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管理是评价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老师,这次月考评比结果出来了吗?需要我提前通知同学们准备吗?”生活委员王天怡提醒我。在我班每次月考后的第一节班会课一定是月考总结与表彰大会,而大会的重头戏就是兑现月考前大家制定的目标与奖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管理的艺术也在于此,如何激励、唤醒和鼓舞孩子们的学习意识和成长动力,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探索的。对于高中的孩子来讲,很难通过打骂和训斥来教育他们,因此,我认为在孩子还没有完全自主规划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时候,班主任还需要适度干预,用评价明确他们的价值观,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我班月考的总结与表彰大会就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尝试。
  制定目标
  目标是前行的动力。长期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人生的方向,在成长的路上不断为目标而积淀自己;短期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不因长期目标遥远而懈怠。
  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在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7年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10年后,他在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把比赛线路仔细看几遍,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
  月考制定目标就是帮孩子们在高中学习的马拉松过程中画下的一个个阶段标志。每一次我班的月考总结与表彰大会上,气氛热烈,学生感触深刻,我则借此契机,引导每个同学制定下一次月考的目标。我发现,达成目标的同学强化了自我效能,信心更足,趁势而上制定更高的目标;没有达成目标的同学虽心有失落,但也心存不甘,能在其他达成目标的同学的刺激下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问题,争取在下次月考中能够迎难赶上,逆势取胜。就这样,在积极评价的氛围中,同学们的竞争意识被唤醒,而明確的短期目标则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斗志。
  约定规则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班的月考目标的制定有多种层次和规则。
  第一种是自我挑战。每个人根据月考的排名,综合分析自身进步的可能性,制定出下一次的月考目标。最初,由于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充满信心,却没有客观分析其他同学的学习能力,加上我鼓励每个同学要有不甘人下的斗志,导致学生制定的目标普遍超过自身学习能力,在下次月考总结与表彰过程中达标学生比率较低,反而降低了学生的信心。另外,学生自己制定的目标有高有低,有的同学目标制定太高,虽然月考进步了,但因为没有达成目标而没得到奖励;相反,有的同学目标制定过低,进步微弱,拿到的奖励却超过了比他进步还多的同学,这种不公平会降低学生参与竞赛的兴趣。
  后来,经过我与学生商定,我们制定了统一晋级目标标准:每次月考目标就是在自己现有名次的基础上提高10%。比如,如果这次月考是1000名,下次月考的目标就是900名。排名靠后的同学进步较容易一些,按这个比例计算进步幅度需要大一些;排名靠前的同学,面对的竞争压力大,进步空间小,提高10%,幅度不大,也算是合理。同时我还规定,101~300名内的同学允许不采用同样的标准,只要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即可获得奖励,而100名以内的同学,进步会获得双倍奖励。
  同学们尝试了不同的奖励方式,最后决定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有进步的同学在班级召开总结与表彰大会时走“红地毯”,照相留念,且每超过目标一名,奖励一元奖学金,上不封顶。对于未达成目标的同学每比目标低一名,缴纳五角作为班级奖励基金,最后形成班级奖励基金池。
  第二种是巅峰对决。对决,就是同学们之间相互挑战。挑战发起人选取挑战对象,如果选取的挑战对象不接受挑战,则挑战不成立。如果挑战对象接受挑战,则双方商定挑战目标和挑战奖惩方案,并报班级目标管理委员会备案。
  如果双方在下一次月考中相对现有名次均有退步,则挑战失败,双方均需向班级奖励基金池缴纳约定挑战奖品金额的20%现金;如至少有一方进步,就视为挑战成功,挑战失败方在班级月考总结与表彰大会上向胜利者提供挑战奖品,同时,班级奖励基金池还将拿出相当于挑战奖品20%价值的金额作为胜利者的额外奖励。
  学生们约定的挑战奖品多种多样,有午餐、书籍、代替值日一次等等。因为挑战奖品来自双方约定,一般都是他们比较在意的东西,便能增强双方对挑战的重视程度。
  第三种是小组竞争。班级以小组为管理单位,需要在活动中强化小组概念和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认同和归属感。我在进行分组时小组依据成绩平均分配组员,每个小组的平均分基本相同。每次月考后小组平均分排序就可以排出一二三名来。当然,操作中有的小组分组不是完全按成绩分配的,根据班级第二评价方案,每个小组成员相对于上一次月考成绩的进步名次平均数,也可以区分出伯仲季来。
  优秀小组获得的分数纳入小组积分,与小组的平时表现和学业表现分数汇总,作为小组的总分数。优秀小组将因此获得更多的特殊权利和优先待遇,比如以小组为单位的优先选择小组座位区域的权利、对小组进行物质奖励、小组成员可以优先参加学校限制名额或时间的活动的权利等等。
  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让同学们懂得了不放弃每一位成员,因为只有大家都进步了小组才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尖子生提升,后进生进步,强科更占优势,弱科明显进步,才是班级的综合进步。
  小组模式不仅要求组员们在形式上更要求大家坐在一起,真正地从管理单位转化为学习单位;小组内每个学科内组长组织本学科的学习;组长组织后进生的帮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
  例如第六组组名是“八宝粥”,因为他们组员有八个人,在组长梁闯的带领下,组员之间团结又上进。他们一起制定组内学习计划,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相互讲题,开展组内辅导,组内学习气氛好,组员们的成绩进步明显。在最近的一次小组竞争中,“八宝粥”组获得第一名,获得了优先选择小组的座位区域的权力。
  第四种是共同进退。班级成员的共同进步是我班全体师生的最终目标,不能因为个人间的相互挑战和小组间的竞争造成偷着学、不帮助他人甚至期望他人考得不好的情况。如此,我们制定班级进退目标。这一届我带的班级是一个国际班,我与全班同学约定,如果我们班在三个国际班中平均分排名第一,就组织一次市内的参观活动;如果我班特别突出,月考平均分超过一个平行班,组织一次市外省内的游学活动;如果我班成绩超过两个平行班,就组织一次省外国内的旅游。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充分地激发出来,学习气氛格外浓厚。
  让评价机制和共同的目标代替班主任的权威管理。纵向比自己,横向超他人,纵横之间,尽显风流。在学生充分讨论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班级竞争项目和规则,班主任就会成功地激励学生为目标而努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创造和特色。坚持协商民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本文从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适应社会主义
设计背景有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中受青春期感情问题困扰的占30%,中学期间谈恋爱的占19.5%,15岁以下谈恋爱的占3.7%。高中三年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极为关键的时光,学生正处于风华
本文从货物贸易与外资引进两方面探讨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相关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急性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60例骨质疏松症合并急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腰带固定及
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在海边玩耍,突然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个男孩脱下短裤,用手将短裤上的水拧干,其他男孩、女孩纷纷效仿……面对如此“尴尬”的一幕,年轻的班主任不知如何是好。正当他准备大声制止时,拧干水的孩子又把短裤穿上了,继续嬉戏,沙滩上的人根本没有在意这一幕。班主任十分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大惊小怪。  班级里随时可能出现很多小问题,很多时候班主任就像拿着一把“心理放大镜”,将它们无限放大,最后反而棘手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这样,好的文章结尾,不但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耐人寻味,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现以小学课本为例,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文章结尾方式。    一、自然式    例如《飞夺泸定桥》:“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这样的结尾一般用于叙事,自然收束,结局明确。    二、总结式    这要求在结尾处对全文进行
期刊
本文在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关系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城市圈的资源环境特点和产业结构现状,对“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