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谭嗣同的仁学是以传统儒家仁论为基准,以实现儒学的自我革新为旨归,将中西文化融为一炉而形成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新仁学。在谭嗣同的仁学中,他把西方自然科学“以太”界定为世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扬雄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1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嗣同的仁学是以传统儒家仁论为基准,以实现儒学的自我革新为旨归,将中西文化融为一炉而形成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新仁学。在谭嗣同的仁学中,他把西方自然科学“以太”界定为世界的本体,把中国哲学范畴“仁”提升和改造成精神性实体,并让本体以太等同于仁来实现仁学本体论的革新。除此之外,谭嗣同把心力界定为实现仁之境界的途径和方法,以仁来规范心力,以仁为价值取向去指导心力,使心力发挥积极作用来拯救社会危机。谭氏之新仁学是对以往儒家仁论的创造性阐释,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哲学,是多元视界的新儒学,是具有世界关怀的新人学。谭氏之仁学
其他文献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1. 从实践问题出发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到“人的生殖和发育”时,让学生根据自己成长和发育特点去总结青春期青少年发育有什么特点,身体出现什么变化。
1.网上查询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图片、资料,补充课文内容,帮助了解课文。计算机网络存储着各方面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是学生获取资料的有效途径。如讲《翠鸟》。由于翠鸟生活于原野,
软法起源于中世纪的商事习惯法这一事实表明在软法与习惯法之间存在着同质性。软法起源于习惯法却不依赖于习惯法,而是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软法的体系建构表明在软法和习惯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