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心甲型H1N1流感来袭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要注意保健的季节。因为进入九月,天气慢慢转凉,一层秋雨一层凉。处于由热变凉的交替时节,人的身体也经受着不同的考验,很多疾病也会因天气变化接踵而至。因此,就应该多了解一些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知道一些预防疾病的保健知识,争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渡过“多事之秋”。
  
  一 甲型H1N1流感
  
  据报载,今年秋季仍然存在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出现大范围社区传播和局部爆发的潜在风险,因此人们秋季对流感病毒的预防和免疫力提高要有更高的重视。
  从十月下旬开始,由于气温下降,患伤风感冒的人将增多。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当环境气温低于15℃,人的上呼吸道抗病力则下降,易患感冒。
  预防措施:
  1,抵御传染:①居室内应保持居室卫生,好天气时应开窗通风。不宜开窗通风时,室内应常以食醋加适量的水加热煮沸,可抑制病毒和杀灭室内病毒,起到消毒作用。②感冒高发期,应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多饮白开水。③研究证明,感冒病毒在人的手上可存活长达数十个小时,因此,在流行感冒季节,随时洗手十分必要。
  2,避免受凉:①注意天气变化,随气温变化,随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②秋季衣服要根据情况逐渐增加,以提高耐寒能力。
  3,增强免疫力:①饮食中应有充足的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肉、牛奶、瘦肉、蛋类等。②戒烟,烟中有害物质可破坏呼吸道黏膜的防卫功能,造成抵抗力下降。③平时常用凉水洗脸,洗鼻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预防感冒。④每天在户外活动一小时,可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利于增强体质。⑤适当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对增强上呼吸道防御功能有较好的作用。
  预防甲型H1N1流感三字经:勤洗手、常通风、勤锻炼、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觉、心平静。
  
  二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是咳嗽,咯痰或有鼻涕。当感冒或病情加重时,痰量增多,呼吸困难,由于此病进展缓慢,经常被人们忽视使其得以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或肺原性心脏病。
  预防措施:①预防感冒,防止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彻底治疗急性支气管炎。②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戒烟,消除致病因素。③注意保暖,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④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定期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茵疫苗。⑥定期检测肺功能。⑦饮食原则:宜清淡,丰富蛋白质,忌食海鲜和刺激性食品。
  
  三 季节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引起哮喘的原因很多,如吸入花粉,刺激性气味,进食鱼虾,接触室内尘土,螨虫,动物皮毛等,均可使过敏体质的人患支气管哮喘。季节,气候及地域分布与哮喘也有一定关系,患者每到这一特定的季节便出现哮喘发作或明显加重,临床上将这种哮喘称之为“季节性哮喘”。不同的病人可在不同的季节发病,但以春,秋为多见。
  预防措施:①因花粉引起的季节性哮喘,可在发病季节避免午间和午后到室外活动,因空调使哮喘变化加重者,若有条件,可以住空气净化的房间。②因霉菌孳生引起哮喘发作,应使居住环境干燥和清洁,注意室内通风,经常晾晒衣物,卧具等。在南方梅雨季节,应在室内安装空调或除湿器除湿。③因冷空气刺激引起哮喘发作,应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④哮喘与过敏原的分布,气候变化、环境状况好季节等相关因素外,也与地域的不同有关。因此,季节性哮喘患者,可在发病季节来临之前移居外地可免于哮喘发作。⑤要保持心理健康,有些患者每当发病季节来临之前,就紧张,稍有不适,便认为是哮喘发作,结果导致哮喘提前发作,或是发作程度加重,治疗效果不满意,因此,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对疾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⑥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预防。
  
  四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主要有:①早期常出现上腹部疼痛,多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②病情较重的溃疡疼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及节律性,若伴有出血时,可排泄黑色柏油样大便。③十二指肠溃疡在空腹或夜间时疼痛非常明显,胃溃疡则是在进食后疼痛才加剧。④十二指肠溃疡多在脐上方或偏右有压痛,胃溃疡在上腹正中或偏左有压痛。⑤十二指肠溃疡的胃酸分泌增高,会出现胃部灼痛感,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可正常或稍低。
  预防措施: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照规律进餐,切忌暴饮暴食。选用食物要易消化,营养丰富。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忌食生冷硬粗及油炸食品。不喝烈性酒、浓茶、咖啡。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严禁吸烟,烟中尼古丁可诱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作。②生活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劳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③避免应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如阿司匹林,引哚多辛(消炎痛),双氯芬酸钠(扶他林)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等。④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情绪。⑤在医生指导下,可应用保护胃黏膜制剂。
  
  五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血栓形成,从而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脏缺血,缺氧或梗死。
  预防措施:①忌生气、发怒、过分激动、紧张会引起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②忌超负荷运动。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即要坚持锻炼,又要严格掌握“度”,做到动静结合。③忌脱水,人的血液中70%是水,一旦脱水,血黏度就会增高,并随之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平时应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④忌缺氧。要经常对居室环境通风换气,当胸闷或心胸有不适感时,立刻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有条件的可吸氧。⑤忌严寒和炎热,寒冷会使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或冠状动脉痉挛。炎热会增加血压循环等。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因此,在气温发生变化时都应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⑥忌口腔不卫生,口腔中的病菌容易进入血液循环,使小动脉发生痉挛或血栓,导致心肌梗死。⑦忌过饱。过饱会使胃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血管痉挛,诱发心绞痛好急性心肌梗死。
  
  六 脑中风
  
  10月末至11月初是高血压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据临床统计90%以上脑中风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由于此时正是气温低,气压高的阶段,所以中风病人会明显增多,因此,预防中风,要重视高血压等原发病的治疗,同时还要从以下入手。
  预防措施:①定期检查、规范服药治疗、降低和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增高。②发现动脉硬化后,要尤其重视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规范治疗,力争达到正常标准。③精神保持乐观。避免紧张和疲劳,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上升。④戒烟酒、防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⑤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劳过累。⑥饮食清淡,多吃豆类,水果、蔬菜,少吃动物脂肪或高胆固醇食物。⑦多饮水、软化粪便,避免过度用劲排便,以免血压突然升高,出现脑血管意外。
其他文献
构建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三元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政”三方合作运营机制,可以解决现有学校和企业存在“双方孤立不融”的状况,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审核通过,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扁鹊,是中国名医的标识,用现代话说,叫名医形象代言人。2002年8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共4枚,其中第一枚便是名医扁鹊。我自从学医以来,就有拜访扁鹊故里的迫切心愿,这样的机会总算来了。  2006年10月,我自驾车前往河北省内丘县拜访扁鹊庙。出北京,顺京珠高速公路南行,过保定、石家庄,就到了邢台市的内丘县。下高速,依内丘——昔阳的省际公路(河北省至山西省)向西北直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地区的桥梁建筑也在日益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桥梁建筑设计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桥梁结构在设计时需要关注好结构的疲劳损伤、耐久性、超
大多数慢性肾病病人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都症状很轻微,因此想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就要做早期化验检查显得非常重要,想要做到早期检查关键就是要坚持每年定期检查。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要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等,如果已经有了高血压,糖尿症等,则应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两次或两次以上,如果已经有了症状,则应尽早到医院做全面检查。,那么,应做哪些检查呢?    一、尿检查    1 尿常规:首
目的 探讨双极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对48例轻、中度OSAHS老年患者行RFA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做多导睡眠监测(PSG
对“Siberia”百合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发现“Siberia”百合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中存在不等二价体、倒位环、染色体桥、滞后染色体、微核、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