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舞伴:裙子要过膝舞

来源 :文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人民政府交际处在每个周末都要举办舞会,以招待苏联专家和省市领导。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书记周惠也经常参加,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书记谭余保同志非常积极,基本上不缺席,由夫人易大姐陪同前来。参加会的陪同人员多是省歌舞团等文艺团体的演员、省直机关干部、医院的医务人员、幼儿园老师以及裕湘纱厂的工人等。
  舞会要求非常严格,一是参加人员的素质,二是有相关规定。比如着装要整齐:男同志衬衫领扣、袖扣都要扣好,热天也不能穿西装短裤,头发不能太长,必须刮须。女同志的裙子必须是过膝长裙或长裤,不能披发。除文艺工作者化淡妆外,一般都不化妆,体现着自然美。
  在舞会进行中,场内秩序井井有条。如跳快三步,必须朝一个方向转动,舞场里大家的动作表现得整齐而优美,每个人脸上都展露出愉快的神情。伴奏者是省管弦乐队,是当时省里的最高水准。
  1957年,刘少奇来长沙处理有关中小学生的升学问题,工作结束后的周末,他来到了省委俱乐部(即现省委礼堂)参加舞会,大家见到他,非常高兴。
  我发现刘主席在舞会进行中很喜欢与人交谈,了解一些情况。比如他问我:你在哪里工作?我说:在省二幼儿园。他可能“二”字未听清,又用浓重的湖南宁乡口音问道:是艾(二)幼儿园?
  他又接着问:你是保育员,还是教养员?我回答说是教养员。刘主席点点头,说:教养员就是教师,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希望你做出成绩,争取来北京参加优秀教师代表会。
  原来,王光美的母亲董老太太是某托幼单位的负责人,所以刘主席对幼教工作非常了解。
  在乐队休息的时间里,好多人向刘主席提问,其中乐队有一个年轻人问道:刘主席,我觉得干乐队工作没有出息,我应如何对待?
  刘主席说:你们今天伴奏得很好,非常轻松愉快!你这么年轻就在乐队工作了,应该好好珍惜,希望能更上一层楼!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出息,行行都能出状元!
  毛泽东主席几乎每年都要来湖南视察,待他的工作结束,省委接待处就会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招待他老人家。如举办舞会、看地方戏,或在舞会中穿插湘剧清唱、花鼓戏、皮影戏等,每次我和同事也前去陪同。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有毛主席出席的舞会是1957年的一个周末。那天,省委接待处的一个同志前来通知我们去省委,说是有重要的事情。大家跟着他上了车,到了省委蓉园九所。
  到了后,才知道是毛主席会来,大家听了真是欣喜若狂。
  当时舞场铺的是木地板,为保证跳舞时地板的光滑、流畅,地板上打了滑石粉,为此,工作人员还特地进场作了检查。舞会就要开始了,在进入舞场前,大家用来苏水洗手消毒,然后又在一盆香水里洗手。
  过了一会儿,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毛主席面带微微笑容,缓步走了进来,大家齐声喊着“毛主席好!”这时,乐队奏起了《浏阳河》的乐曲,大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急切而有序地向毛主席靠拢,邀请他老人家跳舞。在这当中,文艺工作者特别活跃大方。
  跳完第二曲后,我也鼓足了勇气,争取坐到靠毛主席最近的座位旁。当毛主席回到座位上,我走上前去轻声说道:主席好!他看了看我说:你去北京参加过会吗?我好像见过你。
  这时,一位医学院的学生说:毛主席,我见过您,我参加过亚非学生代表会,您来会场接见过学生代表。毛主席笑着说:“呀,是的。”
  音乐又响起了,我礼貌地说:主席,请您跳舞!毛主席起身,听了一会音乐就带我跳起了慢四舞步。他老人家跳得很认真,步子沉稳而不失轻松,十分享受乐曲和舞步带来的愉悦。因排队的人很多,跳了半曲后,他接下来换另一人跳,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在舞会进行中,安排穿插了湘剧清唱、花鼓戏等节目,舞会约十一时才结束。毛主席离场时,乐队奏起了《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鼓掌欢送。散场时,举办人特意对大家说,请回去后注意保密,以保证主席安全。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兴奋,回到寝室一夜未眠,觉得自己太幸福太幸运了,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好像在做梦一般。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正是由于新中国提倡的男女平等,我才有机会得到正规的教育,从一个乡村女孩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实现了我教书育人的理想。
  从此,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1959年在我25岁时,我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我想,这也是见到了毛主席所带给我的动力吧。
  从1957年起至1963年,我多次见到毛主席。我家老公也一直梦想能有机会见到毛主席。正好机会来了,大约是1958年,我好不容易弄到一张招待会的入场券,实现了他的愿望。由于他不会跳舞,只好在毛主席座位附近的角落里坐着,心情激动地看着毛主席的身影。
  在舞曲间隔休息时,他走到毛主席跟前,恭恭敬敬地鞠躬向毛主席问好。毛主席立刻和他握手问道:你是干什么工作的?他回答道:我是工程技术员,刚从大学毕业。主席问:你学的什么专业?他说是钢铁冶金专业。毛主席点点头说:很好,我们国家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有了钢铁,国家建设就好办了。你是我们国家的宝贵人才,要争取在工作中大显身手,多作贡献。直到今天,毛主席的这番音容笑貌,老公还记忆犹新。
  毛主席每次来湖南都喜欢听著名湘剧演员彭俐侬、刘春泉的湘剧清唱,听时还帮着击拍,听完后会使劲鼓掌。另外还看过皮影戏《龟与鹤》,湘剧《生死牌》等,他对这些家乡戏情有独钟,看得专注而开怀。
  (责任编辑/亚闻)(电子邮箱:2003xyw@163.com)
其他文献
芬兰地处北欧,全国人口只有520万,大体上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城市。这个国家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是不折不扣的寒冷地带。但就是这个小国寡民的芬兰,多年来在全世界的评比中,拿下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经济论坛认为芬兰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芬兰人热爱大自然,全国67%的国土覆盖了森林,在绿色排名中,芬兰是全球环境质量最好、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家;它甚至能够抢在信息产业超强的美国前面,率先迈入信息化社
理查德·佐尔格,德国人,于1925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是大名鼎鼎的二战谍王。  佐尔格搞情报的手段非常厉害。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的传奇情报生涯:不撬保险柜,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入密室,门却自动为他打开。  佐尔格开始其波诡云谲的间谍生涯是在1933年。这年9月,佐尔格受苏联情报机关之命来到日本东京。  到东京后,机智聪明的他很快成为德国陆军武官奥特的私人秘书,并建立了自己的“拉姆扎”小组。佐尔格
摘要:初中数学有别于小学数学,学习深度和广度大大提升,相应的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由于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如何真正的唤醒学生学习兴趣,一个首要前提则是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主动性,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交互学习。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淘汰,推行多样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为所有学生提供优质的
摘要:本文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分析了现阶段在医疗卫生行业和院前急救领域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指导院前急救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意识形态;院前急救;思想政治;舆论宣传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3-0054-02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即党的思想政
摘要:文章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次数位居第3位的中日同形词“建设”为研究对象,自建党的十九大报告小型中日对译平行语料库,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结合译例对译为同形词、译为其他汉语词、译为和语词3种译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提出在政治文献的同形词汉日翻译实践中,应当根据“建设”在原文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及“建设”的前置名词、后置宾格名词选择恰当的译法和译词。同时,在同形词的汉日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译文受
任弼时长女任远志说,父亲有三个绰号:“骆驼”、“被子”、“党内的妈妈”。  “骆驼”是忍辱负重的意思。叶剑英曾写道:“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而叫“被子”,是因为任弼时为人厚道、公道。张爱萍将军在苏区时曾经被内定为AB团分子,任弼时经过论证,完全推翻诬告。延安审查干部时,著名作家丁玲被康生等定为“抢救”对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为了使现代有效教学应用于大学教学改革中,相关教务人员开展了将问题作为导向的大学的专业课程,在语音教学的基础上配合现代移动终端开展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将平台数据与大数据作为数据指导,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合理调整,保证了现代大学教学改革现代有效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兴趣导向;因材施教;大学教学改革;基础课程;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宴会,刘邦通过巧妙的周旋与众人的帮助,逃回了军营,为日后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鸿门宴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次宴会。直到今天,鸿门宴的故事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人们长期探索却又迷惑不解的一件事情是:项羽为什么没有诛杀刘邦?  对于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世人多认为是项羽缺乏雄才大略的表现。  项羽优柔寡断  联系到项羽后来兵败垓下、拔剑自刎,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登基称
1920年年初,刘半农赴欧留学,途经上海,应邀出席了他在中华书局工作时的一些老同事的欢送宴会。席间,当《礼拜六》《紫罗兰》等刊物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得意洋洋地谈及当时新发表的骈体文艳情小说《玉梨魂》时,刘半农按捺不住心中的厌恶与激愤,痛斥这种作品内容“太空泛、肉麻、淫秽”,并鄙之为“鸳鸯蝴蝶小说”。一番话仿佛泼了一盆冷水,使对方大为扫兴。一阵争论后,宴会竟不欢而散。刘半农此举一时被传为佳话,“鸳鸯蝴
高长虹是何许人  高长虹(1898-1954),原名高仰愈,字九死。祖籍山西盂县西沟村。1914年,他从盂县第一高小毕业后,入太原山西省立一中求学, 1914年与同龄的王者香(1898-1962)结婚,婚后继续求学。1924年至1929年间,高长虹先后在太原、北京、上海等地,发起并组织了“狂飙运动”,创办了《狂飙》《弦上》《长虹周刊》等多种进步刊物,并作为鲁迅倡导组织的“莽原社”的重要成员,鼎力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