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8年我刊共刊登论文341篇,组织了"多发伤"、"颅脑损伤"、"脊柱脊髓损伤"、"骨与关节损伤"、"足踝损伤"、"肩损伤"、"组织修复"等多期重点号,基本反映了我国创伤救治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及时组织了"抗震救灾专题报道"6期,总结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经验,对后期的抗震救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现综述如下。
【机 构】
:
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我刊共刊登论文341篇,组织了"多发伤"、"颅脑损伤"、"脊柱脊髓损伤"、"骨与关节损伤"、"足踝损伤"、"肩损伤"、"组织修复"等多期重点号,基本反映了我国创伤救治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及时组织了"抗震救灾专题报道"6期,总结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经验,对后期的抗震救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现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猪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子弹侵彻下颌骨过程,探讨颌面部枪弹伤有限元分析方法.方法 将CT所获得的本地猪下颌骨医学数字图像通讯(digital imagins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利用ANSA软件划分网格建立猪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LS-DYNA软件中仿真7.62 mm制式弹致伤过程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在临床上日渐增多,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传统的单纯后路或前路手术均不能间时完成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前后路联合手术因兼具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的优势,而成为当前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的首选,但手术耗时长,创伤大[1]。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伤,早期诊断及处理困难,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高[1].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1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行顶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55例,为防止上矢状窦破裂所致出血,手术切口均经中线做马蹄形切口,骨瓣均经中线。
随着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Pilon骨折的发病率、致残率逐年增加,由于关节面塌陷、干骺端粉碎,其处理仍比较棘手,并发症多.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Pilon骨折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组合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颈椎损伤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32具颈椎标本行枢椎椎板轴向CT加密扫描,测量枢椎椎板的长度、高度,枢椎椎板上、中、下部的厚度,椎板轴线与欠状面的夹角.8例颈椎损伤患者中,Anderson 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向后脱位2例、向前脱位1例、齿状突骨不愈合1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不稳、横韧带撕裂2例,Ⅱ型Hangman骨折伴C<,2~3>不稳1例,寰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负载TGF-β1基因的兔关节滑膜细胞向透明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学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B型滑膜细胞并纯化,构建pcDNA3.1-TGF-β1,用Lipofectamine 2000法转染,转染pcDNA3.1-TGF-β1组为实验组,转染pcDNA3.1(+)空质粒组为对照组,未转染组为空白组.转染后48 h行G418筛选,RT-PCR检
Hoffa骨折原指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1904年由Hoffa首先描述.Leten-new等[1]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及走向将Hoffa骨折分为二型,并将其应用于内侧髁冠状面骨折的分型。
1 损伤控制神经外科的理念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近年创伤外科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极有实用价值的外科救治原则[1],即在救治危重创伤患者的过程中,早期不进行复杂、完整的手术,而采用快捷、简单的操作,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使患者获得复苏的时间,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或稳定后,择期进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术.其技术步骤包括:初步复苏的同时进行止血和污染控制
目的 探讨采用锥形股骨柄假体生物学固定对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sty,THA)后的假体周围骨改建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锥形股骨柄假体生物学固定行THA的高龄患者(70~90岁)30例(34髋).对术后及随访X线片的影像学资料、术后及随访中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的手术前、后假体周围骨密度资料进行分析,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