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动的世界中谋求国家安全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ongli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不仅体现在国际力量结构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国际关系的性质也已经显示出许多新特征。世界的整体联系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日趋强化;资本、商品及思想在全球渗透,其迅捷程度超出一般想象;各种全球性问题和威胁不断出现,一些过去经常被忽视或不活跃的因素和行为角色在国际局势的演进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金融危机更是影响到主要國家的基本发展态势和战略调整方向。与此同时,伴随着持续而强劲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影响大幅提升,需要在国际联系中实现的利益明显增多。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甚至可认为已进入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并对国家安全战略筹划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不可能轻易完成,几乎无一例外要在克服重重困难和种种矛盾过程中才能得以最终实现。尤其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已进入和平崛起进程的决定性时期。一方面,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实现历史性跨越,另一方面,传统遗留问题和由发展带来的问题相互影响渗透,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复杂互动,矛盾累积很可能达到一个高峰,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空前集中。变革的中国面对变化着的世界,在新形势下谋求国家安全,需要更宽阔的战略视野。
  国际局势的变化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新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变化已经带来权力政治的进一步松动,减少体系的惯性制约,带来机遇和开启空间;但另一方面,在国际体系的变化过程中,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更容易引起反弹,处理不当就可能成为体系变迁中诸多矛盾聚集的焦点。要成功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要从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寻找基本逻辑和内在动力,而且也要将其放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筹划。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中国国际作用的提升,国内外有人以为中国已经占据国际舞台的中心位置,对中国的未来展望过于直线和乐观,而有意无意忽略了中国的大半个身子还处于发展中、处于落后的严峻事实,更没有看到由于世界渗透性的增强,即使是一些非国家角色、一些非极力量也都已经今非昔比,国际安全显现出空前的复杂局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战略上冒进的情况时有发生,到今天仍有一些战略研究也习惯性地把愿望当成现实,而不习惯对问题进行结构性、系统性的科学分析。而在实际上,中国要成功实现和平崛起,在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里,应该力避成为国际体系变革过程中矛盾聚集的焦点,以此为条件才有可能成功破解大国崛起的安全困境,逐步担当起大国责任。
  在变化着的世界中,国家面临新任务并需要做出新选择。实际上变化在今天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常态,在全球范围,单纯的权力政治逻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认识当前的世界政治必须要有不同以往的更宽阔有效的视角,谋求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具包容性和更具远见的战略思维,战略筹划既要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也必须具有必要的弹性,以适应为新条件下国家间的战略博弈。
  未来一个时期,维护国家安全,应继续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和平发展”的基本方向。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实力,也要切实强化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和合作,加强宏观战略运筹,充分利用国家间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实现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的统一。第二,充分认识世界变局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关系复杂化趋势,积极利用和创造条件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国际变局对于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因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应该更有利于后起大国消解对于自己的防范,避免成为传统权力政治的制约目标。第三,以迂为直,在与外部世界的长期互动中逐步积累战略主动。不论对待自身发展,还是调整与世界的关系,应避免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而应注重长远和大局。第四,经营更为广泛的安全网络,营造稳定务实的地区安全态势。第五,勇于担负更大的国际责任,努力成为国际体系的典章制度的重要提供者。这是中国快速发展必然提出的问题,而变化的世界也需要世界各国更多的创造和贡献,为此应做好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与此同时还应继续推进国内社会变革,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以此作为面向世界和立足世界的基础。
其他文献
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重量级人士、曾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的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民间身份前来大陆参访。他在北京和厦门与大陆对台高层领导和涉台研究机构会谈,提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看法,着重阐述了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来面对、处理和超越两岸差异的主张。谢长廷在今年民进党 “大选”失利后准备重新调整两岸政策的背景下访问大陆,对观察今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东亚外汇储备库今年年底前成立并开始运行,中国与日本并列成为其最大“股东”。  如果取得巨大成功,那么其他地区可能纷纷效仿“东亚模板”,成立各个地区的储备库。到那时,IMF可能就被取代了。  5月3日,东盟与中日韩(10 3)财长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各方就筹建中的区域外汇储备库的规模及份额分配、出资结构、贷款额度、决策机制、经济监测机制等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储备库将于今年年底前成立并开始运行。储
日前美国高调声称重返亚洲,同时在利比亚战争中美国也前所未有地处在幕后位置,多年来首次没有全程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同时普京将肯定重掌俄罗斯大权,美国一方面在批评这一行为,一方面却远离欧洲而去。在冷战结束20年之际,美国终于可以把制衡俄罗斯的任务交给欧洲,深陷经济危机的美国终于开始不再像冷战时一样凡事都亲力亲为。有论者认为这是美国走下神坛,步入衰落的证明,但事实未必如此。1894年法俄就形成了针对德国
冷战结束以来,东盟通过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大大提高了自身地位,并从所有大国获益。因此,东盟将会一如既往推行这一成功战略。    近期的一系列变化    近来,东盟同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东盟同中国的自贸区的建成。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东盟自贸区于今年1月1日宣布正式建成。这是继欧盟、北美自贸区之后又一个大规模的自贸区,所覆盖的人口达19亿之多,GDP总量约6亿美元,贸易总额为4.5万亿美元
不久前在一次会议期间,针对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坐经济舱来华赴任一事,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认为,简单地把美国大使和中国大使的待遇进行比较是不客观的。赵进军院长还表示自己出去当大使肯定是坐头等舱。此言一出,在网上引起了不少批评之声。而批评意见主要是将坐头等舱的待遇与中国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些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并认为这种待遇有任意挥霍纳税人钱财的嫌疑。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大使坐头等舱这件
听到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逝世的消息,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张金凤副特派员。我们早就耳闻张金凤是柬埔寨问题专家。从学习高棉语言的大学生到外交部的柬语高翻,从普通外交官到中国驻柬埔寨特命全权大使(2006年1月~2010年3月),她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与中柬关系有关。  本来以为这次只能电话采访张大使,不承想正在联系过程中,张大使应召回北京参加西哈努克太皇的后事处理工作。  记
主持人 罗 洁  嘉 宾 詹小洪 朴光海 王晓玲    几年前曾经热浪滚滚的“韩流”“汉风”,近年来急剧降温,甚至看上去要变成“寒流”“北风”  记得2002年本刊曾做过一期封面话题《从足球看韩国》当时的编者手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对韩国的了解其实还很不够仅仅十多年前,我们还不承认它是一个国家在战场上它曾是我们的对手,几十年互不来往我们甚至不提它的国名,只把它称作‘南朝鲜’”正是在这数年间,滚滚“韩
美国的中东战略原本就是导致目前这场大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这场变局又使得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遭受严重冲击。    当前,中东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冲击最广、影响最深的大变局。22个阿拉伯国家中有20个相继迅速陷入程度不同的动荡,突尼斯和埃及政府发生更替,利比亚的危险局势未定,也门和巴林等国的走向备受关注。美国从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开始独步中东,9.11事件之后更是开始改造中东,范围扩展至包
2012年,西哈努克老人90高龄去世。生老病死,听天由命。追忆逝者,表达尊重。《世界知识》做封面专题,我在封底衬托一下。自《世界知识》创刊以来,已经做了很多很多关于柬埔寨和西哈努克的文章,其中不乏佳作。回想这十几年来,我也荣列作者队伍之一。忽生想法,将我在本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按年代串起来,尝试从多角度理解他的心,他的国,他的朋友……  前《世界知识》阶段。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山东省实验中学。有一天
“曲线夺权”有先例,县市长选举谁都有点输不起;胜负难料,岛内政局最大的变数是不可测性。  今年年底台湾又将进入选举季。尽管是一次地方性的县市长选举,但却是国民党重新上台与民进党失去政权之后的一次地方权力争夺战。这次选举结果尤其是指标性的北台湾的台北县与南台湾的台南县选举结果,将牵动蓝绿政治版图变化与2012年大选战略布局,对国民党与民进党均是一场新的考验。    “地方包围中央”的“天王山”之役