确、合理的大学生价值观体系。
  2.2.1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认真总结和宣传党中央提出的价值理论,以此作为当前价值观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不懈的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势进行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2.2.2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首先,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导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并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在进入21世纪的关键历史时刻,他又进一步把这些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他还特别提出,要养成这些精神,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真正确立。其次,加强大学生政治情感教育。明确共产党的领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为我党的主导思想,鼓励大学生投身政治,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对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进行引导。
  2.2.3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从当代青年实际出发,将一元化道德教育目标层次化;注重青年在道德价值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转移对大学生思想教育重点为“将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价值行为统一”。
  3.结论
  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研究是国家教育部“八五”计划的重点研究课题,建议合理的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对于培养大学生个人情操,促进国家未来50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更是有着强烈的必要性。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并不是完成于一朝一夕,关键还是对这一课题的不懈探讨并付诸实践。我们坚信,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持之以恒的构建,必会赢得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岑国桢编著.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黄希庭,郑涌等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石海兵著.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黄曼娜.我国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6]方巍.多元价值观背景中的人生意义与实现.当代青年研究,1995,(5).
其他文献
煤矿井下密集钻孔尤其穿层钻孔是煤层气开采和瓦斯灾害治理最常用的增透措施之一,但穿层钻孔经过岩石段长、煤层段短,导致有效增透范围小、钻孔利用率低。本文基于水射流柔性传递能量特性,提出利用水射流破岩钻进成孔、提供自身前进推进力的一种自进式水力喷射拐弯钻孔增加煤层透气性方法,充分延伸煤孔段长度,发挥单个穿层钻孔的利用率,增加煤层瓦斯流动通道,降低增透成本。实现该方法的关键在于不改变现有穿层钻孔尺寸的条件下,开发与之匹配的自进式水射流钻头,其性能决定拐弯钻孔的钻进效率和孔壁稳定性。自旋转射流钻头通过射流旋转移动冲
膨润土是一种环境行为优异的天然吸附材料,尤其是无毒,资源丰富的特点,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其应用的热点课题之一。论文以新疆夏子街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其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水质环境的沉降分级,其次系统研究膨润土(MY)及其分级产物对两类染料(碱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各两种)的吸附性能,最后探索了原矿制备的膜材料处理染料废水。通过XRD、XRF、FT-IR等表征手段对提纯产物和吸附的机理进行分析,得到以下认识:
  1)夏子街膨润土含SiO264.88%、Al2O315.84%、Fe2O33
盐岩水溶开采后形成的溶腔被广泛用作能源储存硐室或作为废弃物处置空间,这对盐腔的长期稳定性和密闭性提出了考验。因而,开展盐岩在地应力作用下的细观结构变化和宏观变形行为的研究十分必要。盐岩作为一种沉积岩,具有岩石非连续、非均质和非线性的特征,同时它也是由氯化钠晶体构成的多晶,具有晶体的属性。对于盐岩多晶,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表现为渐进性破坏,而在蠕变过程中则会出现加速蠕变的灾变式破坏;它的应力-应变曲线尽管在宏观上看似光滑连续,但微观层面的塑性变形却起伏不定,这些起伏能够被声发射所捕捉。本文引入雪崩动力学研究方
我国70%以上的煤矿是高瓦斯矿井,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煤层透气性低,此类条件煤矿瓦斯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不断向深部迈进,煤层透气性越来越低,如何大幅度增强煤层透气性是实现煤矿井下瓦斯高效抽采和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的关键。目前,水力压裂技术在煤矿井下瓦斯抽采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在现场施工中也出现裂缝无序扩展,造成抽采空白带,且对煤层顶底板破坏严重,均为后续煤炭开采埋下隐患。
  针对上述难题,作者基于研究团队对水射流割缝破煤岩理论及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
随着浅层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殆尽,煤炭资源的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的地应力和瓦斯压力逐渐增加,瓦斯灾害也愈发严重。如何有效地提高煤岩体渗透性,实现煤与瓦斯的安全高效共采至今仍是难题。本论文以流体致裂增渗煤岩体机理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等手段,系统性地研究了流体对煤岩体的致裂增渗理论与应用,基于弹性力学、断裂力学和应力波传播,分析了流体致裂煤岩的机理;基于煤矿现场工作面地应力分布规律,考虑地应力及采动加卸载对煤层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含水率对原煤力学特性与渗流规律的影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天门冬植物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具有的一种特殊防火功能。天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缘草本类植物,也是我国中草药的主要品种之一。而天门冬具有防火功能也是一次偶然的无意发现,当火星落在天门冬的针叶上面时,你则会听到“啪”的一个清脆的声响,随着气流的喷出将火星扑灭,或者当火源靠近天门冬针叶时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并立即将火源喷灭或者吹离。根据观察发现,天门冬植物遇明火靠近时,其针叶内部会喷出气
期刊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传达的重要信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国民素质提高和道德凝聚力量,是绝不可能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和受人尊敬的民族,高扬文化旗帜、建设文化强国,已是时代的呼唤、民众的呼唤。那末,如何通过人才开发,建设文化强国?我的初步构想是:   1.要整合三支文化人才队伍,使人才结构趋向科学合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期刊
【摘要】颜色作为一种视觉效果,从理论上讲,人们对它的感知应是一致的。但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及思维习惯等,这些颜色词的文化涵义也存在差异。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多种颜色词在英汉中的差异,探讨在颜色词翻译中如何做到翻译的最佳效果,并且提出了直译法、意译法、改色法、增减色法为主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颜色词;英汉差异;翻译    1.颜色词的英汉差异对比  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下盛行的人人网这一网络平台,通过对人人优势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趋向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价值构建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心理;人人网;构建    网络,已然成为新型生产力,对于被视为潜在人力资本生产要素之一的大学生而言,接触网络不仅是生产力间的碰撞,更是双向影响互动的过程。很多大学生中甚至出现了“被人人”的网络心理趋向。借助于人人网这一平台,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方案,研究和探索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出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多媒体;方法研究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廊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