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3D打印假体在青少年股骨原发恶性骨肿瘤保留骨骺及关节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0例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保留骨骺及关节面的干型假体行保肢手术治疗的青少年下肢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7~18岁,平均12.5岁。骨肉瘤8例,尤文肉瘤2例。Enneking分期均为Ⅱb期。病变长度76~240 mm,平均13
【机 构】
: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
【基金项目】
:
2021年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项目(YXKC2021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打印假体在青少年股骨原发恶性骨肿瘤保留骨骺及关节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0例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保留骨骺及关节面的干型假体行保肢手术治疗的青少年下肢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7~18岁,平均12.5岁。骨肉瘤8例,尤文肉瘤2例。Enneking分期均为Ⅱb期。病变长度76~240 mm,平均135.5 mm。截骨长度(即定制假体长度)为130~275 mm,平均196.5 mm;截骨远端距骺线距离0~15 mm,平均8.8 mm;瘤段骨截骨后骨缺损占病变骨全长37.36%~79.02%,平均49.4%。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转归(采用肿瘤控制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及双下肢不等长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93评分进行功能评价,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价。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活检病理结果相符。手术时间165~440 min,平均263 min;出血量100~800mL,平均350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1.8个月。截骨面均未见肿瘤累及;定制假体均安装牢固,与保留关节面匹配紧密。新辅助化疗肿瘤转归情况为4例疾病稳定、6例部分缓解。术后辅助化疗后9例均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等情况;1例术后12个月发现肺部转移。术后14 d 2例患者出现局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浅表感染延迟愈合,1例术后7个月复查发现假体接触面局部骨质吸收情况,螺钉假体均未松动;其余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假体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MSTS93评分为19~28分,平均24.1分;获优8例,良2例。VAS评分为(0.9±1.0)分,较术前(5.9±1.0)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7,P<0.001)。患者身高增长~cm,平均4.60 cm。末次随访时,4例患者出现双下肢不等长,长度差1 cm 2例,2 cm 2例。结论 3D打印定制假体应用于青少年股骨原发恶性骨肿瘤切除重建中可实现保留骨骺及关节面的目的,并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势不可挡的态势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因其可以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形、声结合的立体画面,学生具体可感,在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影视资源的作用,初步总结如下:一、适时引入
时代发展助力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国家政策面对体育的态度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也开始发力。田径项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板块,近年来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问题和短板,需要我们继续对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并总结前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促进我国高校田径高水平运动队伍进一步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指导中年级学生充分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阅读完整一本书的能力。有效的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材本身、优秀的课文资源、课文的补充材料阅读资源、优秀影视文学作品的课程资源、互联网+的网络化资源等五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党百年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党重要的理念、思想和方法以及治国理政、执政为民的重要方略。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求、认知和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两个结合”的实践中,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思想主要贡献在于探讨和分析了人与自然存在的辩证关系。回顾与总结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思想,在理论上,“人化自然”作为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核心,有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的整个哲学体系。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改造自然的尺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背景: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双相磷酸钙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能力,可以作为涂层材料联合用于超临界骨缺损修复,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的最佳质量比目前尚无明确报道。目的:在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部位植入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多孔生物陶瓷支架,评估其修复作用,以期获得最佳的涂层比例。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多孔生物陶瓷支架,并在其表面使用不同比例的羟基磷灰石与β
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北缘区域地貌多以戈壁和雅丹为主,表层结构复杂,纵横向速度、厚度变化快,钻井激发困难,以可控震源施工为主。考虑到常规炸药激发的小折射和微测井表层调查工作无法实施,为此开展了以可控震源脉冲扫描的小折射方法和可控震源激发的浅层反射方法研究,填补了这些区域表层资料的空白;同时雅丹和戈壁两地表单炮品质差异较大,为落实变化原因开展了可控震源定频扫描研究,确定了地表的固有频率,为优化扫描信号
随着地震勘探逐步向高密度、宽方位发展,采集成本大幅提升,国内外大范围使用可控震源以求降低勘探成本。前人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大沙漠区完成了可控震源激发宽线试验,取得一定的认识,但二维宽线资料不能满足地质需求。本次开展低频可控震源的三维试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井炮激发单炮优于可控震源激发;高速层与沙丘之间的多次折射波致使沙丘顶激发较沙丘底激发效果差;可控震源炮道密度为井炮激发的6倍时,二者的成果资料品质基
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学生不断感和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以感性为基础的认识。度量单位的教学,需要让学生产生统一“度量单位”的需要,经历“单位量”的多维体验,实现“单位量感”到“累加量感”的跨越,在应用中拓展“量的感悟”,从而促进学生的量感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