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继承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_1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各阶段的语文教学则应肩负起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责大任,相较于其它学科而言,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优势突出,但是从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不同乐观,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本文将简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重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继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展开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继承;现状;策略
  1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较多,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从中找寻到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技巧。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片面的吸收外来文化而忽视本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不可取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存在些许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形式单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频率较高,但是除此之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活动及内容较少,无法很好的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局限。其次,教学方法亟待创新。古诗文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教师的引导方法与教学思路没有及时进行拓宽,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不明显,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时期,教师应非常明确教学的主旨与目标,按部就班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不利,这些都应在实践教学中加以改进。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继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1 重视基础教学,从汉字文化继承开始。
  传统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古诗词、文言文、戏曲,因而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应从基础开始,不要拘泥于形式。汉字是民族的瑰宝,它的演变过程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汉字都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它是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的基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汉字文化教学着手,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趣味。汉字变化多种多样,通过基础偏旁部首的整合都能很好的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进行文字演变的展示(如下图),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養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可以通过笔画的增减来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博大精深。如“人”字加一横就是“大”,“大”加一横就是“天”、“夫”等等,诸如此类的汉字非常之多,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字典,拓宽学生对汉字的认知。
  2.2 重视氛围营造,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如古诗词、插图等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展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词与白话文不同,学生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条件来营造较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下,更好的融入古诗文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中国古典音乐,将每一首古诗当做一个故事来讲解,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环境下感受到作者诗中蕴含的深情厚谊。如古诗《悯农》,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农民种植作物的辛苦,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粮食、尊重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条件允许的话,语文课上可组织学生进行画国画,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古诗文中的情境呈现在纸上,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韵味。
  2.3 以教材为中心
  语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轴线,即便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也不能偏离教材。现下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制都经过了反复的研究与筛选,它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多种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及选择来进行深度开发,从中挑选出适宜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材料。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如爱国机智的王二小、聪明的华佗与司马光、勤奋好学的王冕、坐井观天的青蛙、骄傲的空缺等等,透过这些角色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好的进行反思与学习,学会明辨是非,树立勤奋好学、戒骄戒躁、爱国奉献等优良的品质。
  2.4 拓宽教学思路,将课堂进行延伸。
  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年龄与识字量的影响,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都需要通过大人的辅助才能实现。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适宜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如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读本,教师可在校内图书馆中借出读本来填充传统知识的空缺,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寓言故事》、《西游记》、《成语大全》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故事中主人翁的事迹来学到一些较好的品质,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
  2.5 教学生活化,弘扬区域文化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充分延伸到课外学习中,鼓励学生课余品读鉴赏传统文化。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王安石《元日》这首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春节文化给学生进行渗透讲解,人们喜欢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也独具文化氛围。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集中表现在人们对节日的尊重与喜爱。
  3 小结
  传统文化的形成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较多的文化精髓与人文情怀,通过传统文化的继承,小学生可以更好的树立科学的三观,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教学工作者应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性的加以改进与创新,改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的进行新思想、新方法的吸收与接纳,真正的发挥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多品质优秀、道德高尚、文化水平较高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冯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02).
  [2]张萍.趣味导向有机融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10).
  作者单位
  湖南省衡阳县关市镇中心小学 湖南省衡阳县 421222
其他文献
日本有一家实力雄厚的化妆品公司收到顾客投诉:客户买的化妆品只有一个空盒子,里面什么也没有。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事件,这家公司让工程设计人员花巨资研制了一种X光透视仪,
道德不仅是一个人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儿童德育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马克思主义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对脑死亡后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2例首次判定脑死亡的患者采用早期3h内进行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分别于首次判断为
烦恼难免如影随形,或许,这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吧!孩子的年龄逐渐增长,我的烦恼却与日俱增。在凡儿十岁之前,每天都是快快乐乐地上学,高高兴兴地回家。那时,作业也
第一条:感觉知觉好心理健康的老年人,首要的是感觉、知觉要好。因机体老化或病理原因,人从中年开始感觉会逐渐衰退,尤其是听觉和视觉。老年人不抽烟,不 The first: feeling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一般都要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过程。小学生受年龄和心理的影响,空洞的说教在他们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或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像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
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一些不良的心理效应、心态,也包括心理问题等。预防、消除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要从教育管理入手:首先班主任要更新观念,
对我科2004-04-2010-02收治的10例非酮症高血糖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58~77(平均65.5)岁。
如果你正厌烦工作的枯燥,纠结班务工作的烦琐,对孩子的调皮一筹莫展,那么不妨换个角度,试着和自己的学生谈一场“恋爱”吧。一、给孩子需要的爱当我们面对缺爱的“恋爱”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