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物课外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开展生物课外实验,从落实生物课外实验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外实验;积极性
  形式多样的课外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创新精神。
  一、落实生物课外实验
  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在巩固、深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均有着重要作用。如七年级初中生物中就编入课外实验10多个,在整个实验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验的开展和教学,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应重视中学生物课外实验的教学,将其切实落到实处:
  1.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 “看看种子怎样萌发和长成幼苗”、“看看根尖的哪一部分在伸长”、“观察叶色与光照有没有关系”、“看看水分沿着茎的什么部分上升”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短时内完成,安排为课外实验,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动手操作、积极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让学生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
  2.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成自己的技能。如通过开展“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掌握了有关知识,还学会了人工授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课外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许多生物学知识单靠课内讲授无法让学生直观掌握。如“种子萌发过程”“根的向地性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得出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以课外实验,学生就会更直观、更具体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因此,课外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大有用武之地。为了使课外实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加强下面工作:①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预估;②在实验进程中通过谈话、课堂提问等形式随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③实验完成后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条件许可时,还可指导学生就课外实验内容撰写小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增加课外活动,拓展授课空间
  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而生物实验常常是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观察、实验。开展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能切实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学伊始,每个班都编好小组,每组4-5人,选好小组长。小组成员自由组合,给学生民主的权利,组编好后一般固定不变,组长可以推选,也可以自荐。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教学内容在课外各自进行活动,每隔一段时间老师安排一节讨论课,让各组讨论各自的成果和得失,在辩论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进步。
  2.开拓校园调查课。有些实验内容可以在校园内进行,比如:身边生物的调查、校园植物种类的调查、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调查影响鼠类分布的环境因素、校园生态系统的观察等内容都可以安排学生在校园内上课。
  3.开展辩论。如“关注生物技术”一节里有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和社会伦理问题”的内容,可以开展辩论,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辨析而关注生物技术,达到学习的目的。
  4.开展演讲比赛。让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所得上台发言,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学生演讲时,可由各个小组的组长担任评委,给演讲的学生评分。
  5.模拟角色表演。如“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一节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后,回答“病人”或“病人家属”的“咨询”,选出全班的“医学小博士”。这样课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都自学了不少内容,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6.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如“毒品的危害”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直接上网查找有关知识,网上大量的真实图片、资料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又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生物圈”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自主上网搜索资料,因为网上的资料比教材上的内容丰富得多,学生也感兴趣。
  7.课外书籍阅读。利用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课外自己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藏书查找资料、扩大视野、丰富生物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包福兴.注重课堂心理研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生物学教学.2006(3)
  [2]覃宏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J].文教资料.2006(3)
  (作者单位:四川省会理县彰冠中学)
其他文献
评定一节体育课的好坏,运动负荷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我发现现在相当多的体育公开课忽视了这一点。过去的体育课可以说是很重视运动负荷,而现在不强调了,有些课根本没有什么运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新课程理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定位,显示了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学生中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爱国主义和健康习理的三种基本情感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中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把对人的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生命的尊严,生命的美丽,情感教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职业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师;观念  随着新课改对整个教育战线的攻城略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随着各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推广,教师这个角色,抑或称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不得不面临一个越来越尖锐的问题:如何从传统的“传到授业解惑”的讲授者或者说是向主导者过渡而不甘心不完全
南祁连山天峻县一带巴龙贡嘎尔组发育大量变质火山岩,其形成时代及构造意义缺乏详细研究,时代归属存在争议。本文以变质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
羊气肿疽为气肿疽梭菌感染而诱发的败血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典型症状组织坏死、产气、水肿等等,目前此病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病就流行而言,夏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实施首先表现为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当根据地理学科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当今,在信息化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在教学中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其潜能才是最为关键的。同样,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而我们教师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让他们自主学习,让其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